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員專業

現代文員專業培養社會主義建設所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並能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面向基層的,具有較好的文化素養和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的文員類套用型高等專門人才。具有較紮實的文化素養,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好的文字工作能力和計算機及網路使用能力。能運用新學的知識和技能從事實際工作,具有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相當的組織管理能力,協調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語水平,能藉助工具書查閱有關外文資料,有簡單的會話交流能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現代文員專業
  • 開設學校: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上海電視大學
簡介,培養目標,招生對象,主要課程,教學相關,教學模式,教學媒體,教學目標,單位職責,質量保證,集中實踐,畢業論文,

簡介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上海電視大學聯合開展的“現代文員”專科層次開放教育,是根據教育部《關於開展“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研究工作的通知》的精神進行論證並予實施的,為了做好一系列教學工作,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培養目標

在政治思想方面,擁護黨的基本路線,熱愛祖國,具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精神;遵紀守法,有良好的社會公共道德和職業道德。

招生對象

該專業招收具有普通高中、職業高中、技工學校和中等專業學校畢業證書的在職人員和社會青年。

主要課程

主要課程有:網路使用基礎、閱讀與寫作基礎、法律基礎與實務、中國文化導論、簡明經濟學教程、中國文學通論、實用文體寫作、套用漢語教程、辦公室管理、現代文員基礎、辦公自動化、英語1、WTO概覽、藝術欣賞、硬筆書法、西方名著選讀、古典詩詞鑑賞。

教學相關

教學模式

1.設計原則:適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研究的需要,充分發揮已有的各種現代遠程教育技術手段,為學生提供開放教育條件下的各種教學資源,實現教師與學生的教學互動,確保教學質量。
2.模式構想:在教師指導下,學生根據現代文員專業教學計畫規定的專科培養目標及業務培養要求,利用電大系統提供的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包括VCD)、CAI課件(包括網路版)等教學媒體和學習資源,實施個體化自主學習;教師通過面授輔導、函授輔導、網路教學、網上討論、電子信箱(E一MAIL)、VB1、電話和雙向視頻系統、電視直播課堂等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學習支持服務。

