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防洪

大水系組成,流域面積為45.4萬平方公里,其中中國境內為44.2萬平方公里,地處中國南部常受洪水和風暴潮的威脅。受威脅的耕地約100萬公頃(含魚塘),占耕地總面積的22.6%,影響人口近2700萬人(1997年),占總人口的29.2%。洪災易發區主要分布在珠江的西、北、東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鬱江中下游,柳江下游及紅水河、柳江、黔江三江匯流地帶等地區,區內有廣州、南寧、梧州、柳州、深圳、珠海、肇慶、佛山、江門、中山、韶關、惠州、東莞、桂林、曲靖等30多個大中城市。這些地區人口密集,經濟發達,是珠江流域防洪的重點。此外,雲南省的南盤江上中游、廣東省的北江中上游、廣西壯族自治區左江的明江下游、都柳江中游以及桂江中游等地,也存在局部洪水和山洪的嚴重威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珠江防洪
  • 外文名:Flood  control  of  Zhujiang  River
防洪工程,珠江三角洲,西江水系,北江水系,東江水系,鬱江中下游,柳江下游及紅、柳、黔三江匯流地區,南盤江上中游,問題與展望,

防洪工程

至1997年,珠江流域在中國境內部分共有江海堤防總長約12198km;過閘流量在l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防洪、排水、灌溉、航運、供水、防鹼多功能水閘約500多座;大中型水庫384座,其中大型水庫39座,中型水庫345座,總庫容465億立方米。

珠江三角洲

即西江、北江交匯處的思賢滘以下和東江石龍以下的網河地區,以及匯入網河內的中小河流,流域面積2.68萬平方公里。這裡自然條件優越,土地肥沃,人們很早就在這裡築堤圈圍,治理開發,有些堤圍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如西江的金安圍,成堤於公元996年(宋至道二年)。西、北江的樵桑聯圍、北江的羅格圍和東江的蘇禮龍、福燕洲等堤圍,也是宋代成堤。過去的堤圍,大都分散,堤線紊亂,堤身低矮單薄,工程缺乏維護,防洪能力低下,常遭洪潮侵襲潰決致災,是珠江流域防洪重點中的重點。1949年以來,經堵口復堤,整理堤系,加高加固堤身,築閘聯圍,以及拋石護岸、填塘固基等工程措施,江海堤圍防洪、防潮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已建成較完整的江海堤系。乾堤總長4900多km,其中西北江三角洲2367km,東江三角洲839km。保護著廣州、深圳、珠海、肇慶、佛山、江門、中山、東莞、惠州等城市及地區,防護耕地58.5萬hm2、人口1700萬,其中西北江三角洲耕地34.2萬公頃、人口960萬,東江三角洲耕地9萬公頃、人口427萬,濱海潮區耕地15.3萬公頃、人口352萬,年工農業總產值4745億元。保護人口在萬人、耕地萬畝、年工農業總產值億元以上的江海堤圍有139條。其中防洪、防潮標準達100年一遇的江堤1條;達50年一遇的江堤6條,海堤1條;達20年一遇的江堤84條,海堤10條。
珠江三角洲濱海潮區海堤乾堤總長1700多km,防護耕地15.38萬公頃、人口352萬。達50年一遇防潮標準的僅有地跨中山、珠海兩市的中珠坦洲聯圍。防潮標準達20年一遇的海堤有10條。其餘的海堤防潮標準一般為10~20年一遇。

西江水系

沿岸約有堤防100餘條,多屬分散型的小堤圍,乾堤總長450km,防護耕地約8.13萬公頃、人口200萬。梧州市堤防按防禦50年一遇洪水建設,德慶、鬱南、平南等城區堤防的防洪標準為20~50年一遇,其餘均為10~20年一遇。

北江水系

在原有北江大堤、蘆苞閘及其分洪道、滯洪區等防洪設施的基礎上,又在上游山區建成了飛來峽水庫,對下游的防洪標準有所提高。北江大堤可防禦北江100年一遇洪水,防護廣州及市西北平原耕地6.7萬公頃、人口400餘萬。飛來峽水利樞紐已於1999年建成,控制流域面積34097平方公里,占北江流域面積的73%,防洪庫容14.6億立方米,與北江大堤和琶江天然滯洪區聯合運用,可把廣州市防禦北江洪水標準提高到300年一遇,但尚未能防禦西、北兩江同時出現200年一遇的1915年歷史大洪水。飛來峽水庫調洪,還可適當提高北江下游中小堤圍的防洪標準。
珠江防洪-北江大堤珠江防洪-北江大堤

東江水系

已建成堤庫結合的防洪工程體系。新豐江、楓樹壩、白盆珠3座水庫控制面積11740平方公里,占東江博羅站以上集水面積的43.6%,總庫容170億立方米,調洪庫容共37億立方米,其中新豐江水庫調洪庫容為31億立方米。3庫聯合調洪,可把東江下游及三角洲的防洪標準提高到50~100年一遇,較好地解決了該地區的防洪問題。
位於深圳市與香港特別行政區交界的深圳河治理工程,按50年一遇防洪標準建設,以整治河道和培修岸堤為主,結合深圳水庫調洪。該工程於1995年動工,一、二期工程已於2000年建成。

鬱江中下游

乾堤總長約350km,防護耕地4.O萬公頃、人口150萬。南寧防洪堤己達20年一遇防洪標準,並按50年一遇防洪標準建設,百色等乾支流水庫建成後,南寧市的防洪標準將提高到100年一遇。貴港市防洪堤按50年一遇防洪標準在建。邕寧、橫縣、桂平等市縣的較小堤圍,一般僅可防禦10~20年一遇洪水。

柳江下游及紅、柳、黔三江匯流地區

柳州防洪堤按50年一遇防洪標準建設,堤長30km,防護耕地1.1萬公頃,人口37萬。

南盤江上中游

乾堤長185km,防護耕地3.7萬公頃,人口80萬。流域重點防洪城市有曲靖市,堤防防洪標準僅達20年一遇。

問題與展望

珠江流域的防洪、防潮標準還較低,有的幹流洪水還未得到控制,防洪安全保障與快速的社會經濟發展還很不適應。要繼續採取上、中、下游統籌兼顧的原則,堤庫結合,以泄為主,泄蓄兼施的防洪方針。首先加強堤防防洪能力,進行達標加固整治河道,保持出海口門尾閶暢通,加大河道允許泄量。在上、中遊興建控制流域洪水的水利樞紐,西江興建龍灘、大藤峽、百色等水庫,開展水庫群、堤庫聯調,保證下游的防洪安全,提高重點海堤防潮標準。同時,採取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治理上、中游水土流失地區。建設和健全防洪減災非工程措施,用現代科技建設較完善的防洪減災系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