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現世的烏托邦:"十次小組"城市建築理論》適於城市設計及理論、建築設計及理論、建築歷史等相關研究領域的專業人士閱讀,還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本科高年級學生與研究生的教學參考用書。
《現世的烏托邦:十次小組城市建築理論》中“十次小組”是20
世紀中葉在CIAM之後出現的具有革命氣質與實踐追求的城市與建築設計的年輕團體。此書不僅是關於“十次小組”的專題研究著作,還是一部由此延展的相關城市與建築關聯的探索性專著。全書始於“十次小組”與CIAM的決裂與繼承,將“現世的烏托邦”的核心論題逐步引入“十次小組”特性的“中介”之解。其中,“整體關聯”“社會對應物”“CIAM格網的分析工具”“大量性”“AsFound”美學等,表述了研究的核心內容。最後,基於批判性重建,《現世的烏托邦:十次小組城市建築理論》以“新毯式建築”理念的提出,對未來城市與建築之間的發展模式進行了進一步的探究。
圖書目錄
0緒論 /1
0.1緣起 /1
0.1.1烏托邦與日常生活之間 /1
0.1.2“十次小組”重塑 /2
0.1.3 “中介”視角下的“實踐烏托邦”的命題 /4
0.2研究途徑與意義 /6
0.2.1關鍵字 /6
0.2.2研究範圍 /7
0.2.3途徑 /7
0.2.4意義 /8
0.3相關研究綜述 /9
0.3.1 ClAM與“十次小組”的出版物及研究 /9
0.3.2 國外學者對於“十次小組”相關的研究與評價 /11
0.3.3平行關注 /13
0.3.4國內的研究成果 /13
0.4研究架構 /14
1“十次小組”初識——角色的轉承 /15
1.1從ClAM到“十次小組” /15
1.1.1 ClAM概述 /15
1.1.2“十次小組”前夕 /17
1.1.3準“十次小組” /21
1.1.4“十次小組”的形成 /22
1.1.5 ClAM消亡 /23
1.1.6“十次小組”成立 /25
1.1.7 ClAM之後 /29
1.1.8“十次小組”之後 /30
1.2角色轉承的“十次小組”初釋 /30
1.2.1僭越式回歸 /30
1.2.2現代主義重塑 /31
1.2.3 日常生活:漸行的基本社會話題 /37
2“十次小組”門階認知——“內”“外”“內與外” /42
2.1“內”——本體認知 /42
2.1.1“十次小組”認知圖表 /42
2.1.2“十次小組”會議 /45
2.1.3“關聯”矛盾的調和 /45
2.1.4平台——主要出版物與雜誌解析 /49
2.1.5教育軌跡 /58
2.2“外”——先鋒的實證性 /61
2.2.1 從“新巴比倫”“外掛程式城市”“流動城市”到“十次小組” /62
2.2.2游弋與秩序:“巨構”烏托邦 /67
2.2.3 日常性的回歸 /72
2.3 “內與外”——“十次小組”定位認知 /74
2.3.1組織“內與外”的關聯跨界(橫向) /75
2.3.2 多“點”定位下的“線”性演進(縱向) /75
3“十次小組”解析——“中介”理念之策略導入 /77
3.1 “中介”理念 /77
3.1.1 語義 /78
3.1.2矛盾性的永恆 /78
3.1.3“真實的第三類” /79
3.1.4“門階”——一種循環的門檻與邊界 /80
3.2“中介”模型解析 /81
3.2.1“中介”特性 /81
3.2.2“中介”之發展層級 /86
3.2.3“中介”模型之“形式對應物”特性 /88
3.3“十次小組”角色之“中介”解析 /89
3.3.1繼承與決裂 /89
3.3.2“內”與“外”:相對角色的轉換 /92
3.3.3作為建築師 /93
3.3.4“鬆散”與“聚合”:“十次小組”組織形式啟示 /94
3.3.5烏托邦與日常性 /95
3.3.6一種常態的建立 /97
3.4“十次小組”辯省——現世的烏托邦 /98
4整體關聯:迷宮式的清晰 /l00