教學媒體

1.教學媒體的類型、功能及其內容
(1)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是各門課程教學的核心媒體,在整個教學媒體體系中處於基礎地位,是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基本依據。
文字教材全面提供課程教學與學生自學所需要的各種基本信息。不僅明確課程的教學要求,系統闡述課程的教學內容,而且為學生提示學習方法,介紹和提供必要的教學參考資料。
文字教材既有“合一式”,也有“分立式”。“合一式”文字教材將教學基本內容與自學指導內容以及參考資料有機地編制在一起,進行模組化設計;“分立式”文字教材則將主教材與輔助教材分別編制,內容上有機銜接,相互配合。
(2)音像教材(含VCD光碟)
音像教材(含VCD光碟,下同)是對文字教材內容的進一步闡釋與必要補充。它與文字教材內容密切相關,內容設計主要考慮學生自學較為困難,需要教師加以歸納、概括、提示或者解釋的問題。其主要作用是幫助學生對課程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音像教材一般以重點講授或者重點輔導方式組織教學內容,具體形式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來確定。凡適於利用畫面形象表現的內容,儘量使用錄像方式;適於通過錄音方式即可達到教學目的的,即使用錄音方式。
(3)CAI課件(含網路版)
CAI課件即計算機輔助教學軟體,是對文字教材內容的分解與細化,起到幫助學生自學,加強學生自我練習與檢測的作用。
CAI課件的內容與文字教材內容緊密配合。它是通過對教學內容的多角度分解與細化,為學生提供利用計算機及網路開展個體化、互動式學習的途徑,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自主調整學習節奏,同時還可以利用課件強化自我練習。
CAI課件的形式有光碟版(CD一ROM),也有網路版課件。
2.學習支持服務
(1)面授輔導
面授輔導一般由各試點單位組織實施,中央電大予以相應的指導。必要時中央電大組織對必修課程的巡迴輔導。
各門專業課程安排的面授輔導,主要是由教師解答學生自學過程中遇到的重點、難點、疑點問題,必要時組織專題討論。通過師生面對面的交流,達到啟迪思維、理解知識,培養能力的目的。面授輔導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每門課程在20學時左右為宜,各試點單位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合理的面授時間比例。
面授輔導的教師應當具備相應資格和能力,面授輔導的方式及時間由各試點單位自行確定。
(2)函授輔導
函授輔導由中央電大和試點單位共同組織實施。函授輔導形式為報刊、信件。
函授輔導的內容主要包括:學習方法指導,課程重點、難點、疑點闡釋,練習與自測,學科發展動態介紹以及期末複習指導、問題解答等。必修課程的期末複習指導意見由中央電大統一編制下發。
(3)VBI
利用VBI接收技術,將廣播電視與計算機連線起來,使沒有上網條件的地方電大(站),利用CETV一1電視頻道接收數據廣播信息。此外,還可接收大量不斷更新的電大教育、教學信息,並能隨時下載信息。
VBI信息內容由中央電大製作提供,地方電大負責資源的收集與使用。
VBI的主要內容包括教學信息、課程輔導、自測練習、期末複習。有關教學內容每學期每門課至少保證2~3篇輔導性文章。
(4)電話和雙向視頻系統
中央電大與試點單位開通雙向視頻系統,可以進行師資培訓和疑難問題的實時討論。
(5)電視直播教學
電視直播教學節目由中央電大負責製作,主要內容有教學信息、疑難問題解答及專題講座等。電視直播教學與雙向視頻系統相互融合、互為補充。
(6)網路教學(包括網上討論、電子信箱等)
為配合電大開放教育的教學改革,我們確定以中央電大為中心,以地方電大為依託,在已有硬體的基礎上,藉助電大線上的教學平台,建立虛擬校園。利用各校的校園網和多媒體教室,以網際網路為媒介,以各種網上課件和教學信息網頁為主要教學媒體,並通過網上討論,E-mail等網路信息傳輸手段,突破傳統教學模式中單向傳輸和師生互動不足的局限,為學生、教師提供一個線上自主學習與個別化教育的環境。逐步形成一個以學生自主學習,師生互動,具有豐富教學資源與較為完善的網路教學的教學支持服務體系。
該模式由網路教學環境系統、學生線上學習系統、教師線上輔導系統等模組組成。其功能將通過電大線上教學平台加以實現。主要版塊內容分述如下:
註冊登錄:通過註冊、登錄進入個性化學習網頁。
·動態信息:傳遞有關檔案、通知、教學活動信息、《中國遠程教育》及《中央電大時訊》查閱、網上徵求意見等。
·教務、考務管理:登載教學計畫、教學進度安排、教材規劃、考核說明、考試時間安排等。
·學習輔導:含專業介紹、課程設定、課程說明、教學大綱、實施方案、教師介紹、教學輔導、學習方法建議、教材介紹、大作業、練習、複習、課程評估、直播課堂、IP課件等內容。在文字教材的基礎上,進一步開發多媒體資源,開發並配備網路版CAI課件,對文字教材進行必要的補充。加強自檢自測,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網上討論:利用網上討論系統,向教師、學生提供實時或非實時的互動學習機會,學生、教師可就學習中的問題隨時進行提問或解答,以此強化教與學的互動性。並定期組織網上討論會。
·E-mail:每位主持課程教師配有專門信箱,用於收集學生問題,適時答疑。
·教師園地:專為全國各地教師開闢的網上教學交流空間,教師們可以相互交流教學經驗和體會。
·教學資料:建立網上圖書館,提供相關連結,為教師、學生開闢網上學習資源信息通道,同時提供教學資源信息,為學生購買有關資料提供方便。
學生可根據自身學習需要,通過電大線上教學平台,了解教學內容,並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自主制訂學習計畫,選擇學習方式,確定學習內容,獨立練習、完成作業。通過網上討論園地和電子信箱向老師或同學提出問題,也可以參加網上討論會。通過複習和自我測試對學習進行自我評價,並及時調整學習計畫,從而完成學習過程。
教師通過網路組織教學,為學生提供學習支持服務,利用網上討論系統或電子信箱對學生進行實時或非實時的輔導、答疑,針對學生的問題提出建議,通過網路開展師資培訓。教師還應參與課件的設計等工作。
電大線上將緊跟教學進度,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教學資源。儘可能多地提供學習資源,拓展學生視野。形式上力求生動,簡約、實用。

教學目標

建立實用的網上學習園地,將與文字教材對應的輔導性、答疑性、擴展性知識內容上網,供學生查閱;根據課程的性質與教學需要,有重點地逐步開發多媒體網路教學課件;建立一個虛擬的現代文員實踐操作“基地”,實現隨時隨地的實踐性教學需要,最終建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集多種輔助手段為一身的,各自相對獨立的網路教學體系。

單位職責

中央電大:
負責對教學網頁進行設計、製作與維護,並隨時更新。
·負責專業設定,設計課程的總體教學目標要求,負責提供統設課、限選課的教學資源以及學習支持服務。
·負責組織CAI(含網路版)課件的開發、製作。
·負責對地方電大主持教師的教學培訓、輔導。
·收集試點單位教師反饋的學生學習情況,了解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及安排。
·承擔有關課程的教學輔導任務。
試點單位:
負責定期組織學生進行網上學習,參與中央電大組織的網上討論活動。
·與中央電大共同開發,製作CAI課件,並承擔課程的網上教學輔導答疑,作業批改等教學工作。

