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班村遺址
- 地理位置:河南省三門峽市
- 總面積:4萬平方米
- 海拔:230米
裴李崗期文化遺存,簡介,出土文物,意義,仰韶文化遺存,廟底溝二期文化遺存,班村遺址綜合研究中的第四紀地質工作,班村遺址綜合研究中的地貌學研究,概況,班村遺址附近的地貌條件,盆地內的河流堆積地形,古代人類對聚居地的選擇,地貌過程對遺址的影響,古人類及動物遺骸研究,人類遺物,動物骨骼研究,制陶工藝研究,
裴李崗期文化遺存
簡介
該期文化遺蹟有房基和灰坑。房基均為淺地穴式,平面形狀多為近圓形和圓角長方形,房內面積7-12平方米。灰坑的平面形狀以圓形和橢圓形居多,剖面形狀多為平底筒狀和圜底鍋狀。
出土文物
出土陶器的主要器形有雙把筒形罐、夾砂缽、泥質缽、三足缽、瓢等。石器的器形簡單,主要有磨製的鋸齒刃石鐮、石鏟,打制的鏟、網墜等。
意義
班村遺址裴李崗期文化遺存出土的雙把筒形罐、夾砂缽、三足缽、鋸齒刃石鐮等,在新鄭裴李崗、長葛石固、舞陽賈湖等遺址裴李崗期文化遺存中,都可以看到相同或相似的器形。這表明它們的時代應大致相當。但班村遺址該期文化的陶器中,雙把罐和夾砂缽是數量最多的器形,陶器器表多見飾豎向和交錯細繩紋的作風。這表明班村遺址裴李崗期文化遺存又具有獨自的特點,並與老官台文化也有一定聯繫。班村遺址裴李崗文化遺存的發現對該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序列的建立具有重要意義。
仰韶文化遺存
仰韶文化遺存是班村遺址發現的主要內容。發現的遺蹟有房基、灰坑、壕溝和墓葬等。屬於該期的人工製品遺物主要有陶、石、骨、角、蚌等類。
班村遺址仰韶文化遺存與澠池仰韶村、陝縣廟底溝、夏縣西陰村、垣曲古城東關等遺址同期文化遺存的面貌大體相同。所獲資料豐富,為進一步深入認識豫陝晉三省交界地區仰韶時代考古文化的演變過程,提供了重要依據。另外,班村遺址仰韶文化時期的聚落布局大體完整,墓地的發現在本地區同期文化中尚屬首次。這為研究所在地區仰韶文化時期聚落形態和社會組織形態的演變,都提供了重要資料。
廟底溝二期文化遺存
屬於該期的遺蹟包括房基、灰坑和陶窯等。在H612中發現四個個體的人骨,其中甲號人骨保存較完整,但肢骨有被折斷和鈍器擊傷的痕跡,體態呈掙扎狀,乙號人骨上身較完整,下肢骨零亂。這座灰坑位於遺址最西側,距同期文化的居住區有一定距離,坑內亂葬的人骨有被肢解和擊傷的跡象,應屬非正常死亡,可能與殺人牲祭祀的活動有關。該灰坑人骨DNA標本已委託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進行鑑定。出土的人工製品遺物有陶、石、骨、角、蚌等類。另外,在一些袋狀灰坑中出土大量碳化小米。
班村遺址廟底溝二器文化遺存的面貌,與陝縣廟底溝、澠池仰韶村、芮城西王村、垣曲古城東關、華陰橫陣村等遺址同期文化基本相同。
班村遺址綜合研究中的第四紀地質工作
由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周昆叔研究員主持。
研究內容包括:
1、班村遺址堆積與該區全新世地層的關係。
2、班村遺址與該區全新世古環境的恢復。
研究手段包括:孢粉分析;碳14測年;粘土礦物分析(X光衍射和紅外光譜);碎屑礦物分析;顆粒分析;地球化學分析;磁化率測定;穆斯堡爾譜分析;矽酸體分析;土壤微形態和土壤地理研究;土壤侵蝕分析;微體古生物分析。
