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85年6月,籌建珠海博物館。
1988年10月,珠海博物館正式建成並在S樓對外開放。
2019年6月,珠海博物館成立珠海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是廣東省文物局珠江西岸文物考古工作站副站長單位。
2020年10月26日,珠海市博物館新館啟用。
建築布局
綜述
珠海市博物館建築面積3.3萬平方米,展覽面積約6000平方米,分為3個固定展廳和3個交流展廳。其中,3個固定展廳總面積約4000平方米,3個交流展廳總面積約2000平方米。。
展廳
珠海市博物館3個固定展廳屬於珠海博物館常設性基本陳列,包括《珠海歷史》《珠海民俗和藝文》《共同的記憶》三方面內容,從古到今依次展出珠海的歷史脈絡和地方文化。3個交流展廳有大中小三種規格,屬於引進交流展覽的臨時性展廳。珠海規劃展覽館主要展示珠海的歷史沿革、生態本底、規劃藍圖、建設重點、各區風采和城市氣質等,是展現城市形象的重要視窗。
場館特色
珠海市博物館設定了內、外雙迴廊,將戶外景觀與室內布展空間銜接,實現空間的自然分割,極大提升了整體的參觀體驗。
建築特色
珠海博物館九洲城城樓飾以黃色
琉璃瓦面,綠色重脊,重檐廡殿頂,創造出堂皇富麗和絢爛奪目的誘人景色。城內依勢錯落著多座仿古建築,亭台水榭,連以走廊。沿園池岸布置假山、花木,互相穿插,動靜結合,因借抑揚。"澄泉繞石""海角奇觀""嬉魚池""觀荷塘""澹泉""戲鳥廊""登樓遠眺"等是著名景點。
館藏文物
綜述
珠海市博物館藏品數15489件,珍貴文物1175件。包含陶瓷器類文物、書畫類文物、石玉器類文物、金屬器類文物、雜項類文物等。
主要文物
陶瓷器類文物主要有:綠釉銜環鋪首陶壺、綠釉單孔式雞冠壺、白沙遺址原始瓷豆、魂壇、南屏沙煲地遺址乳釘菱格紋陶釜、外伶仃島石涌灣遺址“朱師所治”陶片。
書畫類文物主要有:首版楊匏安著《西洋史要》、唐紹儀題寫書名原版《中山縣縣政彙刊》、首版李恩富著《我的中國童年》、蘇曼殊輯《拜倫詩選》、南京臨時參議院總統府同人攝影、楊匏安手跡《寄小梅》、蘇曼殊等編輯《天荒》創刊號。
石玉器類文物主要有:寶鏡灣遺址水晶玦、寶鏡灣遺址石圭。
金屬器類文物主要有:鎏金銅佛像、珠海銅斧。
雜項類文物主要有:唐紹儀“軍政府南北議和全權總代表”大印、木字架、清木雕飾盒。
文化活動
2015年8月14日,拱北將軍山社區青親家園與吉大青親家園聯合一起,帶領異地務工人員的子女們參觀珠海博物館。
2015年9月1日,珠海市老幹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書畫展在珠海博物館開幕
機構設定
珠海博物館下設辦公室、研究室、保管部、陳列部、拓展部、保衛部等6個部門,擁有研究生以上學歷的人員6人,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3人。
所獲榮譽
2013年3月26日,珠海博物館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發掘資質。
參觀信息
地理位置
珠海博物館位於海虹路88號,坐落在
情侶路和海虹路交會處,東鄰情侶路,北接海天公園,與野狸島上的
珠海大劇院隔海相望。
開放方式
1、免費領票參觀:觀眾須在領票處排隊領票,領票時間為開放日的上午9時至下午3:30時,一人一票,當日有效,過期作廢。
2、觀眾總量控制:為確保文物、觀眾安全和有序參觀,根據實際接待能力,每天最高限量發放免費參觀門票1000張。
3、30人以上的團體參觀,須提前一天預約。預約諮詢電話:0756-3324708、3341233。
開放時間
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場),逢周一(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及農曆除夕全天閉館。
交通線路
2路、3路、13路、20路、25路、26路、40路、43路、60路、69路、605路、3A路、B7環路、B8環路、K3路、K7路交通線中途下車均可到達珠海博物館。
珠海觀光巴士迎來新線路——情侶路觀光旅遊北線,海天公園站下車(可前往珠海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