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語言文學叢書:<三國演義>的現代誤讀》是2015年3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魯小俊。
基本介紹
- 書 名:珞珈語言文學叢書:《三國演義》的現代誤讀
- 作 者:魯小俊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51615630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在古典小說名著的傳播、接受和學術研究當中,“誤讀”是一個普遍現象。
《三國演義》之容易被誤讀,又有其獨特的原因。
《珞珈語言文學叢書:<三國演義>的現代誤讀》主要涉及三個方面:歷史題材、文本意義的不確定性、特別大的社會影響力,可概括為“歷史·文本·社會”,這也是《珞珈語言文學叢書:《三國演義》的現代誤讀》探討《三國演義》誤讀現象的主要切入點。第一章“歷史·小說:‘史蘊詩心’與‘話語體系’”討論因糾纏於“歷史”和“小說”而導致的若干誤讀現象;第二章“文本·社會:‘前現代’說的‘洞見’與‘不見’”分析《三國演義》的“前現代”問題;第三章“作者·文本·讀者:誤讀的內在理路和外圍因素”側重於對《三國演義》誤讀現象本身的“了解之同情”。
圖書目錄
引言
《三國演義》“研究之研究”——“誤讀”是一個突破口——“漢壽亭侯”的笑話——知識類問題的正誤對立——新歷史主義的理論意義——讀者詮釋的多種可能——“誤讀”的多重含義——歷史·文本·社會——作者·文本(小說)·讀者
第一章 歷史·小說:“史蘊詩心”與“話語體系”
第一節 “史筆”與“詩心”
《三國演義》具有“教科書”的功能——“教科書”招致的非議——《長恨歌》的公案——“詩具史筆”和“史蘊詩心”——“歷史小說”的“詩心”——很多誤讀緣於忽略“詩心”
第二節 史家立場與演義趣味
“落鳳坡吊龐士元”的掌故一一史家筆下“事實”面和“意義”面——《三國演義》於“事實”之外有“意義”在——演義的“意義”較之於史書的“意義”更具哲學意蘊——諸如虛實問題的爭論常常出於對演義趣味的隔膜
第三節 “泛謀略化”與“去詩心化”
《三國》謀略學著作數量很多,但地位不高——“套用研究”的學術價值——《三國演義》不以成敗論英雄——劉備伐吳的“玄遠”之處——“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第四節 封建迷信、浪漫主義或現實主義
“精華”和“糟粕”——作為“糟粕”的“封建迷信”與那些“精華”實生於同樣的土壤——諸葛亮的“迷信”不是一個突兀的存在——《三國演義》不能沒有“封建迷信”的內容——“科學性”的解讀屬於“現代話語”——“封建迷信”不是“浪漫主義”也不是“現實主義”
第五節 循環與進化
歷史循環論與“唯心主義歷史觀”——朝代循環論與歷史進化論——天命觀與循環論——“局限性”與“進步性”——《三國演義》的悲劇感和超越感
第六節 小說間的比賽
“排行榜”的魅力——“小說審定會”排出的等級和座次——遊戲趣味與嚴肅之旨——比賽的項目和規則——“善讀”與“不善讀”的問題是“項目”和“規則”無法規定的——文學或藝術作品之間的比賽實在是個難題
第七節 名著的“高下”
“喜歡”或“不喜歡”只是情感取向而非學理判斷——標準的多少與高下的判斷——《三國演義》與《紅樓夢》——《三國演義》與《西遊記》——名著之間不宜以某些方面的差異而判別整體高下
第二章 文本·社會:“前現代”說的“洞見”與“不見”
第一節 劉備“吃人”與“人的文學”
劉備“吃人”——《狂人日記》與“中國人尚是食人民
族”——“習得性食人”——“我們的心靈麻木到了什麼程
度”——“人的文學”——“反人性”和“反文明”——劉備能算
仁慈君主嗎——“仁君”是個相對概念——“仁君”的理想性
