理性的色彩:後印象派(理性的色彩)

理性的色彩:後印象派

理性的色彩一般指本詞條

《理性的色彩:後印象派》全力打造權威的藝術賞析名篇,截止目前共推出西方繪畫賞析類25種,《理性的色彩:後印象派》就是其中的一種,介紹了:後印象派藝術特徵和產生原因,後印象主義與印象主義的異同,後印象派畫家,後印象主義對西方美術影響及歷史意思,後印象派現象的風格等內容。

基本介紹

  • 書名:理性的色彩:後印象派
  • 出版社: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 頁數:202頁
  • 開本:16
  • 定價:26.00
  • 作者:耿立新 王剛
  • 出版日期:2011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0864487
  • 品牌:北京鑫三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在《理性的色彩:後印象派》里,編者耿立新儘可能全面地將後印象畫派及其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們的藝術追求及逸聞趣事呈現給廣大的讀者。通過閱讀《理性的色彩:後印象派》,讀者可以品味出那多姿多彩的真諦,讀出思想,品出文化。

作者簡介

耿立新,任教於天津財經大學藝術學院,擔任視覺傳達教研室主任。1991—1995就讀天津美術學院版畫系,畢業獲學士學位。1995—1997就職於天津英業達電子有限公司任美術設計,參與策劃製作了多媒體電子軟體《京華攬勝》。另外在職期間繪製過大量的平面動畫和招貼作品。1997—1998就職於清華大學光碟電子公司,在電子遊戲軟體《鴉片戰爭》《長征》中繪製了大量的平面動畫和場景人物等,其中《鴉片戰爭》在1997年北京電視台做過相關報導。1998—1999就職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任美術設計,參與策劃並製作了多媒體教學軟體《隨大山商訪加拿大》《許國璋英語》《蝴蝶賞析》等。1999—2000就職於天津前華科技咨訊有限公司任設計部主任,主管設計工作。2000年獲第二屆天津“金蘋果杯”電腦設計大賽二等獎。《談包裝設計及印前製作》一文發表於《北方美術》。2001—2001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進修平面設計。2002年獲得天津包裝協會舉辦的2002優秀包裝設計大賽銀獎。2008年標誌設計作品入選《中國設計年鑑》。2008年進就讀於濟大學軟體學院攻讀數字媒體專業碩士學位。O8年獲設計之星設計大賽銀獎。同年獲作品入選亞洲之星設計大賽。

圖書目錄

理性的色彩
從印象主義到後印象派
後印象派藝術特徵和產生原因
後印象主義與印象主義的異同
後印象主義·印象主義的繼承
後印象派畫家
後印象主義對西方美術影響及歷史意思
後印象派現象的風格
後印象派藝術家編年表
參考文獻
後記

