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904年美國心理學家霍爾的《青年期》作為該學科正式誕生標誌的青年心理學,以其不可抵擋的浪潮波及美國國內,並經過歐洲各國,廣泛傳播到世界各地,至今已走過了近百個年頭。期間,經歷了發生的青年心理學,了解的青年心理學,社會的青年心理學等階段,80年代進入了適應指導的青年心理學階段,即從把以理解青年作為目標的心理學研究,轉向適應指導和教育引導方面,表現出了注重理論深度的挖掘與臨床實用並舉、注重各學科間相互關聯研究的特點,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
基本介紹
簡介,理論淵源,發展近況,環境對青年心理的影響,青年與家庭的關係,青年與夥伴的關係,心理學研究的歷史,心理研究的現狀,陝隘性,被動性,時髦化和表面化,
簡介
理論淵源
從出生起,經過青少年時期而成長為成熟的人,每個人都必經的這一過程一直是青年心理學研究的重要課題。半個世紀以來,人們進行過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壁壘分明的各種學派。相繼粉墨登場的幾種觀點是:(一)自然因素抑或教養因素,是關於對人的發展的影響程度的爭論。美國心理學家阿諾德、格塞爾等人強烈主張的遺傳論認為:人的行為決定於遺傳因素,環境條件的影響只限於表面;美國心理學家裡森等人則主張環境是個人發展的主要因素,但他們卻停留在闡明對個人發展的不利環境的研究上。(二)連續發展抑或分階段發展,是關於對人的發展的過程的爭論。以兩種截然不同而又互不相容的發展模式為代表:一個以物理學為根據;另一個以生物學為根據。前者是行為主義的發展觀,把發展看作是一個不斷增長和趨於完善的連續性過程,看作特定的能力和習慣的產物;後者則主張發展的階段論。最著名的是現代新精神分析主義者埃里克森提出的八個階段的理論,他認為每個階級對於健全成才都是必不可少的,任何一個階段面臨的課題如果不能順利解決,就會妨礙發展。青年期的迫切課題是確立自我認同。發生心理學家讓?皮亞傑則提出發展就是一個同化能夠被同化的東西和順應不能被同化的東西的過程。(三)動盪抑或相對平穩,是關於發展過程特點的爭論。人們通常都認為青年期是一個心理動盪和感情強烈的時期,但一些以典型調查為根據的青年心理研究報告對此提出質疑。他們根據精神分析學說,認為大多數青年人能夠把自己的問題解決得很好,但也不排除導致反社會或自殘行為的發生。
承接了上述各派研究的理論淵源,進入本世紀80年代,關於青年發展問題的研究進入了新的階段。許多研究者們將研究的視點定位於:青年期是身體的、性的認知的發展和變化的時期,這種變化和青年的社會生活產生了相互作用。這種萌芽於70年代末期的研究,80年代進入了本格化階段。
發展近況
美國心理學家彼得森等80年代的心理學家提出了生物的、心理的、社會的變化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已進入身體成熟狀態的青年個體,對社會化過程中來自他人的不同反應產生反饋,因而對青年的發展產生影響。他們還提出了青年期為這類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了最合適的自然的場所。例如,十年前心理學家斯坦勃格開始研究的關於男子思春期狀態的變化和家庭結構相互作用的課題。在這一研究中,對於男青年身體的成熟和發展,採用相隔半年由觀察者到該家庭進行訪問,根據青年的面容、身體的平衡性、協調性三個方面進行評定。從這一研究中得出了處於這一時期的男青年與母親的矛盾增加的結論。根據斯坦勃格的研究成果,開發了男青年的思春期狀態的檢查方法。心理學家希爾等則在1985年開始了以國中女生關於月經初潮和父母關係的研究。與斯坦勃格的研究不同的是,思春期變化的狀態不是通過觀察,而是採用由初潮狀態的本人或其父母報告的形式。
在青年心理的發展過程中,第二性徵的出現是青年作為男性或女性發生變化的“第二次誕生”。本世紀80年代初,作為生物、心理、社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模式的一部分,心理學家們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性的發育並不是和人體的其它部位的發育同時進行的,事實上和社會的刺激有關”的觀點。根據心理學家休斯頓、愛爾凡爾等人的青年心理的理論,從孩提時代起,兒童們就開始學習社會所期待的男性或女性角色。經驗表明,學前兒童經常採用的是一致性的角色的標準。青年初期的身體和社會變化的體驗,促使他們將男性或女性的作用賦予新的定義,即性角色作用的發展過程,是青年將此納入社會範疇獲得與社會相適應的行動、態度、興趣和情緒的過程。心理學家皮魯克的研究則更具體。他提出了性的作用的發展階段,即從接受外在所賦予的性別角色到同化再到內化為良心的三個階段。而青年初期正是從同化階段向內化階段的過渡時期。比如,青年們開始學會將某些人格特性進行壓抑:女青年們壓抑自身的主體性、個體性和攻擊性傾向;男青年們壓抑自身的共同性、表露性和柔和性。