質——《三國演義》里的“人”的立場
第二節 “弱勢群體”與“亂世英雄”
關注“弱勢群體”反映出一種進步的觀念——殘暴的張飛能否算英雄——說張飛好不是說他一切皆好——英雄們對“弱勢群體”到底有沒有關愛和憐憫——“內心的本質”相對於複雜的人物形象或歷史現象顯然過於單一——圍繞“火燒新野”和“攜民渡江”的爭議
第三節 “非事實中”如何“覓出事實”
貂蟬和連環計——“我們這個民族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合理與趣味——“人民稱快”與“看客”——“英雄”與“奴隸”——現代性的陷阱——我們對傳統的理解遠沒有“五
四”啟蒙者那樣感同身受——“非事實”自身的本質容易被我們忽略
第四節 赤子之心與英雄情結
劉璋的“仁義”與劉備的“愛民”——劉諶的“血氣之勇”與劉禪的“人性勝仗”——“人”與“非人”——以為小說只有一種愛憎鮮明的立場的看法不符合實際
第五節 以《紅樓》之眼看《三國》
賈寶玉可做“大總統”——赤子之心——劉璋和劉禪若在《紅樓夢》里會怎樣——《三國演義》比《紅樓夢》離人的靈魂遠——關注“事功”能否成為“經典”——歷史的洞見未必是文學的洞見——《隆中對》與北伐——諸葛亮的“愚”
第六節 社會影響:歷史主義與普遍主義
小說“入人深”、“行世遠”——影響的有限性——影響與原著——影響與讀者——小說寫“善人”、“善事”會不會有“消極影響”——“桃園結義”和“義釋華容”——“《三國演義》一遊民文化”——“《三國演義》一暴力美學”——胡適和錢玄同關於《三國演義》的不同意見——“歷史主義”和“普遍主義”的矛盾
第三章 作者·文本·讀者:誤讀的內在理路和外圍因素
第一節 解讀的前提與意義的闡發
“兩個羅貫中”——我們的理解常常基於尚未確證的前提——對待曹、劉的態度與小說的成書時間——諸葛亮形象與神話人物夸父——意義的闡發是否合理不只取決於文本自身——“《三國演義》一遊民文化”說的兩個前提條件
第二節 主觀意圖與客觀效果
關羽的性格弱點——無心使然與有意為之——胡適:“想寫一個神武的關羽,然而關羽競成了一個驕傲無謀的武夫。”
——夏志清:“羅貫中不是出於無心或草率而是有意採用了陳壽的觀點。”——主觀意圖和客觀效果是否一致與作品成就的高下
第三節 “對外宣傳”與“衷心底蘊”
讀者的困惑——《三國演義》的文本是否存在“表象”和“真實”的巨大分歧——政治人物言不由衷或者另有所慮是生活的常態——“擁劉反曹”與“明反曹,暗反劉”——“反諷”——羅貫中算不算思想家
第四節 關於“垮掉的一代”:讀者的現實關懷與終極關懷
禰衡“炫耀自己、詆毀領導”的悲劇——“垮掉的一代”——“狂生”與“精神貴族”——禰衡之狂大有深意——“家訓體”——“現實關懷”與“終極關懷”
第五節 “愛情”及其他:語言、文體與誤讀
關羽的“愛情”——“愛情”是個新名詞——“愛情”成功地讓關羽走下神壇——“文各有體,得體為佳”——“說狠話,下猛藥”——語言的陷阱隨處存在
第六節 俯仰之間:閱讀的視角問題
“今不如古”與“古不如今”——“站得高,看得遠”——“英雄史觀”與“民眾史觀”——讀《三國演義》經常會有“心理暗示”——“苛責古人”或“全盤肯定”實由“俯察”或“仰觀”所致——理想的視角當為“平視”
第七節 “影響的焦慮”
唐詩的偉大成就是對宋人的“挑釁”——《三國演義》的後來者面臨“挑釁”——學者和作家同樣“焦慮”——“肖子肖孫”與“膏粱紈絝”——緣於故立“異論”的誤讀
結語
“論古必恕”——能“恕”方能有“公心”——關於“古”的辨正——“徇史以遷德”——“論古必恕”有別於“徇史以遷德”
附錄1 《三國演義》與民俗文化初探
附錄2 論“桃園結義”
附錄3 天道的循環與人道的悲劇——《三國演義》的講史基調
附錄4 論“柴堆三國”——以《三國演義大辭典·傳說故事》為例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