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大氣光學

現代大氣光學

《現代大氣光學》是2012年1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饒瑞中。本書全面闡述了現代大氣光學的研究內容和方法。

基本介紹

  • 書名:現代大氣光學
  • 作者:饒瑞中
  • 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
  • 出版時間:科學出版社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本書目錄,

基本信息

語種:中文
標準書號:978-7-03-032958-5
裝幀:精裝
版本:第一版
開本:B5
責任編輯:劉鳳娟
字數:388千字
頁數:608
書類:理論專著/研究生教育
編輯部: 科學出版中心 數理出版分社

內容簡介

主要包括大氣的光學性質、大氣折射、分子吸收和散射、氣溶膠粒子光散射、光在混濁大氣中的傳播、光在湍流大氣中的傳播、大氣中的成像,以及大氣性質的光學探測方法和技術。本書為大氣輻射和天文觀測等基礎研究以及雷射大氣傳輸、光學遙感技術、環境光學監測技術、自適應光學技術、自由空間光通信等先進光電工程套用提供基礎數據、套用模式和基本工具。本書反映了大氣光學研究的重要進展,可以作為大氣光學及相關研究的教材和有益參考書。
本書的讀者對象包括:物理、光學類的研究生、高年級本科生、高等院校教師,光學、遙感、大氣物理、天文等相關研究領域科研人員,光電工程類科技工作者、技術人員。