如上所述,70年代末還不屬於主流、不足以成為一種趨向的互動理論,80年代開始有了長足的進展,滲透在青年心理發展研究領域的各個方面、各個層次。按照互動作用論,人的發展既是一個對環境施加影響的過程,又是一個接受環境影響的過程。發展中的青年既是變化的施者,又是變化的受動者。互動作用論者還認為:青年人所具有的改變環境因素或迴避環境因素的能力或大或小,各不相同。有的青年能利用環境中的有利因素,有的青年能改造環境,而有的青年到頭來只能成為環境中消極因素的同化者。只有充分認識到環境的作用和受環境影響的差異性,才是客觀的、實事求是的。
環境對青年心理的影響
環境對青年心理的影響複雜而千變萬化。由於“環境”一詞已經變成了一個到處被人套用的多義詞,以至於濫用而又說明不了問題。心理學家馬格納森及艾倫提出了對環境概念的理解,認為最好把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區別開,把環境視為連續體;從眼前的狀況,進而及於環境的微觀層面,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與個人互動作用的那部分環境,再及於環境的巨觀層面,也就是整個環境中對微觀環境發生影響的那部分環境。環境的每個層面都具有結構上和內容上的特點。對人的發展來說,環境有刺激作用和提供背景的作用。心理學家阿瑟帕爾認為青年努力組織他們的環境,以便取得種種滿足:安全、減輕痛苦、理解、歸屬、有用、有能力、愉悅、希望和改造。他相信,發展就是由在人生各個領域(微觀環境)中取得這些滿足的可能性造成的。
青年與家庭的關係
就青年與家庭的關係來說,由於經濟、政治、文化的影響,青年和家庭都處於迅速變化的過程中。過去的家庭制度保證了青年生活的連續性,在對青年至為重要的問題上,家庭環境起主要影響。工業化對家庭產生了挑戰,新技術革命進一步削弱了家庭原有的吸引力。隨著電視和其他電子通訊手段遍及各地,家庭不僅管不了學校教育和經濟活動,連培養語言能力及價值觀念的基本作用也喪失殆盡。為了恢復家庭的重要作用,世界各地都在微觀層面和巨觀層面上作出努力。因為還沒有其他的微觀系統足以為人的正常發展提供必要的條件,對家庭的侵蝕已造成了心理上的真空。如果缺乏象家庭這樣的制度,青年的生活只能是支離破碎、空虛無力。
在青年與家庭問題的研究模式上,最初是始於50年代建立在精神分析理論基礎上的壓力、緊張、矛盾無法迴避的家庭關係模式,70年代是建立在經驗研究基礎上的以疾風怒濤的青年觀為指導思想的家庭關係模式,80年代的青年和家庭之間是一種相互影響的家庭關係的模式。研究者們逐漸達成了這樣一個共識:兒童向青年期的發展過程,也是一個雙親和子女關係再組合的重要過程,應該從家庭關係是人的發展的重要方面――父母對子女的影響、子女對家庭的影響雙向作用的對應視點來考慮。有的研究者還對前青年期和青年期的家庭相互作用的類型進行了比較研究。希爾等人的研究,以前思春期向後思春期發展的學生作為研究追蹤的對象,得出了在思春期發展的頂點,家庭相互關係產生了動搖的結論。但是,隨著發展,受家庭的影響作用越來越小,家庭相互關係又進入了新的階段。研究結果還告訴我們,即使是家庭關係的動搖,較多家庭產生的也是積極的情感,分離和反目的情感有,但不會很多。最近的研究表明:一旦進入青春期,雙親和子女的關係的親密性就減少,青年情緒自律性的情感不斷增加。在青年期,雙親和子女的關係應保持最適當的距離,這一距離對父母和子女關係的改變起著催化劑的作用。不一致的見解容許存在、容許發表的氛圍,是青年的心理發展的最合適的環境。這樣的環境易於產生相互促進的作用,即與情緒的支持(接受、同情、討論和獎勵)相伴而生的促進行動,如不同觀點的交流、不同見解的挑戰、確定問題的焦點、解決問題等等。對於青年走向成熟時子女和父母關係所產生的變化,眾多的研究結果是較為一致的。
青年與夥伴的關係
另一方面,青年與夥伴的關係在青年生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青年時期不同於其他時期的明顯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這種關係,它對於文化、語言和價值觀念都有影響。近20年來,隨著中等教育的大眾化和工業化的發展,曾經是對兒童夥伴關係的研究的熱情正在向青年期的夥伴關係研究推進,成為熱門話題。在青年的發展過程中,夥伴到底起什麼作用?最初有研究者提出:由於青年文化屬於成人文化,在青年社會化過程中,夥伴關係甚至表現出取代家庭關係的傾向。但是,這一觀點開始就不為人所接受。其理由是:夥伴關係是經常建立在家庭前景相似的基礎上的,所以,夥伴的價值觀和父母們的價值觀不可能不一樣。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有必要對青年社會的小世界的各種資料加以收集,進行研究,從而得出結論。心理學家莫特馬科曾於1980年對403名高中生進行了以校園內外環境的人相互作用為主題的觀察,交往中成人占37%,4年級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認為重要的他人是父母和兄弟姐妹;但對7年級到10年級約3000名學生的調查則表明,多數學生已將家庭和非家庭成人作為重要他人同時列出,其夥伴數呈增長趨勢。到了青年中期,與成人交往的數目又有所增加。
