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無線通信技術(鄔正義等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現代無線通信技術》是一部關於無線電通信的高校教材,它全面介紹了現代軍事、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各個領域中的無線通信技術和網路技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全書內容涉及短波通信、微波通信、衛星通信、數字移動通信、數字廣播電視、無線區域網路、Ad Hoc網和無線雷射通信等,適合高校通信專業學生學習。

基本介紹

  • 書名:現代無線通信技術
  • 作者:鄔正義 等 著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年8月1日
  • 頁數:429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04019902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10章,第1章是無線通信的基礎知識,第2—9章分別介紹了短波通信、微波通信、衛星通信、數字移動通信、數字廣播電視、無線區域網路、Ad Hoc網和無線雷射通信等各類現代無線通信技術。第10章介紹了國內外關注的OFDN、MIMO和UWB等熱點無線通信新技術。
《現代無線通信技術》內容豐富、概念清晰、語言通俗易懂、敘述深入淺出、注重理論聯繫實際,每章都配備了一定數量的習題和思考題,適合課堂教學,也便於讀者自學和複習。
《現代無線通信技術》可作為高等院校套用型本科自動化、計算機、通信、電子等電類各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專業人員的自學參考書。

圖書目錄

緒論
第1章 無線通信基礎
1.1 無線電波
1.1.1 無線電波段的劃分
1.1.2 無線電波的傳播特性
1.2 調製與解調
1.2.1 幅度調製
1.2.2 角度調製
1.3 數字通信
1.3.1 基本概念
1.3.2 語音編碼(信源編碼)
1.3.3 數字調製技術
1.3.4 信道編碼與差錯控制技術
1.3.5 擴頻通信技術
1.4 數據通信與網路
1.4.1 數據通信的特殊性
1.4.2 數據通信系統的組成
1.4.3 數據通信的信息交換方式
1.4.4 數據通信的網路體系結構與協定
1.4.5 幀中繼與ATM
習題與思考題
第2章 現代擊殃短波通信
2.1 概述
2.2 短波在電離層中的傳播特性
2.2.1 短汗府汽盛波的傳播方式
2.2.2 最高可用頻率(MUF)
2.2.3 多徑傳播問題
2.2.4 衰落
2.2.5 都卜勒頻移
2.3 單邊帶(SSB)短波通信
2.3.1 單邊帶通信原理
2.3.2 單邊帶調製的特點及其技術問題
2.3.3 短波單邊帶信號的產生
2.3.4 單邊帶發射機和接收機
2.4 短波數據通信技術
2.4.1 傳輸高速數據信號的調製技術
2.4.2 時頻組合調製
2.4.4 差錯控制技術
2.5 短波自適應選頻技術全辨捉
2.5.1 自適應選頻的基本原理
2.5.2 實時信道估值(RTCE)技術
2.5.3 自適應信號處理技術
2.6 短波擴頻與跳頻通信
2.6.1 短波直接擴頻通信系統
2.6.2 短波跳頻擴頻通信技術
2.7 短波通信網
2.7.1 短波自適應通信網
2.7.2 短波跳頻通信網
2.8 短波軟體無線電去背擊技術
2.8.1 短波通信技術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2.8.2 軟體無線電的基本概念
2.8.3 短波軟體無線電原理與結構
2.8.4 短波軟體無線電的關鍵技術
習題與思考題
第3章 微波通信
3.1 概述
3.2 微波通信的特點