班村遺址綜合研究中的地貌學研究
概況
由北京師範大學李容全教授主持。
研究目標:
1、班村遺址及其附近地區環境考古綜合斷面結構與特徵。
2、本地區古代人類土地利用類型及其規律。
3、決定古代人類居址穩定的溝口遷移速率及黃河側移速率。
4、古地震對古居址的影響(含古地震現象與特徵)。
5、宇宙降塵(或熔融石)與遺址年代關係預期成果。
在研究路線方面,除在採取點(遺址附近)面(研究區域)結合以及詳細路線調查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航空像片和彩紅外像片進行製圖以外,擬採取:
1、在確定古代人類農用地面標誌的前提下,找出古代人類農用土地的分布規律;
2、沿平面方向對遺址附近高、低河漫灘進行高密度和高分辨律的年代學樣品採集;
3、對遺址區附近古代地面進行高密度和高解析度的岩礦樣品、 非沉積構造的顯微構造樣品採集;
4、對泉華點的沉積學與沉積地球化學研究等。
研究工作從1992年開始,目前野外調查和取樣工作已基本結束,正在進行實驗分析研究。通過幾年的工作,對班村遺址地貌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班村遺址附近的地貌條件
班村遺址位於黃河三門峽峽谷分界線附近的河谷型山
間盆地內。從盆地周圍流向盆地並注入黃河的河流有5條,南部2條,北部3條。南部兩條河流,在西的為澗河,為常年河流,從澗口以上為峽谷,以下為辮狀河道占據的寬闊谷地。在東的為下澗河,在洋湖村西注入黃河。北部(黃河北岸)3條河流在西者為板澗河,東者叫兗河,居中者為亳清河。班村-古城河谷型山間盆地是在繼承原垣曲古盆地的基礎上於第四紀發育形成的侵蝕-構造盆地。盆地西和北兩面是海拔500米以上的低山,南面谷地寬闊,山體低矮,為海拔350米左右的丘陵,坡地相對和緩。結合水源特徵很自然地使古代人類去選擇盆地和寬闊谷地作為他們居住生息的集聚場所,從盆地周圍獲取獵物果實和燃料;從盆地和谷地耕取食物等等。
盆地內的河流堆積地形
盆地內河流堆積地形,以黃河塑造的為主,包括高出黃河旱季河水面5米的河漫灘,8米的高漫灘,和5級河流階地。其次為澗河的2米高的和漫灘和9米高的1級階地。黃河1級階地分布東灘和西灘,其前緣高出黃河旱季水面10-12米,階地類型為基座型,洋湖西為侵蝕型。根據澗河1級階碳14測年數據,它的形成時間略早於5315+90aBP。2級階地前緣拔河25-26米,形成時間16790+225aBP以近,根據渭河與黃河區域數據大致在職10875+155a.B.P前後。班村遺址就坐落在2級階面上。該階地根據區域資料推測為堆積型氣候階地。3級階地見於神道溝和寨里,前緣高出河水面64米左右。從寨里階地剖面結構類型看,為基座型階地,其基座由早第三紀組成,故推斷它形成於中更新世中晚期。4級階地在陵上村南,和回家溝之北,其前緣高出河面料95-100米,也屬基座類型,基座也是由早第三紀沉積層構成。在陵上村南面級階地略南為5級階地,前緣高出河面135米左右,同樣是基座類型的河流階地,基座構成同為早第三系地層,根據用河漫灘沉積層的厚度代表當時最大的洪水深度,則在1級階地時期黃河洪水深度約為13-14米(從今黃河西計算)或略多一些。若以澗河南1級階地後緣高度與黃河班村-南2級階地面的高差作為5315aB.P.略前的古代人類生活地面到洪水面的高度,其值為11-12米。證明古代人類聚居地選擇時,已有意地避開洪水的直接威脅。
