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青年(武昌)

《現代青年(武昌)》創刊於1932年,半月刊,由武昌現代青年社編輯發行,屬於青年政治刊物,每期定價二分,通訊處位於武昌珞珈山國立武漢大學,停刊時間及原因不詳,館藏第1、2兩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現代青年(武昌)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32年5月
  • 出版周期:半月刊
辦刊宗旨,刊登內容,人員編制,文化傳統,

辦刊宗旨

本刊本愛國之精神樹立中心思想培育現代青年以創造現代中國為宗旨。

刊登內容

主要登載政治時事述評和有關青年問題的論述。時政評論類的文章主要有朱祖貽的《我們對上海停戰的認識》一文,協定本身性質和協定內容兩個方面,對1932年5月5日中日雙方在上海簽訂的停戰協定發表了評論,認為從性質上看,該協定把上海問題單獨解決,置東北問題於度外,等於默認日本占領東北為當然的權利;從協定內容上看,該協定要求中國政府制止中國國民一切反日運動合法化。因此此項協定是對中國絕大的失敗。周天沖的《歷史得信仰與理想的將來》就簽訂停戰協定十天以來的國內動態發表談話,該文追溯中國被壓迫的歷史,號召民眾共同起來建造民主共和的中國。討論青年問題方面的文章多強調青年在復興中國之重要性,鼓舞號召青年們擔負起救國的重任,主要作品有周天沖所作的《青年運動之復興與中國之再造》、鐘鳴的《五四運動與現代青年》、黎衍慶的《青年思想的出路問題》等。該刊也有少量文史作品,有謙沖的《讀史隨筆》和雪林譯自囂俄的《海岩中之散步》兩篇文章。

人員編制

主要撰稿人有周天沖和朱祖貽。

文化傳統

《發刊詞》 本社同人
自從“九一八”日軍占領瀋陽以來,全國青年,沒有不憤激的;自從“一二八”上海血戰以後,全國青年,沒有不高興的;自從三月四號上海退兵以後,全國青年,有沒有不消沉的。我們覺得“激憤”與“消沉”和“一時的高興”,都不是辦法,都不是青年的出路… …本刊在今天——在五四節的今天——出版,就是企圖恢復“五四的精神”,喚起青年在各方面為國家為社會努力。我們希望虛浮的青年,“沉著”起來,從此發奮自強。我們希望從今天起,那業已死去的中國青年精神就復活了。我們希望青年朋友們,大家起來共同努力,奮鬥到底,使本刊出版的今日,將來在歷史上成為民國時代“青年的復活節”。
至於本刊的立言態度,我們很簡單明了的告訴讀者:我們沒有任何黨派的關係,除了“中國人”大集團的關係,我們沒有任何旗幟,除了“中國獨立自由”的旗幟;我們沒有任何目的,除了“現代中國的創造”;我們沒有任何立場,除了“青年的立場”,我們沒有任何態度,除了“大公無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