3.3 微波的視距傳播特性
3.3.1 天線高度與傳播距離
3.3.2 微波的自由空間傳播棕邀肯損耗
3.3.3 地面效應和大氣效應
3.4 微波中繼系統的組成和工作方式
3.4.1 系統組成
3.4.2 中繼方式
3.5.1 數字微波通信系統的PCM/TDM復用方式
3.5.2 PDH的復接原理
3.6 SDH微波中繼通信系統
3.6.1 SDH的速率等級與幀結構
3.6.2 SDH的復用原理和映射方法
3.6.3 SDH微波通信的技術特點
3.6.4 SDH微波通信的關鍵技術
習題與思考題
第4章 數字移動通信
4.1 概述
4.1.1 移動通信的發展歷史
4.1.2 移動通信的特點
4.1.3 移動通信系統的電波傳播
4.2 蜂窩數字移動通信網
4.2.1 蜂窩形小區制區域覆蓋原理
4.2.2 蜂窩移動通信網的組網技術
4.3 移動通信的主要關鍵技術
4.3.1 多址方式
4.3.2 系統容量
4.3.3 功率控制
4.3.4 切換技術
4.4 GSM系統
4.4.1 系統結構
4.4.2 網路結構
4.4.3 信號幀結構與信道分類
4.4.4 區域定義、用戶編號與識別
4.4.5 GSM網的移動通信管理與控制
4.4.6 GSM的信號處理技術
4.5 通凳囑臭向3G的里程碑——GPRS
4.5.1 GPRS的主要特點和套用
4.5.2 GPRS網路的實現
4.5.3 GPRS的移動性管理和會話管理
4.6 CDMA系統
4.6.1 CDMA移動通信工作原理
4.6.2 CDMA蜂窩移動通信的優點
4.6.3 N-CDMA(Is一95)系統
4.6.4 N-CDMA系統的主要特色技術
4.7 第三代/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
4.7.1 全球性的3G無線傳輸標準
4.7.2 三種代表性3G系統制式的主要特點
4.7.3 後3G和4G移動通信的展望
習題與思考題
第5章 衛星通信
5.1 概述龍達堡諒
5.2 衛星通信系統
5.2.1 衛星與衛星軌道
5.2.2 衛星通信系統的分類
5.2.3 衛星通信系統的組成與工作方式
5.2.4 衛星通信的特點
5.3 衛星通信鏈路與設備
5.3.1 評價衛星通信質量的參數和基本技術指標
5.3.2 主要星載設備和地球站設備
5.4 衛星通信體制與多址技術
5.4.1 衛星通信體制
5.4.2 多址連線技術
5.4.4 ALOHA方式
5.5 INTELSAT及其通信技術
5.5.1 國際通信衛星系統發展概況
5.5.2 中數據速率載波系統(IDR)
5.5.3 國際衛星通信組織的商用業務(IBS)
5.5.4 TDMA(時分多址)技術
5.5.5 VISTA技術
5.6 VSAT衛星網路系統與技術
5.6.1 VSAT系統概述
5.6.2 VSAT的網路結構與組網方式
5.6.3 VSAT網路的多址技術
5.6.4 VSAT網路協定
5.7 衛星移動通信技術
5.7.1 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的分類、特點和主要技術
5.7.2 靜止軌道衛星移動通信系統
5.7.3 中低軌道衛星移動通信系統
習題與思考題
第6章 數字廣播電視
6.1 數字音頻廣播
6.1.1 數字音頻廣播(DAB)系統
6.1.2 DAB的傳輸模式和工作頻段
6.1.3 DAB的數據廣播業務
6.1.4 DAB的主要關鍵技術
6.1.5 數字AM廣播
6.2 數位電視
6.2.1 世界主要數位電視標準
6.2.2 地面數位電視廣播的複雜性
6.2.3 地面數位電視廣播的干擾和失真
6.2.4 DVB傳輸系統與關鍵技術
6.2.5 DVB-T地面廣播電視傳輸系統
6.3 衛星數字廣播
6.3.1 衛星廣播的發展
6.3.2 衛星廣播系統。。
6.3.3 衛星數位電視廣播
6.3.4 衛星數據廣播
6.3.5 衛星數字聲音廣播
習題與思考題
第7章 無線區域網路
7.1 概述
7.1.1 無線區域網路的發展歷史
7.1.2 無線區域網路的基本特點