本書目錄

引言
0.1 古老而又年輕的學科
0.2 大氣對光學的影響舉例
0.3 現代大氣光學概念
0.4 大氣分子吸收及其套用
0.5 氣溶膠粒子光學特性、混濁介質光傳播和大氣探測
0.6 大氣湍流光學性質及其套用
0.7 雷射大氣傳輸
0.8 大氣光學模式和套用軟體
0.9 本書的撰寫動機
第1章 光學基本參量和基本規律
1.0 引言
1.1 光波基本參量與基本類型
1.1.1 基本光學量
1.1.2 偏振及Stokes參量
1.1.3 光場的相位及其奇性
1.1.4 光波的基本類型
1.2 光學輻射及其基本定律
1.2.1 光輻射及譜線特徵
1.2.2 黑體輻射定律
1.2.3 電偶極輻射
1.3 光波基本傳播規律
1.3.1 波動方程
1.3.2 光的直線傳播:幾何光學近似
1.3.3 Huygens-Fresnel原理與衍射
1.3.4 孔徑衍射
1.3.5 粒子的光散射
1.3.6 輻射傳輸方程
1.4 光學系統的像差與光學質量
1.4.1 相位的Zernike多項式表達與像差
1.4.2 光學質量評價方法
1.5 自然光源
1.5.1 天球坐標系和太陽與地球間的幾何關係
1.5.2 太陽輻射及月球的反射
1.5.3 恆星輻射
1.6 地表的反射與輻射特性
1.6.1 非均勻界面的反射特性及雙向反射分布函式BRDF
1.6.2 典型地表的反射特性
1.6.3 典型地表的輻射特性
1.7 小結
參考文獻
第2章 大氣的基本物理特性
2.0 引言
2.1 大氣成分與結構
2.1.1 大氣成分
2.1.2 大氣結構
2.2 雲、霧粒子和雨滴
2.3 大氣氣溶膠粒子
2.4 大氣中的風結構
2.5 大氣湍流及大氣邊界層
2.6 大氣特性的隨機性及其定量描述
參考文獻
第3章 大氣的光學特性及其套用模式
3.0 引言
3.1 標準大氣及套用模式
3.1.1 美國標準大氣及模式大氣
3.1.2 大氣折射率及高度廓線
3.2 大氣氣體分子的吸收光譜特性
3.2.1 大氣主要吸收氣體分子的結構
3.2.2 紫外大氣分子吸收特徵
3.2.3 可見和近紅外大氣分子吸收特徵
3.2.4 紅外大氣分子吸收特徵
3.2.5 大氣分子吸收光譜參數資料庫HITRAN
3.3 大氣氣溶膠粒子光學特性及其套用模式
3.4 雲、霧粒子和雨滴的光學特性及其套用模式
3.5 大氣湍流的光學特性及其套用模式
參考文獻
第4章 大氣分子對光的折射、散射和吸收
4.0 引言
4.1 球面平行大氣中的折射
4.1.1 大氣中的光線軌跡
4.1.2 天文折射
4.1.3 空氣品質
4.1.4 大氣延遲
4.1.5 落日形變(曙暮光)
4.2 地面非均勻大氣中的折射
4.2.1 海市蜃樓
4.2.2 大地測量
4.3 大氣分子的Rayleigh散射
4.3.1 Rayleigh散射
4.3.2 退偏振修正
4.3.3 模式大氣的Rayleigh散射特性
4.4 大氣分子的吸收
4.4.1 單譜線吸收
4.4.2 分立譜線吸收的逐線積分方法
4.4.3 大氣分子吸收的譜帶模式
4.4.4 大氣分子吸收計算的光譜映射方法
4.5 非均勻路徑的大氣分子吸收
4.5.1 等效譜帶模式
4.5.2 相關k分布方法
4.5.3 MODTRAN方案
參考文獻
第5章 大氣雲霧和氣溶膠粒子的光散射
5.0 引言
5.1 球體粒子的光散射——Mie理論
5.1.1 入射光和散射光的球諧函式展開
5.1.2 散射光的分布和散射參量
5.1.3 Mie散射的數值計算方法
5.1.4 雙層球體粒子的光散射特性
5.1.5 水雲、霧和雨滴的光散射特性
5.2 無限長圓柱粒子的光散射
5.3 旋轉對稱粒子的光散射
5.3.1 T矩陣與擴展邊界條件法
5.3.2 T矩陣在旋轉對稱粒子散射問題中的套用
5.4 旋轉對稱橢球粒子的散射特性
5.5 規則冰晶大粒子的光散射特性
5.6 任意形狀粒子的光散射
5.7 非均勻粒子光散射的等效性
5.7.1 非均勻粒子光散射等效性的分析方法
5.7.2 外混合球形粒子光散射的等效性
5.7.3 內混合球形粒子光散射的等效性
5.8 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大氣輻射傳輸理論與算法
6.0 引言
6.1 大氣中的輻射傳輸方程及其形式解
6.1.1 平行平面大氣中的輻射傳輸方程
6.1.2 平行平面大氣中的輻射傳輸的邊界條件
6.1.3 大氣輻射傳輸方程的形式解
6.1.4 單次散射近似解
6.2 散射相函式及輻射傳輸方程的離散化
6.2.1 散射相函式的Legendre多項式展開
6.2.2 輻射傳輸方程的離散化
6.3 輻射傳輸方程的二流近似及相關近似解
6.3.1 二流近似解的基本形式
6.3.2 Eddington近似解
6.3.3 相函式δ函式化後的近似解
6.3.4 廣義二流近似解的通用形式
6.4 輻射傳輸的離散坐標(DISORT)算法
6.4.1 單一均勻介質的DISORT算法
6.4.2 分層均勻介質的DISORT算法
6.5 光譜輻射亮度的精確求解
6.5.1 散射相函式的δ-M處理方法
6.5.2 光譜輻射亮度的修正方法
6.6 常用算法軟體和標準譜輻射傳輸問題
6.6.1 常用算法軟體
6.6.2 DISORT
6.6.3 標準輻射傳輸問題
6.6.4 LOWTRAN/MODTAN/FASCODE
6.7 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 混濁大氣中的輻射傳輸問題
7.0 引言
7.1 雷射的大氣透過率
7.2 紅外大氣透過率和輻射量修正
7.3 天空背景輻射亮度
7.3.1 可見光天空背景輻射亮度
7.3.2 可見光天空背景輻射亮度光譜特徵
