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節苦竹

球節苦竹

球節苦竹(P.globinodus C.H.Hu) 稈高3.5m,徑1.5cm,節間長24-37cm,稈淡綠色,老時變淡綠黃色,質脆,光滑,節下具白粉;稈環明顯隆起並膨大如球形,節內長5-6mm,籜環不隆起,但具一圈顯著的籜鞘殘留物。稈籜革質,宿存,背部具疏長硬毛,或可早落似無毛,基部具一圈密集棕色短刺毛;籜耳小型或無,常有1-2根遂毛;籜舌平或微凹,高約2mm;籜葉直立或外翻,披針形或狹三角形,綠色,常內卷而呈鑽狀。每節分枝5-7或更多,枝鞘紙質,宿存,葉片長矩形兼長披針形,長7-19cm,寬 1.5-2.5cm,兩面無毛。筍期10-11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球節苦竹
  • 學名:Pleioblastus globinodus C. H. Hu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 :禾本目 Graminales
  • :禾本科 Gramineae
  • 亞科:竹亞科 Bambusoideae
  • :北美箭竹族 ARUNDINARIEAE
  • 亞族:北美箭竹亞族 Subtrib. Arundinariinae
  • :大明竹屬 Pleioblastus
  • 亞屬:川竹亞屬 Subgen. Nipponocalamus
  • :苦竹組 Sect. Amari
  • :球節苦竹
  • 分布區域:中國海南
  • 超族:北美箭竹超族 ARUNDINARIATAE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本種提示,

形態特徵

竿高3.5米,徑粗1.5厘米,竿壁薄,髓呈圓片狀的橫隔,全竿共約15節;節間圓筒形,最長節間達37厘米,一般長約30厘米,在具分枝一側的基部有溝槽,溝槽長約為節間的1/4,淡綠色,老時變淡綠黃色,質脆.光滑,節下方具白粉;竿環,歸屁隆起並膨大呈球形;籜環具一圈淡棕包籜鞘基部殘留物;節內長5—6毫米。籜鞘厚紙質,宿存,背部具稀疏疣基刺毛,脫落後留有毛的凹痕和疣基,基部具一圈密集驚包之短毛;籜耳小型或無,常有1或2條繼毛,籜舌截形或微凹,高約2毫米;籜片直立或下垂,無毛.披針形或狹三角形,綠色,邊緣常內卷而呈鑽狀。竿每節分5—7枝或多至8至9枝,與竿呈45°-60°的夾角,以正中1枝和具鄰近的2枝最粗壯,其餘分枝則甚細弱;分枝之節部亦膨大呈小球形。每小枝具4—6葉,集生於枝頂;葉鞘厚紙質,無毛;鞘口無葉與縋毛;葉舌高1—2毫米,先端微凸或截形,具極短之纖毛;葉片長橢圓狀披針形,長11-15厘米,寬1.5—2厘米,先端漸尖或近尾尖,基部寬楔形至圓形,兩表而均無毛,次脈4—9對,一般6或7對,邊緣具細鋸齒。花枝未見。筍期10-11月。

分布範圍

產于海南。

主要價值

栽培作為園林觀賞。

本種提示

本種筍期10一11月,為苦竹屬中較罕見,但竿每節分枝多數。籜鞘宿仔又為苦竹屬的特徵,且其葉表皮微形態及同功酶生化特徵均近衢縣苦竹P.JuxianensisWenetal.,故仍暫置於本屬之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