古代人類對聚居地的選擇
古代人類選擇班村,選擇原則或為何選擇班村而居,的確不易簡單回答。不過,班村周圍的環境條件是我們探索這個問題的主要線索。
從居址現在所在位置看,它是坐落在黃河2級階地前緣部分,西部瀕臨澗河。黃河目前正在沖刷著遺址北側的前緣陡坎,蠶食2級階地,使階地礫石層局部殘留於現今黃河水道之中,殘留礫石層略高於黃河旱季水面,成為礫石質心灘,該心灘南側為深潭,意味著蠶蝕沖刷過程仍在繼續。因此,古代班村人居住時期2級階地地面前緣比今日更向北,當時居住場地比現今遺存的要更向北一些,並且居址北緣與階地前緣之間應當有一定的距離,即當時的階地面要比今日寬闊得多。
從居室建築材料及工具材料選取條件看,澗河灘地各種礫石儲量很大,距遺址最近,水平距離不大於百米,又易開採。所以,石料可以就地取得。至於所需土料,直接取自於階地上部的黃土狀堆積層,更易取得。遺址建設,在當時可以說是就地取材的。
就水源條件來講,遺址附近也是很優越的。西邊澗河,北邊黃河。澗河谷地潛水豐富,平水與枯水期水流清澈可供飲用。
地貌過程對遺址的影響
遺址附近的地貌過程主要是河流的沖刷作用。研究表明在5315aBP略前的時間前後遺址處2級階地前緣比現今的前緣要相北約300米。造成黃河擺動引起側向侵蝕的原因,主要是板澗河和澗河的作用。黃河在板澗河口附近向東流去,但板澗河在河口附近由西北向東南流,勢必在同時出現洪水時板澗河挑動黃河水道向南流,出現向陵上村方向侵蝕。若雨區使澗河和板澗河出現洪水,而黃河不行洪時則板澗河河口堆積體和澗河河口堆積體猶如丁壩一樣對黃河起挑水作用,使黃河曲流發育,曲流位置不斷調整。當曲流作用的凹岸位於遺址位置時,遺址就會受到侵蝕破壞。
古人類及動物遺骸研究
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祁國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袁靖主持。
人類遺物
(1)對人類骨骼進行性別、年齡的鑑定,了解遺址居民的性別結構、各類年齡死亡比例、平均壽命、人口總數以及人口增長律等。
(2)對人類頭骨、下頜骨及頭後各類骨骼進行傳統方法的觀測和比較,運用計算機進行多元分析,了解遺址居民的體質特徵和確定其種系類型和種系純度。
(3)觀察人類各類骨骼病變,了解遺址居民的健康狀況。
(4)對人類骨骼進行多種化學元素的分析,探討遺址居民的食物結構和元素含量對居民健康的影響。
(5)將以上各項觀察結果與周圍以及附近地區同期人骨進行比較,以了解其自身體質及所受環境影響的異同。
動物骨骼研究
研究目的是探討當時人的行為,即在搞清楚當時人是如何利用動物的,又是如何廢棄動物骨骼的基礎上,分析其原因。
早期人類的飲食應該是來源於當地的直接資源,了解獸骨的類型有助於確定古人曾利用過何種動物。而且我們對遺址及其環境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建築在對獸 的分析研究上。
在遺址發掘過程中,動物骨骼是按地層、單位採集的,並對遺址的堆積全部進行了篩選,以求儘可能比例尺部收集當時遺留的動物骨骼。室內工作主要是鑑定動物骨骼的種屬及所屬的部位;將鑑定了種屬及部位的骨頭按所出的層位、單位及文化層分別統計。統計屬於各個文化層的各類動物的數量及它們各自在全部動物中所占的百分比;對豬的頜骨進行年齡測定並按文化層進行統計;注意動物骨骼上的人工及埋藏因素造成的痕跡。在以上整理的基礎上,探討當時人的行為。