在青年與夥伴關係的研究中,近年來,對社會的適應性、社會的受容性、人緣和友誼之類的概念進行了定義上的界定。心理學家莫格和威士的研究表明,有朋友的青年與沒有朋友的青年相比較,對別人更富於愛心,更寬容。瑞士曼1985年研究了友情和社會適應性的關係,認為在青年期,朋友很少或夥伴關係不協調的青年,總是與心理有問題或社會的不適應性相伴,這種狀況甚至一直延續到成年期。在眾多的研究中,頗為引人注目的是對友誼特性的研究。其研究表明,學前兒童以行為為主,前青年期以忠誠和相互支持為主,青年期則以向對方展示秘密為主。隨著年齡的變化,友誼的內容是不同的。在近年的研究中,對夥伴關係研究的重要性也作了評價。不少研究者認為,夥伴關係和諧性的缺乏,勢必影響社會的有序發展,而且這個問題不僅局限於青春期,成年期也同樣存在,所以是一個具有社會的、心理的因素的綜合的問題。最近的研究動態是將青年的夥伴關係研究納入青年的精神健康的範疇,並給予它應有的地位。
心理學研究的歷史
在我國,研究青年心理學的歷史還很短。除了30年代沈履的專著《青年心理學》和40年代丁祖蔭、丁瓚翻譯的青年心理的著作外,1980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極盛的《青年心理學》才開創了我國研究者依照中國國情研究青年心理學的先河。80年代以來是建國後青年心理學研究的最好時期,研究成果不斷問世。不少研究成果表現出了與國際青年心理研究“接軌”的意識和趨向。然而,在豐富的研究成果中,真正具有開拓意義者卻寥若晨星。
改革開放的社會大背景為青年心理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社會條件;青年中的種種不良行為和青年亞文化中的畸形部分對青年心理的研究者們提出了“研究、教育、引導”的嚴峻任務;國外青年心理研究的成果也極大豐富了中國的青年心理研究。來自國內外、主客觀的種種因素,構築了青年心理研究的沃土。前面論及的始於80年代初的青年的生物的、心理的、社會的變化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研究模式幾乎是同時為我國的青年心理的研究者們所接受;我國有不少青年心理研究者一開始就站在該學科研究的最前沿,掌握了最新的研究動態和方向。一批有質量的研究成果紛紛問世,其中首推分析青年大學生心理的研究論著。這些研究成果將80年代的大學生納入了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的研究範疇之中,頗有深度和力度。
心理研究的現狀
陝隘性
但是,我國青年心理研究的現狀也有令人擔憂之處。一是陝隘性。青年心理的研究往往局限於狹隘的範圍,雖然研究的對象涉及的人不少,但研究者與青年整體缺乏直接的聯繫,只是根據有關青年行為的少量非典型材料,便試圖以偏概全,建構一套反映現實的理論。
被動性
青年心理的研究往往是被動的,對青年進行心理調查和測試,蒐集資料,然後對這些資料做出解釋和說明,常常無法闡明彼此間的因果關係。
時髦化和表面化
青年心理的研究往往停留在追求名詞的時髦、原理的生吞活剝的套用階段。有的研究是統計數字加結論的拼湊,有的研究滿足於用那些使人目眩神迷的新名詞術語來裝飾青年心理研究的表層;有的研究用某些新學科或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來取代青年心理研究自身的研究方法;有的研究則照搬硬套國外的研究理論,成為超越國情現實發展的沙龍式的學術清談。其結果是,青年心理的研究成果雖不少,但真正有力度、有深度,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卻不多,能夠推廣並在實踐中發揮理論指導和教育影響力的論著就更少。
我國青年心理研究之所以出現如上的缺陷,除了社會的大背景以外,也與青年心理研究者本身存在的問題和先天不足有關。研究者或是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但缺乏深厚的理論功底,或是具有一定理論功底但對中國青年心理研究的理論及現實卻胸中無數,底氣不足。如何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青年心理研究,是我國青年心理研究者所面臨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