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偏好、意識形態與社會深化:轉型期中國制度變遷的經濟史解

理性、偏好、意識形態與社會深化:轉型期中國制度變遷的經濟史解

《理性、偏好、意識形態與社會深化:轉型期中國制度變遷的經濟史解》是2008年出版的書籍。

基本介紹

  • 書名:理性、偏好、意識形態與社會深化:轉型期中國制度變遷的經濟史解
  •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12月1日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經濟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2月1日)
平裝: 31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5877382
條形碼: 9787505877382
尺寸: 23.2 x 16 x 1.2 cm
重量: 399 g

內容簡介

《理性、偏好、意識形態與社會深化:轉型期中國制度變遷的經濟史解》構建一個新的分析框架,來解釋始自1978年的中國的制度變遷與社會轉型。作者把《理性、偏好、意識形態與社會深化:轉型期中國制度變遷的經濟史解》所採用的理論分析框架定義為“新的歷史主義的分析邏輯”,主要原因在於,作者的分析是基於歷史理性的分析,而非僅僅是套用新古典範式的經濟人假設的理性分析。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歷史主義經濟學分析方法的重建:經濟學解釋的“範式困境”與“範式轉換”
一、回歸古典:理論上的可能性與現實上的可能性或必要性:一個導論
二、歷史視角下的經濟分析:以馬克思經濟學的邏輯結構為例
(一)馬克思經濟學分析基礎
(二)歷史與邏輯:歷史唯物主義經濟分析的
“總原理”
(三)對波普爾的“反諷”:目的論
三、轉型的含義
四、意識形態與社會正義
五、制度與制度變遷
六、經濟學的範式危機與範式轉換
(一)範式和範式危機的“註解”
(二)歷史視角下的集體經濟、社隊企業與農村市場化
(三)範式轉換:歷史主義的經濟分析框架
七、歷史邏輯的可驗證性:民營經濟的由來與演進的歷史視角
八、本章結論
參考文獻
第二章 歷史理性:“新歷史主義分析方法”的基礎重構
一、本章開篇:理性範式的質疑
二、“理性”考:它的內涵與外延
三、哲學與經濟學的“理性”:一個簡約的比較
四、魯賓遜孤島“理性模型”與西蒙的“有限理性”
(一)一般性理論說明
(二)魯賓遜“孤島理性模型”與“有限理性”
五、馬克思與阿瑪蒂亞·森:考慮權力配置的“理性”
(一)馬克思的“類”與“異化”
(二)阿瑪蒂亞·森的“可供交換的權利”與“同情”和“承諾”
六、森的“故事”與社會化了的“魯賓遜孤島模型”的討論
(一)用故事表達的模型
(二)加進社會因素的魯賓遜模型的討論
(三)信念體系與歷史理性:概述與理論總結
七、歷史理性的經驗證據:以企業家為例
(一)企業家理性與歷史理性
(二)理性、信念或意識形態決定下的企業家選擇和企業家精神
八、組織的歷史理性:一個簡單的推論
九、基本結論
參考文獻
第三章 歷史分析:“體制困局”與改革的內生性
一、歷史邏輯起點與體制困局:一個歷史主義的解釋框架
二、“體制困局”與改革的內生性和過渡性
(一)“體制困局”與政治路線的“二元取向”:向左轉還是向右轉
(二)饑荒問題:事變、轉向與古典的“仁政”
(三)經濟壓力與實踐(現實)主義路線
(四)“體制困局”與改革的內生性、漸進性和過渡性
三、生產率競賽與對“體制困局”的超越:歷史背景與歷史經驗
四、改革策略與公眾信念的一致性:一個“轉型原理”的基本闡釋
(一)歷史或歷史邏輯起點的進一步闡釋
(二)1956-1978年:有必要再次強調的演化觀點
(三)公眾信念與決策者改革策略的一致性
(四)改革的動力與貝葉斯修正:從“不一致”到“一致
(五)轉軌“樣式”:一致性命題與中間性制度安排
(六)社會和諧的基礎:進一步的討論
五、本章結論
參考文獻
第四章 意識形態偏好,地方政府政策與制度演化分岔:
一個民營經濟的制度變遷的分析框架
一、民營經濟演進:一個理論說明
二、地方政府意識形態偏好和政策的內生性
三、地方政府意識形態偏好與政策偏好:政府內部成員博弈的簡單說明
四、地方政府意識形態偏好與地區經濟制度變遷
五、不同地區經濟組織演進與制度變遷的“路徑分岔”:制度互補特性與“多重均衡”
(一)基本假設
(二)討論
六、經驗證據
七、計量檢驗
(一)計量模型的理論說明
(二)計量估計結果及其說明
八、本章結論
參考文獻
第五章 歷史邏輯起點給定下的生產率競賽與意識形態競賽:中國制度變遷與社會轉型的經濟解釋
一、導論:生產率與意識形態的競賽
(一)生產率與意識形態初解
(二)制度變遷的歷史邏輯
二、轉軌與“歷史邏輯起點”:經濟史簡要說明
(一)公共意志(偏好)與“重化工業”路徑:對林毅:“趕超戰略”分析範式的質疑
(二)歷史遺產
三、1979年開始的轉軌:生產率競賽與意識形態競賽
(一)生產率競賽:基本假設與理論
(二)雙軌制中的斯塔格爾伯格與伯川德過程:民營
企業與國有企業的生產率競賽
(三)歷史前提、生產率與意識形態競賽:一個總結性說明
四、本章結論
參考文獻
第六章 轉軌中農地租約的政治經濟學:契約選擇與制度變遷的歷史邏輯分析
一、農地租約的歷史主義視角
二、組織與激勵:一個評論
三、一個鮑爾斯式的純理論模型:聯合(集體)產權與契約選擇
四、地權性質與契約選擇
五、公共屬性與組織結構
六、人民公社與聯產承包責任制:一個經濟史的比較分析
七、1971—1991年糧食產量的決定:水利、技術、化肥還是聯產承包制
八、農地租約或契約選擇邏輯的進一步的詮釋:有關合作經濟的案例分析
九、結論性評述:杜潤生的“中國農村制度變遷”與恩格斯的“法德農民問題”的辨析
參考文獻
附錄一歷史視角下的企業集群
一、企業集群理論概要:從傳統集群學說到新經濟地理集群學說
二、企業集群理論的一個擴展:雙層氣泡假說及相關命題
三、轉軌條件下的企業集群:政府、制度、技術外溢與默示性知識
四、經驗例證:天津腳踏車產業的民營化與集群化的演化軌跡
五、基本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二制度與貧困:以中國農村貧困的制度成因為例
一、導論:貧困問題的概要性闡釋
二、制度與農村居民貧困:一個理論說明
三、人力資本與戶籍制度等因素的“制度效應”:一個檢驗
四、結論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