質量保證

(一)教師隊伍的配備
各試點單位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和培養工作,每門專業課程均應配備符合下列條件的專職主持教師和專兼職主講教師(教材主編)、輔導教師:
1.主持教師
具有漢語言文學、公共管理、秘書等專業本科以上學歷或具有相當於講師專業技術職稱;從事相關專業課程的教學及教學管理工作;具有開展網上教學工作的能力;熟悉電大教學特點。
2.主講教師(教材主編)
具有第一條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或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從事相關專業課程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強的口頭和文字表達能力。擔任主講教師者應當國語流暢,語音清晰。
3.輔導教師
專職教師和兼職教師應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相關專業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並具有一定的學術理論水平;在電大或者普通高校、專業研究機構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二)教學媒體的編制與使用
(1)必修課程的教學媒體由中央電大負責組織編制,選修課的教學媒體由試點省級電大負責組織編制,或選用中央電大所提供的統設服務課。
(2)教學媒體編制人員的資格、能力等應當符合中央電大關於教材建設的有關規定。
(3)自開選修課的主要教學媒體,應在開課前將該課程的教學大綱或教學意見及相應的教材樣本提交給中央電大,由中央電大對其進行審查評估,優秀者在電大系統推薦使用。
(三)教學全過程控制
1.教師培訓
各試點單位相關課程的主持教師、輔導教師必須參加統一組織的課程培訓。
中央電大負責組織必修課程的教師培訓;試點單位負責組織選修課程的教師培訓。
師資培訓的形式應視情況適當確定。既可以採取召開培訓會,舉辦培訓班的方式進行,也可以通過網路、雙向視頻會議系統或者下發培訓資料等方式進行。
師資培訓的內容包括教學要求,課程重點、難點介紹與闡釋,多種教學媒體的使用方法介紹以及教學經驗交流等。
2.學習指南
學生入學時各試點單位應對學生所學專業內容、課程設定、學習計畫、學習方法進行指導。每門課程開課前,中央電大和各試點單位應通過一定方式給予必要的課前指導。
課前指導的內容包括課程的總體設計、教學要求、教學媒體及手段使用、學習方法等。
3.集中輔導
中央電大通過電視直播教學、雙向視頻、網路教學系統以及函授等方式對必修課程的疑難問題進行集中輔導。
各門課程每學期原則上組織兩次以上的集中輔導。
4.教學實驗點
中央電大將選擇有代表性的試點地區開展教學實驗活動,檢驗各種教學媒體的實際效果,探索教學模式改革方向,完善學習支持服務。
教學實驗點的設立由中央電大根據試點單位的申請進行考察後具體確定。
5.平時作業
各門專業課程原則上安排四次以上的平時作業。
統設必修課程平時作業由中央電大統一安排,並定期定點抽查。平時作業通過網路或函授、報紙等渠道加以布置。試點單位負責落實本地區的平時作業工作,並組織作業批改和成績核定。
平時作業的形式視課程內容具體確定。一般可採取小論文、專題討論、綜合測驗等方式。
平時作業的成績按百分制記載。小論文與專題討論的成績按優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等評定,並按對應關係分別記為90分、80分、70分、60分、40分,教師可根據學生學習態度對評定為優秀者上浮10分,對評定為不及格者下浮10分;綜合測驗的成績按卷面實際分數記載;未完成作業者,均記為0分。
平時作業的成績均計入總成績,四次作業成績的平均值按20%的比例折算計入課程總成績。其中必須含中央電大統一布置的作業成績。如果各試點單位自行安排的平時作業在兩次以上,可由學生自行選擇其中一次的作業成績計入考核的平時作業成績。
6.課程考核
各門專業課程的考核均由形成性考核與課程終結性考核共同組成。兩者所占比例分別為20%和80%。無形成性考核成績者不能參加課程終結性考核。
必修課程終結性考核一般實行閉卷考試,個別課程採取開卷形式進行考核,由中央電大統一組織命題。
考試試卷均採用百分制。卷面成績按80%的比例折算計人課程總成績。形成性考核的折算成績與卷面折算成績之和滿60分者視為達到課程考核及格標準,可取得相應學分。考試試題的題型視課程的性質及特點具體確定,一般有:論述題、簡答題、名詞解釋題、選擇題、填空題等。
命題人員須具有相關學科專業水平和豐富的教學經驗,具有相關專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
7.巡教巡考
中央電大負責組織對各試點單位的教學及考試工作進行巡視,檢查平時作業及實踐環節教學安排,掌握教學信息反饋情況。

集中實踐

1.學生必須參加集中實踐環節的活動。
2.中央電大統一制定集中實踐環節的基本要求(另定),各試點單位具體組織實施。
3.集中實踐環節的成績合格者可取得相應學分。未取得集中實踐環節學分者不得畢業。
4.集中實踐環節的時間一般應安排在學生基本學完專業所規定的課程並取得學分之後。

畢業論文

1.中央電大統一制定畢業論文工作的基本要求(另定),各試點單位具體組織實施。中央電大對畢業論文工作進行檢查、指導。
2.畢業論文成績合格者可取得相應學分,未取得畢業論文學分者不得畢業。
3.畢業論文的撰寫時間應安排在取得規定的課程學分之後。
該專業簡歷範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