從已發現並整理的動物種類看,當時人的生產活動包括家畜、狩獵、捕魚等。動物種類包括雞、家豬、梅花鹿、猴、竹鼠、兔、狗、鯉魚、草魚等。家豬在全部動物中所占的百分比從裴李崗文化到戰國時代有一個逐漸增多的過程。鹿的數量及其在動物群中所占的比例從裴李崗時期到廟底溝二期文化以後,有一個逐漸減少的過程,並且減少的幅度很大。
班村遺址動物骨骼的整理工作尚未結束,目前我們僅能推測裴李崗文化的人獲取肉食資源的活動包括家畜、狩獵及捕魚,而狩獵尚占相當大的比例。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的人的家畜活動很明顯。廟底溝二期文化的家畜包括家豬、雞、狗,在動物總數中它們的比例接近百分之八十,而通過狩獵、捕魚獲得的動物僅占百分之二十,這證明當時人的肉食來源主要依靠家畜,但他們還是注意利用周圍的自然環境給他們提供的肉食資源。當時人飼養豬,除食用外,可能還用小豬進行祭祀等活動。當時解體動物比較熟練,因此在骨頭上留下的切割痕跡很少。
制陶工藝研究
班村裴李崗期文化遺存屬於新石器時代早期後段。已有泥制陶、夾沙陶之分。泥制陶所用泥料未經淘洗,含少量沙粒。夾沙陶所有沙粒未經篩選,尚無粗砂、細砂之分。坯體均為手制,採用泥片築成法。在拍打整形過程中產生繩紋。陶器採用氧化氣氛燒成,燒成溫度低,氧化不充分。裴李崗文化的制陶工藝比較原始。
壞體均為手制,採用泥條築成法,有正築、倒築之分,盤築、圈築之別,以盤築為主。雙唇小口尖底瓶是廟底溝類型的典型器物,其下半身為倒築盤築,上半身為正築盤築,然後二者套接。其口部一般為另制,大多數口在外側頸在內側套接,自然地形成榫印結構。過去有人說仰韶葫蘆瓶是輪制的,現已查明葫蘆瓶仍為手制,採用正築泥條盤築法成型。坯體的修整方法以刮削和慢輪修整為主。在慢輪修整過程中用工具對口部進行加工是小口尖底瓶形成內外雙唇特徵的主要手段。在成型或整形過程中產生的紋飾以線紋為主,出現少量籃紋。在成型或修整後施加的紋飾以凹弦紋、彩陶為主。密集凹弦紋具有特色。用附加堆紋和圓餅紋組成坐式裸體男子圖案尚屬首次發現,這種圖案是男性崇拜的反映。弧邊三角紋是典型廟底溝類型彩陶的圖案。大多數陶器為紅陶,採用氧化氣氛燒成。少數陶器為灰陶,採用還原氣氛燒成。
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在泥條築成、慢輪修整、彩陶、氧化燒成諸方面都已成熟,制陶者的技術思想實用與美觀統一,高度重視彩陶工藝。
廟底溝二期文化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前段。坯體的成型工藝可分手制、手制與模製兼用兩類,以手制為主。模製法是廟底溝二期文化首創的成型方法。坯體的修整方法以拍打為主,表明注重整型和加固器壁。在成型或整型後施加的紋飾以附加堆紋為主。箍狀附加堆紋起源於仰韶文化西王村類型,盛行於廟底溝二期文化。彩陶罕見。多數陶器為灰陶,還有灰褐陶,都採用還原氣氛燒成。灰褐陶的存在,是還原燒成技術尚未成熟的表現。
廟底溝二期文化在成型、修整、裝飾、燒成等諸方面都已發生量的變化,處於由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度,由氧化燒成技術向還原燒成技術過度階段,制陶者的技術思想是實用重於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