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氏和馬來絲蟲病的系列研究是由福建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腸道寄生蟲病防治科完成的科技成果,登記於1994年10月31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班氏和馬來絲蟲病的系列研究
- 類別:科技成果
- 完成單位:福建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腸道寄生蟲病防治科
- 登記時間:1994年10月31日
成果信息
成果名稱 | 班氏和馬來絲蟲病的系列研究 |
成果完成單位 | 福建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腸道寄生蟲病防治科 |
批准登記單位 | 福建省科學技術廳 |
登記日期 | 1994-10-31 |
成果登記年份 | 1994 |
班氏和馬來絲蟲病的系列研究是由福建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腸道寄生蟲病防治科完成的科技成果,登記於1994年10月31日。
成果名稱 | 班氏和馬來絲蟲病的系列研究 |
成果完成單位 | 福建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腸道寄生蟲病防治科 |
批准登記單位 | 福建省科學技術廳 |
登記日期 | 1994-10-31 |
成果登記年份 | 1994 |
班氏和馬來絲蟲病的系列研究是由福建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腸道寄生蟲病防治科完成的科技成果,登記於1994年10月31日。成果信息成果名稱班氏和馬來絲蟲病的系列研究成果完成單位福建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腸道寄生蟲病防治科批准登記單...
馬來絲蟲分夜現周期型和夜現亞周期型兩種。成蟲形態與班氏絲蟲相似,主要區別在於班氏雄蟲肛孔兩側有8—12對乳突,肛孔至尾端間可見1—2對乳突,而馬來雄蟲肛孔兩側僅2對乳突,肛孔至尾端間無乳突。馬來絲蟲的生活史與班氏絲蟲不同點為:1中間宿主蚊蟲不同,班氏私通為致倦庫蚊和淡色庫蚊而馬來絲蟲為中華...
淋巴絲蟲病由班氏、馬來和帝汶絲蟲等引起,其臨床特徵主要是急性期的淋巴管炎與淋巴結炎,以及慢性期的淋巴管阻塞及其產生的一系列症狀。亦有不出現明顯症狀而僅於血內有微絲蚴者,即所謂“絲蟲感染”。這幾種絲蟲的微絲蚴都具有較嚴格的夜間出現於外周血流中的特性。病因 1.成蟲 乳白色細長如線,兩端稍尖,表面...
血中有微絲蚴的患者或帶蟲者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但有人在猴、狗、豬及一些野生動物淋巴系統中亦發現有該兩種絲蟲,故動物保蟲宿主亦可能存在。傳播班氏絲蟲的主要蚊種是淡色庫蚊、致乏庫蚊,其次是中華按蚊。傳播馬來絲蟲的主要蚊種是中華按蚊及雷氏按蚊嗜人血亞種,沿海地區東鄉伊蚊亦能傳播班氏和馬來絲蟲病。臨...
寄生於人體的絲蟲共有八種:班氏武赫雷爾氏線蟲(班氏絲蟲,舊譯班氏吳策線蟲)、馬來布魯格氏線蟲(馬來絲蟲)、旋盤尾線蟲(盤尾絲蟲)、羅阿羅阿線蟲(羅阿絲蟲)、常現棘唇線蟲(常現蓋頭絲蟲)、鏈尾棘唇線蟲(鏈尾絲蟲)、歐氏曼森線蟲(歐氏絲蟲)及帝汶布魯格氏線蟲(帝汶絲蟲)。班氏絲蟲和馬來絲蟲的...
由班氏絲蟲及馬來絲蟲引起的淋巴絲蟲病(Lymphatic filariasis)及由盤尾絲蟲所致的“河盲症(river blindness)”是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絲蟲病。在我國僅有班氏絲蟲和馬來絲蟲。班氏吳策線蟲和馬來布魯線蟲 絲蟲病在我國早有記載,如隋唐時代(公元589~908年)的醫書中關於猞病(淋巴管炎)、蒾病(象皮腫)及膏熱...
海群生對兩種絲蟲均有殺滅作用,對馬來絲蟲的療效優於班氏絲蟲,對微絲蚴的作用優於成蟲。國內海群生的常用療法為4.2g7日療法治療班氏絲蟲病;1.5~2.0g3~4日療法治療馬來絲蟲病。患者服藥後可因大量微絲蚴的死亡而引起變態反應,出現發熱、寒戰、頭痛等症狀,應及時處理。為了減少海群生的副作用,現在防治工作中...
福建省班氏及馬來絲蟲病流行學的比較研究 福建省馬來及班氏絲蟲病區調查和我國兩種絲蟲病分布的研究 福建南部植物線蟲的研究Ⅰ.墊刃目的種類 福建南部植物線蟲的研究Ⅱ.桿形目的種類 福建南部植物線蟲的研究Ⅲ.廈門蘑菇線蟲病害的觀察 三、人獸共患瑞氏絛蟲及肝包蟲病原的發育生物學與流行病學(共1 3篇)西里伯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