7.3.2 可見光天空背景輻射亮度光譜特徵
7.3.4 強吸收波段的地球大氣背景輻射亮度
7.3.5 地球大氣背景輻射的偏振特性
7.4 大氣中的視覺和大氣能見度
7.4.1 均勻大氣中的視覺問題
7.4.2 氣象視距和大氣能見度
7.4.3 非均勻大氣中的能見度問題
7.5 大氣中的輻射收支平衡
7.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8章 湍流大氣中光傳播的分析方法
8.0 引言
8.1 湍流大氣光傳播的定性分析
8.1.1 大氣湍流對光傳播影響的重要性
8.1.2 相位和到達角起伏的啟發式分析
8.1.3 空間相干性的啟發式分析
8.1.4 光強起伏的啟發式分析
8.2 拋物型方程和光傳播的數值模擬
8.2.1 拋物型方程
8.2.2 多層相位屏數值模擬
8.2.3 湍流相位屏的構造
8.2.4 光傳播模擬的數值問題
8.2.5 平面波、球面波、Gauss光束和非理想波型的模擬
8.2.6 數值模擬典型結果
8.3 幾何光學近似、Rytov近似和譜分析方法
8.3.1 幾何光學近似及譜分解法
8.3.2 Rytov微擾近似及譜分解法
8.4 Markov近似和場的統計矩方程
8.5 Huygens-Fresnel相位近似法
8.6 球面波和Gauss光束的情況
8.7 小結
參考文獻
附錄A 隨機函式的譜分解
第9章 湍流大氣中的光傳播效應
9.0 引言
9.1 空間相干性退化和相位起伏
9.1.1 空間相干性退化
9.1.2 相位起伏
9.2 到達角起伏
9.2.1 干涉儀中的到達角起伏
9.2.2 孔徑上的相位起伏和到達角起伏
9.3 相位校正與自適應光學技術
9.3.1 湍流大氣光傳播的相位校正原理
9.3.2 湍流大氣光傳播的相位校正技術
9.4 光強起伏(閃爍效應)
9.4.1 弱起伏條件下的閃爍效應
9.4.2 強起伏條件下的閃爍效應
9.4.3 閃爍強度的普適模型
9.4.4 有限面積上的光強起伏及孔徑平均
9.5 光波起伏的機率分布與分形特徵
9.5.1 光波起伏的機率分布特徵
9.5.2 光強起伏的間歇性特徵
9.6 光波起伏的時間頻譜特徵
9.6.1 光波起伏的時間頻譜
9.6.2 光波起伏頻譜的高頻冪律的擬合方法
9.6.3 湍流譜形狀的影響
9.6.4 Gauss光束的光波起伏頻譜特徵
9.6.5 有限孔徑和飽和情況下的光波起伏頻譜
9.7 雷射束傳播效應
9.7.1 雷射束的漂移
9.7.2 雷射束的擴展
9.7.3 光強圖像的光學質量與特徵尺度
9.7.4 光斑的分形結構與相位奇點
9.7.5 聚焦光束的焦移
參考文獻
第10章 高能雷射大氣傳輸的熱暈及綜合效應
10.0 引言
10.1 熱暈效應的物理圖像
10.2 熱暈的流體力學模型
10.3 簡單情況下的熱暈解析解
10.3.1 瞬變熱暈時的密度時間演化特徵
10.3.2 柱坐標系下求解密度變化
10.3.3 熱暈時的相位變化
10.3.4 熱暈光斑的基本特徵
10.4 熱暈的數值模擬方法
10.4.1 瞬變熱暈的數值模擬方法
10.4.2 穩態熱暈的數值模擬方法
10.4.3 熱暈模擬的數值問題
10.5 熱暈效應的定標規律
10.5.1 純熱暈效應的經驗公式
10.5.2 熱暈和湍流的相互作用
10.5.3 熱暈效應的相位校正
10.6 高能雷射大氣傳輸的綜合效果
參考文獻
第11章 混濁和湍流大氣中的光學成像
11.0 引言
11.1 大氣介質與成像系統的調製傳遞函式
11.1.1 光場相干函式與成像系統的調製傳遞函式
11.1.2 背景光下大氣介質中的成像
11.2 大氣湍流介質的光學傳遞函式與圖像解析度
11.2.1 大氣湍流介質的光學傳遞函式
11.2.2 湍流大氣中望遠鏡的分辨本領
11.3 大氣混沌介質的調製傳遞函式
11.3.1 大氣混沌介質調製傳遞函式的近似解析結果
11.3.2 大氣混沌介質調製傳遞函式的數值計算結果
11.3.3 大氣混濁介質調製傳遞函式的實測結果
11.3.4 混濁介質調製傳遞函式的一般形式
11.4 圖像大氣影響的修正方法和技術
11.4.1 自適應光學實時校正技術
11.4.2 圖像處理方法
11.4.3 基於成像過程的大氣影響修正技術
11.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2章 大氣探測的光學方法與技術
12.0 引言
12.1 光學遙感技術中的反演方法
12.1.1 反演問題的數學模型
12.1.2 線性約束反演方法
12.2 大氣吸收光譜和透過率測量技術
12.2.1 長程高解析度大氣吸收光譜測量技術
12.2.2 高解析度大氣吸收光譜測量方法
12.2.3 實際大氣透過率和吸收光譜測量技術
12.2.4 利用太陽輻射測量整層大氣光學厚度
12.3 大氣氣溶膠粒子光散射技術
12.3.1 大氣氣溶膠粒子尺度散射測量技術:光學粒子計數器
12.3.2 大氣介質散射特性測量技術:能見度儀、積分和極角濁度計
12.3.3 從散射相函式反演大氣氣溶膠粒子譜分布
12.4 大氣後向散射技術:雷射雷達
12.4.1 雷射雷達工作原理
12.4.2 雷射雷達方程求解方法
12.4.3 差分雷射雷達探測大氣吸收氣體成分
12.4.4 通過硬體技術求解雷射雷達方程
12.4.5 Doppler測風雷射雷達技術
12.5 大氣湍流特性測量技術
12.5.1 局域湍流強度測量技術:溫度脈動法和折射率脈動法
12.5.2 路徑平均的湍流強度測量技術:閃爍法和到達角起伏法
12.5.3 湍流功率譜和特徵尺度的測量技術
12.5.4 大氣湍流強度廓線的測量
12.6 小結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