7.1.3 無線區域網路的組成
7.2 室內電波傳播模型
7.3 IEEE802.1 l標準
7.3.1 IEEE802.1 l標準概述
7.3.2 IEEE802.1 1標準的拓撲結構
7.3.4 物理層
7.4 IEEE802.1 lb標準
7.4.1 概況
7.4.2 多速率支持
7.5 IEEE802.lla標準
7.5.1 概況
7.5.2 IEEE802.lla標準的PLCP子層
7.6 IEEE802.1 lg標準
7.7 IEEE802.1 1系列標準比較
7.8 無線區域網路與蜂窩移動通信網的互通
7.8.1 WLAN與GPRS互通方案
7.8.2 WLAN與WCDMA互通方案
7.9 無線寬頻接入的IEEE802.1 6標準
7.9.1 IEEE802.1 6標準
7.9.2 與IEEE802.1 1標準的比較
7.9.3 IEEE802.1 6標準的技術展望
習題與思考題
第8章 AdHOC網路
8.1 基本概念
8.1.1 移動AdHoc網路的產生背景與歷史
8.1.2 移動AdHoc網路的定義與基本概念
8.1.3 移動AdHoc網路的特點
8.2.1 自適應編碼調製
8.2.2 功率控制
8.2.3 混合ARQ(HARQ)
8.2.4 自適應資源分配
8.3.1 MAC協定
8.3.3 組播路由協定
8.3.4 傳輸層協定
8.4 AdHoc網路安全
8.4.1 安全威脅
8.4.2 入侵檢測(IDS)
8.5 藍牙AdHoc網路
8.5.1 藍牙概述
8.5.2 藍牙協定
8.5.3 藍牙AdHoc網路
8.6 AdHoc:網路套用的發展前景
8.6.1 移動辦公
8.6.2 家庭區域網路
8.6.4 緊急和災難場合
8.6.6 軍事套用
8.6.7 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第9章 無線雷射通信
9.1 概述
9.1.1 光通信的歷史
9.1.2 雷射
9.1.3 雷射通信
9.1.4 微波與無線雷射通信的比較
9.1.5 無線雷射通信的優勢
9.1.6 無線雷射通信的套用
9.1.7 無線雷射通信進展
9.2 無線雷射通信的基本原理
9.2.1 從貝爾的光電話看無線雷射通信的基本構件
9.2.2 無線大氣雷射通信系統的主要構件原理
9.2.3 無線空間雷射通信系統的基本構架
9.2.4 無線雷射通信系統的關鍵技術
9.3 無線大氣雷射通信光信道的損耗特性
9.3.1 無線大氣雷射通信信道的衰減
9.3.2 光發射、接收端機的效率
9.3.3 幾何損耗
9.3.4 大氣信道衰減
9.4 瞄準、捕獲和跟蹤(ATP)
9.4.1 ATP子系統結構組成
9.4.2 ATP子系統控制流程
9.4.3 ATP子系統相關技術
9.5 無線雷射通信系統設計實例
9.5.1 總體功能和結構
9.5.2 參數確定
9.5.3 系統各功能模組的設計考慮
9.6 室內無線雷射通信
9.6.1 紅外光的特點
9.6.2 紅外鏈路的設計
9.6.3 影響紅外無線通信系統性能的主要因素
9.6.4 紅外無線通信的關鍵技術
9.6.5 紅外線數據協會(IrDA)
習題與思考題
第10章 無線通信新技術
10.1 正交頻分多路調製(OFDM)技術
10.1.1 簡介
10.1.2 正交頻分復用原理
10.1.3 OFDM的同步、調製與解調
10.2 多天線與空時處理技術
lO.2.1 簡介
10.2.2 MIMO信道模型
lO.2.3 MIM0系統容量
lO.2.4 MIM0系統中的空時編碼
10.3 超寬頻(UWB)技術
10.3.1 簡介
lO.3.2 UWB無線物理層協定
10.3.3 UWB套用前景
10.3.4 WLAN/WPAN標準
習題與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2.7.1 短波自適應通信網
2.7.2 短波跳頻通信網
2.8 短波軟體無線電技術
2.8.1 短波通信技術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2.8.2 軟體無線電的基本概念
