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目:琅璫(琅璫)
拼音:láng dāng
注音:ㄌㄤˊ ㄉ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琅璫
- 外文名:Enamel Pendant
- 拼音:láng dāng
- 注音:ㄌㄤˊ ㄉㄤ
基本解釋,引證解釋,
基本解釋
亦作"琅當"。亦作"琅鐺"。
引證解釋
亦作“ 琅當 ”。亦作“琅鐺”。
1.用鐵鏈鎖人。
《漢書·西域傳上·罽賓國》:“ 陰末赴 鎖琅當德 ( 趙德 ),殺副已下七十餘人。”
2.指人帶上鐐銬。
鄒韜奮 《抗戰以來》五十:“他們動手,我就琅鐺入獄。”
3.指鈴鐸。
宋 蘇軾 《獄中寄子由》詩:“柏台霜氣夜淒淒,風動琅璫月向低。”
4.比喻鈴狀物。
唐 唐彥謙 《詠葡萄》:“滿架高撐紫絡索,一枝斜嚲金琅璫。”
5.象聲詞。
唐 李賀 《榮華樂》詩:“金蟾呀呀蘭燭香,軍裝武妓聲琅璫。”
宋 蘇軾 《舟中聽大人彈琴》詩:“風松瀑布已清絕,更愛玉佩聲琅璫。”
6.猶郎當。潦倒貌。
宋 文天祥 《至揚州》詩:“此廟何神 三十郎 ,問郎行客忒琅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