4.1“整體性” /loo
4.2迷宮式的清晰 /103
4.3“總體人”的辯護 /105
4.4“莖幹與網”:整體的關聯城市 /108
4.4.1街道的關注 /l08
4.4.2從街道到“莖幹” /109
4.4.3從“莖幹”到“簇群” /114
4.4.4網:“莖幹”的拓撲發展 /118
4.4.5作為都市文化模型的連續性 /121
4.4.6物質形態與空間實踐 /123
4.4.7流動性與靈活性 /124
4.4.8 干預與改變——面對傳統中恆久要素的現代視角 /125
4.5“毯式建築” /126
4.5.1編織城市 /126
4.5.2 密度 /129
4.5.3 占據 /134
4.5.4德國法蘭克福的諾姆博格競賽 /136
4.5.6 漢堡一史迪什普住區設計與卡爾斯魯厄 /14l
4.6“巨構”——實踐的烏托邦 /143
4.6.I“巨構”的出現到“巨構年” /143
4.6.2“巨構”的烏托邦 /144
4.6.3“總體建築”:系統化巨構 /145
4.7結構主義塑型 /147
4.7.1規則與行為 /147
4.7.2荷蘭結構主義 /150
4.7.3整體性與特性 /153
4.7.4結構主義批判 /154
4.8基於“毯式建築”整體性的實踐性批判 /154
5“社會對應物”:社會屬性的內外辨析 /158
5.1 另一種理念 /158
5.2“奧特羅圈”——時間的對應物 /159
5.2.1“奧特羅圈” /160
5.2.2歷史中的“形式” /161
5.3 “場所”與“場合”——時間的內在協調 /163
5.3.1場所與場合 /163
5.3.2時間的持久性 /165
5.3.3時間的內在性 /166
5.4“構型原則”——適應化秩序 /168
5.4.i邁向“構型原則”的第一步 /169
5.4.2“構型”意義 /169
5.4.3辨析 /171
5.4.4“諾亞方舟” /176
5.4.5阿姆斯特丹孤兒院 /177
5.4.6“構型原則”之反思 /179
5.5城市之洞 /181
5.6參與:非定形的設計對應物 /183
6“CIAM格網”:現實特質轉向的分析工具 /186
6.1 “CIAM格網” /186
6.1.1格網的提出 /186
6.1.2“CIAM格網” /187
6.1.3實證歷程 /187
6.1.4 CIAM的理性批判 /190
6.2變革 /190
6.2.1分類的質疑 /190
6.2.2 CIAM 9的格網 /192
6.3來自蓋迪斯的啟示 /193
6.3.1從“山谷斷面”到“生命符號” /193
6.3.2基於蓋迪斯理念的“都市核心” /196
6.3.3“杜恩宣言” /197
6.3.4秩序建立與特質轉向 /198
6.3.5生態層級的融入 /200
6.4 史密森夫婦的“都市重構”格網 /201
6.4.1“關聯尺度” /203
6.4.1從綠貝斯諾到金巷 /203
6.5理性的重塑 /206
6.5.1 日常性“構想” /206
6.5.2空間實踐 /208
6.6反思 /210
6.6.1差異的整合 /211
6.6.2“ClAM格網”的預期:從靜態到互動的分析工具的發展 /211
7“大量性”:恆定的動態陳述 /215
7.1現代主義發展的“大量性”需求 /215
7.2“大量性”之多樣性辨析 /216
7.2.1 多樣性 /216
7.2.2分歧 /218
7.3“大量性”特質解析 /219
7.3.1“大量性”的綜合原則 /219
7.3.2大規模製造 /220
7.3.3消極與積極 /221
7.3.4 靜態與動態場所特質的並置 /222
7.3.5 人性化與地域性的需求 /223
7.3.6格線化與類型化 /224
……
8“As Found”美學:現實的真實認知 /249
9批判性重建 /290
10啟示性延展:“新毯式建築”探究 /320
結語 /371
主要參考文獻 /373
附錄 /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