2.8.3 短波軟體無線電原理與結構
2.8.4 短波軟體無線電的關鍵技術
習題與思考題
第3章 微波通信
3.1 概述
3.2 微波通信的特點
3.3 微波的視距傳播特性
3.3.1 天線高度與傳播距離
3.3.2 微波的自由空間傳播損耗
3.3.3 地面效應和大氣效應
3.4 微波中繼系統的組成和工作方式
3.4.1 系統組成
3.4.2 中繼方式
3.5.1 數字微波通信系統的PCM/TDM復用方式
3.5.2 PDH的復接原理
3.6 SDH微波中繼通信系統
3.6.1 SDH的速率等級與幀結構
3.6.2 SDH的復用原理和映射方法
3.6.3 SDH微波通信的技術特點
3.6.4 SDH微波通信的關鍵技術
習題與思考題
第4章 數字移動通信
4.1 概述
4.1.1 移動通信的發展歷史
4.1.2 移動通信的特點
4.1.3 移動通信系統的電波傳播
4.2 蜂窩數字移動通信網
4.2.1 蜂窩形小區制區域覆蓋原理
4.2.2 蜂窩移動通信網的組網技術
4.3 移動通信的主要關鍵技術
4.3.1 多址方式
4.3.2 系統容量
4.3.3 功率控制
4.3.4 切換技術
4.4 GSM系統
4.4.1 系統結構
4.4.2 網路結構
4.4.3 信號幀結構與信道分類
4.4.4 區域定義、用戶編號與識別
4.4.5 GSM網的移動通信管理與控制
4.4.6 GSM的信號處理技術
4.5 通向3G的里程碑——GPRS
4.5.1 GPRS的主要特點和套用
4.5.2 GPRS網路的實現
4.5.3 GPRS的移動性管理和會話管理
4.6 CDMA系統
4.6.1 CDMA移動通信工作原理
4.6.2 CDMA蜂窩移動通信的優點
4.6.3 N-CDMA(Is一95)系統
4.6.4 N-CDMA系統的主要特色技術
4.7 第三代/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
4.7.1 全球性的3G無線傳輸標準
4.7.2 三種代表性3G系統制式的主要特點
4.7.3 後3G和4G移動通信的展望
習題與思考題
第5章 衛星通信
5.1 概述
5.2 衛星通信系統
5.2.1 衛星與衛星軌道
5.2.2 衛星通信系統的分類
5.2.3 衛星通信系統的組成與工作方式
5.2.4 衛星通信的特點
5.3 衛星通信鏈路與設備
5.3.1 評價衛星通信質量的參數和基本技術指標
5.3.2 主要星載設備和地球站設備
5.4 衛星通信體制與多址技術
5.4.1 衛星通信體制
5.4.2 多址連線技術
5.4.4 ALOHA方式
5.5 INTELSAT及其通信技術
5.5.1 國際通信衛星系統發展概況
5.5.2 中數據速率載波系統(IDR)
5.5.3 國際衛星通信組織的商用業務(IBS)
5.5.4 TDMA(時分多址)技術
5.5.5 VISTA技術
5.6 VSAT衛星網路系統與技術
5.6.1 VSAT系統概述
5.6.2 VSAT的網路結構與組網方式
5.6.3 VSAT網路的多址技術
5.6.4 VSAT網路協定
5.7 衛星移動通信技術
5.7.1 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的分類、特點和主要技術
5.7.2 靜止軌道衛星移動通信系統
5.7.3 中低軌道衛星移動通信系統
習題與思考題
第6章 數字廣播電視
6.1 數字音頻廣播
6.1.1 數字音頻廣播(DAB)系統
6.1.2 DAB的傳輸模式和工作頻段
6.1.3 DAB的數據廣播業務
6.1.4 DAB的主要關鍵技術
6.1.5 數字AM廣播
6.2 數位電視
6.2.1 世界主要數位電視標準
6.2.2 地面數位電視廣播的複雜性
6.2.3 地面數位電視廣播的干擾和失真
6.2.4 DVB傳輸系統與關鍵技術
6.2.5 DVB-T地面廣播電視傳輸系統
6.3 衛星數字廣播
6.3.1 衛星廣播的發展
6.3.2 衛星廣播系統。。
6.3.3 衛星數位電視廣播