後記

後印象派畫家們在形式美的時候使用“簡煉”的繪畫語言。在西方美術史中印象派對後來的繪畫風格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後被人們稱為後印象派的繪畫也被美術界推到了極高的位置,它的形成對後面所產生的影響以及它和印象畫派之間的關係,一直是我們在西方美術史教學中思考的問題,理清它們形成的歷史背景和相互關係。印象派之後西方美術史我們現在所說的後印象派。它不同於前期的印象派。前期印象派是當時繪畫界的一次有組織的團體運動,而後印象派中的三人與之沒有必然的聯繫。1910年,英國的著名美術評論家羅捷夫萊策劃了一次展覽——“馬奈與印象派之後”,目的是在英國推進前衛藝術,參加此次展覽的畫家有馬奈、畢卡索、康定斯基等。關於這次展覽的名稱,除了馬奈,其他都是印象派之後成長起來的畫家,因此取名“印象派之後”,但中文的翻譯為“後印象派”。後印象派不是後期的印象派。後印象派形成的歷史背景在羅捷夫萊策劃的這次展覽中,同時推出了塞尚、凡·高、高更等畫家,這在當時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但後印象派中的三人和前期印象派並不是沒有任何關聯,塞尚就參加了第一次印象派的畫展;凡·高來到巴黎以後,繪畫風格也受到印象派的影響;高更也是在印象派大師馬奈的指導下從事繪畫的。但這三人的繪畫風格並不是印象派的風格。1912年,第二屆後印象派畫展舉行,但它並沒有在當時的社會上產生大的影響,它的作用主要在於將後印象派的作品系統化,引起人們更多的研究。1913年,美國的前衛藝術家和後印象派畫家合作在美國舉行了繪畫史上著名的“軍械庫畫展”,這次展覽在現代藝術史上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成為現代主義藝術運動中一次大型藝術活動,這也奠定了後印象派作為現代主義起點的標誌,塞尚因此也成為了“現代繪畫之父”。後印象派是一種表現風格,並且是在距印象派藝術家活動之後由批評家推出的,評論家策劃操作了一次展覽,造出了“後印象派”這個名稱。
談起後印象派對傳統繪畫的超越,人們便習慣於對比題材的選擇轉向自然,使用點染的方法,對光的重視和突出強調等等。這些概括的確在一定程度上表述了印象派的特徵,但在對“印象”這一核心辭彙的理解上,僅有這些是顯然不夠的。當“主題”以一種形而上的說法,在藝術形式中占有主導地位的時候,藝術審美的純粹性總是會打折扣的。但是,人們在欣賞的時候已經習慣了從作品的外在形式開始在推及潛在的內容了。藝術家的社會地位低下影響了他們的創造力。技法本身在主題的背後充當著從屬的地位。
事實上,對於傳統的畫家來說,用於表現主題的繪畫技藝,同樣讓畫家本人困惑不已,因而畫家隨著追求無與倫比的形式之美的追求在時間的流逝中與日俱增。
後印象派對現代主義的影響從純藝術的角度看。後印象派不同於印象派的描繪客觀因素。從形式上看後印象派處於現代主義的“門檻”。縱觀現代主義的各種流派。都可以從中看到後印象派的影子。立體派受塞尚的影響顯而易見。立體派的代表人物勃拉克對塞尚崇拜不已,而立體派又是現代藝術中最主要的流派之一。所以人們稱塞尚是“第一個解構客觀事物的人”。而凡·高的北歐藝術風格所表現出來的痛苦、壓抑在表現主義里都得到了具體的體現。表現主義的思潮又對社會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高更對於現代主義的作用。一是象徵主義,二是原始主義。馬蒂斯曾說:“當一種語言發展到如此精緻的地步時,也就是它最貧乏的時候。”馬蒂斯在這裡所指的語言是西方傳統的藝術語言,他說要回到語言的起始點——原始時代,重新開始藝術歷程,這點在高更的身上得到了突出的體現。19世紀末傳統價值觀念與藝術家的精神產生了衝突,結果導致傳統制度的瓦解。自由有了更大的可能性,但精神並未解放。“傳統”是精神的“寓所”,後印象派三人就是這種異端分子的代表。在文化新舊體制的更替中,這是一種普遍的情緒。
後印象派的繪畫風格和歷史地位塞尚不贊同印象派根據光源和環境的變化處理色彩,他擺脫開固定光線的約束,靠色彩本身的對比(冷暖、強弱、明暗)塑造形體。事物內在的真實是塞尚繪畫裡始終追求的表現風格,他反對傳統的戲劇性,認為真正的戲劇性是在色彩上的衝突和形式上的衝突,畫出對象的主觀感受,要從多個角度去觀察和表現對象,畫面的空間分布是真正的結構關係。他畫了大量的靜物和一百多幅《聖維克多山》,對山的感情是他繪畫的精神動力。而其繪畫《打撲克牌的人》則體現了由古典文明轉化為工業文明的視覺形象。
象徵主義是高更繪畫的主題色彩。在塔希提島,他運用平塗的手法將當地的風光、民俗融入到作品中去,《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裡去?》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死去的靈魂在召喚》描繪了巫術在當地土著人精神世界裡的體現。以祭祀為題材的作品形成了他獨特的藝術風格。個人情緒與生存狀態的充分體現是凡·高作品的真實描繪,他的色彩強度與筆觸是“瘋人”的體現,他的作品裡充滿了超自然的情感,但當時的社會並不接受,自由的精神領域與異化發生衝突。他只能在藝術中找到自己的歸宿。
在20世紀西方現代藝術史上,類似於後印象派的藝術家層出不窮,但並不被社會所承認。後印象派藝術體現的價值,是對人的自由最真的肯定,也是對人的自由最真的肯定,這種精神自後印象派開始延續到現在。後印象派三人從事純粹的藝術活動,他們是純粹的人、自由的人、本質的人,生活於精神的困境中。從當今的藝術活動和一些藝術家的作品中我們也不難看出,在一百多年後的今天,我們的藝術家仍然在追尋著他們精神上的寄託。
後印象主義對中國繪畫的影響。應該從1905年李叔同去日本留學並進入東京美術學院成為中國第一個接觸印象派的藝術家開始,中國和印象派、後印象派的關係已經有100年了。
印象派在中國的第一個10年中,李叔同、關良、陳抱一和劉海粟等一批藝術家推廣和實踐了印象派和後印象派藝術,把有關印象派、後印象派的知識傳達給了中國藝術家,他們儘管都留學日本,但他們留學的年代正是印象派已經記錄進歐洲藝術史,曾經圍繞印象派的謾罵和質疑消退殆盡,因此他們在面對印象派繪畫的時候,歷史已經給了他們足夠的冷靜和理智。印象派在創作技法上不拘一格的筆觸以及在創作理念上重視“感覺的”“需要的”等等關乎情緒的東西,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中國傳統的審美精神與表達方式,所以從印象派進入中國的開始,就已經注定它會很輕易地給中國繪畫特別是中國油畫帶來巨大影響。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繪畫展覽和出版物中隨處可以看到印象派風格:學院之間的紛爭也是圍繞後印象派和寫實派孰優孰劣的問題展開的,這兩個流派幾乎統治了那個時期的中國油畫史。
另一批深受印象派繪畫影響的是以林風眠為代表的歐美留學生,這種影響摻雜了這些藝術家對中國繪畫出路問題的思考以及具有先驅意識的實驗,所以他們對印象派和後印象派的理解和實踐探索更具有歷史的深刻性,也為中國油畫史寫下了非常具有時代意義的篇章。在林風眠的作品裡可以清晰地看見印象派的痕跡,以及蘊含在這些痕跡里的中國現代美術先驅的力量,儘管直到目前我們仍有很多尚待解決的中國油畫發展的方向性問題,但在新中國建國後,在蘇聯全面批判西方現代繪畫之風的影響下,印象派繪畫在中國全面失寵,但我們仍然應該感動於在這個時期依舊堅持追求印象派風格的藝術家們堅持而純粹的追求和探索。印象派失寵的歷史整整演繹到了20世紀70年代末文印象派又重新在中國找到了它的春天。1979年夏天,在北京中山公園開幕的“法國印象主義繪畫圖片展覽”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完整地公開展出印象派作品。
我們的油畫史就是整個世界油畫史的一個部分,現代意義上的油畫,對於中國油畫史來說,從一開始它就是一個舶來品,我們選擇怎樣的方式讓這個舶來品在具有非常系統性的中國傳統藝術的土壤里生根發芽,這肯定不是幾個畫家就能解決的問題,所以20世紀80年代以後的中國油畫。無論是在風格上,還是在創作理念上都呈現出多元化的色彩,印象派和後印象的影響,毫無疑問,它帶給我國繪畫的影響是巨大的!

