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張遠煌: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法學院與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法國巴黎第十大學訪問學者(1994.9-1995.8)、巴黎第二大學犯罪學研究所高級訪問學者(1999.12-2000.6)。兼任中國犯罪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警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市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曾任教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代表性學術成果:《犯罪研究的新視野:從事實、觀念到規範》(法律出版社,2010)、《犯罪學原理》(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8)、《犯罪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與刑法改革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0)、《中國非暴力犯罪死刑廢除與限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現代犯罪學的基本問題》(中國檢察出版社,1998)等;發表論文九十餘篇。(撰寫本書第一、四、九、十、十一及第五章 一、二節。)
內容簡介
《現代刑事法學系列教材:犯罪學(第2版)》主要內容簡介:通過法律和法治實現正義、維護秩序、保障自由,已經成為全人類的共識。依法治國是人類社會,也是我國迄今能夠選擇的最佳治國方略。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事業中,刑事法治建設是重要的領域之一。刑事法治建設所具有的這種地位,是由刑事法所保護法益之廣泛性與重要性、所採用的違法制裁手段之嚴厲性和所剝奪權利之至關重要所共同構築而成的。“法律不理會瑣碎之事。”相對於民事法而言,刑事法無疑更有力地詮釋了這一法律格言。當看到刑事司法實踐中,那些被判處死刑的人從死亡的恐懼、絕望和痛苦中重獲新生,或者就此走上生命的終點,恐怕沒有任何其他部門法學者敢說他所研究的法律較之刑事法所保護的權益或者剝奪的權利更加重要。刑事法所關涉的問題如此重要,以致在一些國家,刑事法的重大問題被直接規定在憲法當中。例如,1789年法國《人權宣言》第8條規定:“法律只應規定確實需要和顯然不可少的刑罰,而且除非根據在犯罪前已制定和公布的且系依法施行的法律以外,不得處罰任何人。”而在美國的憲法修正案中,刑事法的內容占據著相當大的比重。在人權保障已成為全球主題話語的今天,刑事法作為保障善良公民權利和犯罪人權利的憲章,其重要性又從維護上層建築和鞏固經濟基礎之外的另一個方面得到突顯。
《現代刑事法學系列教材:犯罪學(第2版)》2007年6月出版後,承蒙同行先進的支持與廣大讀者的厚愛,次年即獲北京市第六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現已數次重印,發行量在同類教材中名列前茅。能受到讀者的歡迎和好評,一定程度上也實現了當初編寫該教材力圖體現的特色:“注重犯罪學學科體系的完整性,融合知識性與學術性,努力反映犯罪學發展的時代性和前沿性”。在實踐呼籲理性認識和應對犯罪的社會變革時期,在我國犯罪學自身尚處於進一步發展、全社會犯罪學意識亟待提升的歷史階段,能為促進犯罪學教學研究與犯罪學知識的傳播作出點有益的貢獻,無疑是對本書全體編寫者最好的回報與鼓勵。
本次修訂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為了及時反映理論研究新成果和突出犯罪實踐問題,調整了第五章的結構順序,並對“未成年人犯罪”與“有組織犯罪”兩節進行了重寫;修改和完善了第二、四、六、七、十章的部分內容;更新了部分犯罪統計數據,並對相關章節的思考問題與參考文獻進行了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