6.3.4 衛星數據廣播
6.3.5 衛星數字聲音廣播
習題與思考題
第7章 無線區域網路
7.1 概述
7.1.1 無線區域網路的發展歷史
7.1.2 無線區域網路的基本特點
7.1.3 無線區域網路的組成
7.2 室內電波傳播模型
7.3 IEEE802.1 l標準
7.3.1 IEEE802.1 l標準概述
7.3.2 IEEE802.1 1標準的拓撲結構
7.3.4 物理層
7.4 IEEE802.1 lb標準
7.4.1 概況
7.4.2 多速率支持
7.5 IEEE802.lla標準
7.5.1 概況
7.5.2 IEEE802.lla標準的PLCP子層
7.6 IEEE802.1 lg標準
7.7 IEEE802.1 1系列標準比較
7.8 無線區域網路與蜂窩移動通信網的互通
7.8.1 WLAN與GPRS互通方案
7.8.2 WLAN與WCDMA互通方案
7.9 無線寬頻接入的IEEE802.1 6標準
7.9.1 IEEE802.1 6標準
7.9.2 與IEEE802.1 1標準的比較
7.9.3 IEEE802.1 6標準的技術展望
習題與思考題
第8章 AdHOC網路
8.1 基本概念
8.1.1 移動AdHoc網路的產生背景與歷史
8.1.2 移動AdHoc網路的定義與基本概念
8.1.3 移動AdHoc網路的特點
8.2.1 自適應編碼調製
8.2.2 功率控制
8.2.3 混合ARQ(HARQ)
8.2.4 自適應資源分配
8.3.1 MAC協定
8.3.3 組播路由協定
8.3.4 傳輸層協定
8.4 AdHoc網路安全
8.4.1 安全威脅
8.4.2 入侵檢測(IDS)
8.5 藍牙AdHoc網路
8.5.1 藍牙概述
8.5.2 藍牙協定
8.5.3 藍牙AdHoc網路
8.6 AdHoc:網路套用的發展前景
8.6.1 移動辦公
8.6.2 家庭區域網路
8.6.4 緊急和災難場合
8.6.6 軍事套用
8.6.7 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第9章 無線雷射通信
9.1 概述
9.1.1 光通信的歷史
9.1.2 雷射
9.1.3 雷射通信
9.1.4 微波與無線雷射通信的比較
9.1.5 無線雷射通信的優勢
9.1.6 無線雷射通信的套用
9.1.7 無線雷射通信進展
9.2 無線雷射通信的基本原理
9.2.1 從貝爾的光電話看無線雷射通信的基本構件
9.2.2 無線大氣雷射通信系統的主要構件原理
9.2.3 無線空間雷射通信系統的基本構架
9.2.4 無線雷射通信系統的關鍵技術
9.3 無線大氣雷射通信光信道的損耗特性
9.3.1 無線大氣雷射通信信道的衰減
9.3.2 光發射、接收端機的效率
9.3.3 幾何損耗
9.3.4 大氣信道衰減
9.4 瞄準、捕獲和跟蹤(ATP)
9.4.1 ATP子系統結構組成
9.4.2 ATP子系統控制流程
9.4.3 ATP子系統相關技術
9.5 無線雷射通信系統設計實例
9.5.1 總體功能和結構
9.5.2 參數確定
9.5.3 系統各功能模組的設計考慮
9.6 室內無線雷射通信
9.6.1 紅外光的特點
9.6.2 紅外鏈路的設計
9.6.3 影響紅外無線通信系統性能的主要因素
9.6.4 紅外無線通信的關鍵技術
9.6.5 紅外線數據協會(IrDA)
習題與思考題
第10章 無線通信新技術
10.1 正交頻分多路調製(OFDM)技術
10.1.1 簡介
10.1.2 正交頻分復用原理
10.1.3 OFDM的同步、調製與解調
10.2 多天線與空時處理技術
lO.2.1 簡介
10.2.2 MIMO信道模型
lO.2.3 MIM0系統容量
lO.2.4 MIM0系統中的空時編碼
10.3 超寬頻(UWB)技術
10.3.1 簡介
lO.3.2 UWB無線物理層協定
10.3.3 UWB套用前景
10.3.4 WLAN/WPAN標準
習題與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