序言

在陽光明媚的午後,恬淡地泡一杯濃茶,慵懶地靠在休閒椅上,翻開一本具有清新藝術氣息的書籍,細細地品味其中的滋味,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
有人說,藝術如同生活一樣,是一本打開的書,一百個人有一百種讀法,自然也就有一百種感受。正如品茶要品出滋味一樣,讀書也要讀出品味。品味藝術,感悟人生,總不免有所感觸,或長嘆,或欣然,感觸愈多,收穫愈多。
從一部書籍,可品味人生,無論這世間事物如何變化,只有藝術,才是最有品賞價值的,而品賞出來的藝術真諦,更是永恆的,它教導人們用藝術的眼光去探究世界;用藝術的眼光去品味人生。
在書里,我們以一個個藝術流派和活生生的藝術家們的藝術追求及逸聞趣事,儘可能全面地呈現給廣大的讀者,通過閱讀品味那多姿多彩的真諦。相信在這些熟悉或不熟悉的畫家和流派中,讀者自會有自己的一番仁智見解。因為我們相信,從書本中可以讀出思想,從敘述中則可以品出文化。
全書力求從文化藝術普及的角度入手,使人們在不經意間瀏覽了從愛琴海的古希臘到亞得里亞海的義大利;從阿爾卑斯山麓的德國、奧地利,到具有濃烈狂放和浪漫氣息的西班牙和法蘭西;從恬靜理智的英格蘭到寬廣豪放的俄羅斯……
通過這一系列的藝術之旅,使我們感受到:藝術來自藝術家的靈魂,它並不羞於面對富於挑戰的文化,也不試圖去匹配社會的標準。藝術是藝術家們要傳遞的思想,儘管有時在外人看來並不是完美的。
藝術家是生命傑作的創造者,他們用畢生的精力甚至生命來書寫人類文明的華彩樂章。他們為人類生命世界帶來了光明和歡樂、夢想與希望,為我們的精神創造出了廣闊的自由生存空間。
當下,無論在世界還是中國,人們迫切需要心靈得到某種補給,正是這個原因,使得”藝苑下午茶叢書”具有令人難以忘卻的濃郁茶香的味道,使得我們在匆忙、煩瑣和躁動的生活間隙中,得以品味藝術的美妙和真諦,從而近距離地感受到藝術的力量和無窮魅力。
鄧國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