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啟蒙語境下的審美開創:蘇曼殊文學論

現代啟蒙語境下的審美開創:蘇曼殊文學論

《現代啟蒙語境下的審美開創:蘇曼殊文學論》從宏闊的視角對蘇曼殊的創作和翻譯進行歸納,盡力還原和探索作為作家的蘇曼殊在20世紀國中國文學審美形態從古典向現代轉型過程中的文學影響,並對其重要的文學史價值提出理論批評。通過蘇曼殊的文學精神,呈現出那個時代的學問饑荒、信仰危機以及國家倫理與個人倫理之間的張力,從而推衍2 0世紀國中國知識分子在從傳統士人向現代知識分子過渡過程中文化身份的宿命承擔。

基本介紹

  • 書名:現代啟蒙語境下的審美開創:蘇曼殊文學論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頁數:274頁
  • 開本:32
  • 品牌: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作者:黃軼
  •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0808175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

內容簡介

《現代啟蒙語境下的審美開創:蘇曼殊文學論》為國家“985工程”“漢語言文學與民族認同”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項目成果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大學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中心資助。

圖書目錄

緒論史學剪裁與寫作緣起/001
第一章 解讀之津:文化衝突中的審美人生/011
第一節 身份言說:生平交遊與文化參與/011
第二節 思想再論:啟蒙嘗試與佛禪肯認間的審美抉擇/022
第三節 文本重解:抱慰生存悖論中的個體掙扎/034

第二章 譯界之虹:蘇曼殊文學翻譯及文學轉型意義/044
第一節 蘇曼殊翻譯的三大板塊/048
第二節 蘇曼殊譯學思想:對“意譯”末流的抵制/069
第三節 蘇曼殊文學翻譯的史學意義/077

第三章 浪漫之橋:蘇曼殊與五四浪漫抒情派文學/097
第一節 自敘性敘事:通向浪漫抒情之橋/099
第二節 出入古典與現代審美間的浪漫絕句/118
第三節 詩情小說文本與五四浪漫抒情小說的勃興/146

第四章 “鴛蝴”之渡:貫通雅俗之間的蘇曼殊小說/162
第一節 民初小說格局中的蘇曼殊哀情文本/164
第二節 愛情的“發現”與意義重估/185
第三節 蘇曼殊小說與現代文學悲劇意識的歷史生成/197

第五章 現代之省:蘇曼殊與清末民初研究的文化反思/212
第一節 由蘇曼殊看20世紀初文化生態/214
第二節 蘇曼殊與清末民初研究熱的文化動因辨析/224
參考文獻/233
附錄一 蘇曼殊研究資料彙編/240
附錄二 蘇曼殊文藝年表/264
後記/273

文摘

貢獻的柳亞子曾根據曼殊親手交與的署名日僧“飛錫”的《(潮音>跋》和曼殊帶有自傳性的小說《斷鴻零雁記》,斷曼殊為日本人,“父宗郎,不詳其姓。母河合氏,以中華民國紀元前二十八年甲申,生玄瑛於江戶。玄瑛生數月而父歿,母子煢煢靡所依。會粵人香山蘇某商於日本,因歸焉。”①1939年,柳亞子根據新的材料寫成《蘇曼殊傳略》,認為蘇曼殊乃蘇傑生和一叫“若子”的日本下女所出,但產後不到3個月,她就跑回老家去了,蘇傑生之日妾河合氏便把曼殊撫養起來。②之後蘇曼殊研究歷史上另一個重要人物羅孝明根據和蘇曼殊同父異母妹妹蘇惠姍的通信③,蘇曼殊身份問題才大白於世:蘇是一個中日混血兒,父蘇傑生,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人。蘇傑生在1862年18歲時為承繼父業到日經營蘇杭匹頭,後來在橫濱英商茶行擔任買辦,性格豪俠,往來於中日之間,交遊甚廣;深諳經商羅業的玄機,生意順暢,故家資一度頗為殷豐。他在來日前娶有正室黃氏。當時居日華僑不管是否從故籍攜帶妻妾,都多與日婦同居,如果感情融洽,形同配偶。蘇傑生也未能免俗,娶有日妾河合仙,後來又納中國人大、小陳氏為妾。河合仙之妹、18歲的河合若子曾經到姐姐家幫忙家政,蘇傑生愛戀其年輕貌美、天性純真,與之私通。若子生下曼殊3個月,一因身份窘迫,又迫於父母催促返鄉和大陳氏常做河東獅吼而離開蘇傑生,把嗷嗷待哺的孩子交由河合仙撫養,各方對此隱而不談。蘇曼殊幼年時期,跟隨養母河合仙以及外祖父母生活在橫濱和東京,基本上那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

後記

這本書稿是我的博士學位論文,畢業以來我一直渴望能有出版的機會,把這微薄的成績鄭重呈奉給我學術之途上的那些引領者。
2002年,我有幸考入山東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山東大學是一所以文史見長的名校,她深厚的人文底蘊和學術淵源是我久所仰慕的。博士學業的順利完成多憑我的導師孔范今先生的鼓勵和教導。孔先生為文雅健雄深、深邃圓融,他學識的廣博、理論的深厚、思辨的睿智、剖析的深刻、治學的嚴謹每每令我折服。他談吐風趣幽默、妙語如珠,常常使我們在談笑間獲得真知灼見。先生引領學生治學既厚愛又苛刻,嚴肅與寬容、愛惜與挑剔兼在。學位論文從選題到構思及寫作、修改的每一步都得益於先生20世紀文學史觀的理論建構,其學術理論對中國文學現代轉型理論的建樹、對20世紀中國文學“祛魅”與“返魅”的觀照都使我獲益深遠。感謝我的師母苑良珍老師,她用溫柔的心在生活上、學業上關懷我、疼愛我、鼓勵我,減免我負笈異鄉的艱辛!
本課題研究的部分內容曾獲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資助。2007年,我到南京大學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中心進站做博士後,此書被南京大學文學院列入“博達文叢”出版,我感到非常榮幸。藉此機會,向這裡關心我學術成長的諸位師長致以誠摯謝意!上海人民出版社的朱慧君老師為本書的出版費心良多,她的敬業精神令我感動和感激!本書的部分章節曾經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中國比較文學》、《文藝報》、《文學理論與批評》、《中州學刊》、《福建論壇》、《江蘇社會科學》、《鄭州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在此對各位編輯的辛苦勞動道一聲感謝!書中引述或參閱了不少前人和時賢的研究成果,也向他們表達深深的敬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