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珍珠黃玉米
- 屬性:廣西巴馬縣地方特產
- 性質:傳統老品種小粒黃玉米
- 相關產品:格嘉王、格嘉糊等系列產品
- 寓意:堅韌不拔、樂觀向上的精神
- 其他信息:瑤族傳說
傳說,形態特徵,形態,寓意,地理分布與價值,地理分布,營養價值,
傳說
相傳瑤族始母密洛陀與布羅西結為夫妻,生下三個兒子。長大分家時,老大之只要一把秤桿,他外出經商,漸漸地演變成漢族。老二帶著母親分給的稻種,到平原地帶造田耕種,變為壯族。老三保留族性,承擔起瞻養慈母的重任。密洛陀十分疼愛這位憨厚樸實的滿兒,於是把身上僅有的一粒長生不老金丹送給他,並囑咐他拿到石山上播種。那年秋天,山上滿是結了金丹粒的米棒。這是珍珠黃玉米來歷的傳說。 珍珠黃玉米適應大石山區的氣候。他不像其他玉米品種那樣要施用化肥和農藥的精心呵護才能成長。每到抽穗之時,稍微用一些農家肥去培根,這種莊稼便能結出金燦燦的棒子。雖然產量不高,卻省去了繁雜的工序和高昂的成本,只需要簡單的勞作便可得到收穫,非常適合生活在石山中的布努瑤耕種。每年開春時節,勤勞的布努瑤山民便在碗口大的石縫中播下希望的種子。春雨過後,一簇簇鮮綠的生命便“破石而出”,他們昂著腦袋呼吸清新的空氣,那姿態似乎在向人們展示它頑強的生命力。
形態特徵
形態
珍珠黃玉米的桿子不高,但堅實挺直。它居溝壑則不折節,處絕境而不悲觀。它的根如鷹爪般牢牢地抓住方寸之土,那些精靈的氣根深深地扎入石縫之中,蓄精集銳,審勢待發。任憑風吹雨打,任憑烈日炙烤,它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能給人以一種自信和力量。待到收穫季節,它也能向人們獻出鮮美的食糧,使自己在“同行”面前不至於孫色。
寓意
珍珠黃玉米的性格,不正是布努瑤山民堅韌不拔、樂觀向上的精神象徵嗎!
珍珠黃玉米的顆粒堅如礫石,使那些想賴之生存的寄生蟲為束手無策。因此布努瑤山民不必為糧食的儲藏問題而費盡心思。他們只簡單地把珍珠黃玉米連“外衣”懸掛於木樓的橫樑之上,形成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愈是煙燻風晾,米粒就愈為堅硬。難怪長期以珍珠黃玉米為食的布努瑤山民的意志是那么的堅強。無論在怎樣的境遇里,他們總是保持著堅定的信念,這種信念是任何歪理邪說惑眾謠言所不能動搖的!\
地理分布與價值
地理分布
珍珠黃玉米是廣西巴馬縣地方特產,主產於幾個獨特氣候和特殊土質的石山鄉村,系傳統老品種,顆粒小、圓且硬,米多粉少,生長期長,沒有施用農藥和化肥,不受任何污染。
營養價值
巴馬珍珠黃玉米營養豐富,比一般大米含的蛋白質高,食用易於消化,產熱量很低,含不飽和脂肪。玉米中的賴氨酸、鎂、纖維素、胡蘿蔔素等,不但具有治癌、抗癌和防癌作用經常食用,還能增強人的腦力,有益於健康和美容。用珍珠黃玉米製成的食物,當地民眾稱之為“長壽粥”或“黃金食”。
玉米對人類的最大貢獻.葉黃素和玉米黃質(胡蘿蔔素的一種),它們雖然不是營養素,作用卻勝似營養素,能強大的抗白內障的發生。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黃色的玉米中才有葉黃素和玉米黃質,白玉米中卻沒有。玉米中含有多種抗癌因子,如谷胱甘肽、葉黃素和玉米黃質、微量元素硒和鎂等。
巴馬珍珠黃玉米產於幾個獨特氣候和特殊土質的石山鄉村,系傳統老品種,顆粒小、圓且硬,米多粉少,生長期長,沒有施用農藥和化肥,不受任何污染。巴馬的玉米營養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