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貝屬於雙殼類,和貽貝以及扇貝等同是用足絲附著在岩石、珊瑚礁、砂礫或其他貝殼上生活的種類。珍珠蚌又稱珠母珍珠蚌,俗稱蛤蜊。因其多產天然珍珠而得名珍珠蚌。殼大、厚而堅實,呈長橢圓形。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珍珠貝
- 界:動物界
- 門:軟體動物門 (Mollusca)
- 綱:瓣鰓綱 (Lamellibranchia)
- 目:珍珠貝目 (Pterioida)
- 科:珍珠貝科 (Pteriidae)
- 種:珍珠貝的種類很多,有珍珠貝、大珍珠貝、馬氏珍珠貝、企鵝珍珠貝等等。其中以馬氏珍珠貝最普通。
- 分布:珍珠貝為暖海產,在中國的福建,特別是廣東沿海十分普遍。
簡介,種類,養殖,海南的珍珠貝,基本資料,生態習性,套用動態,
簡介
珍珠貝也屬於雙殼類,和貽貝以及扇貝等同是用足絲附著在岩石、珊瑚礁、砂礫或其他貝殼上生活的種類。珍珠貝為暖海產,在我國的福建,特別是廣東沿海十分普遍。珍珠貝的種類很多,有珍珠貝、大珍珠貝、馬氏珍珠貝、企鵝珍珠貝等等。其中以馬氏珍珠貝最普通,合浦的珍珠就是從這種珍珠貝採得的。
種類
1. 合浦貝:育成的珍珠質好,是當前日本養珠的主要貝種,合浦貝分布在廣東廣西、台灣沿海 自日本千頁縣以南至菲律賓、越南、緬甸、印尼、斯里蘭卡及澳洲。
2. 黑蝶貝:產黑真珠。
3. 供您恩珍珠貝:是以合浦貝與黑蝶貝雜交而育成的一種新貝,目的取合浦貝生長快速的優點與黑蝶貝的優良色澤。
4. 解氏珍珠貝:多用於生產藥用真珠,育成的真珠多為黃色系列。
5.白蝶貝:又稱大珠母貝,生產的真珠顆粒較大,稱為南洋珠 菲律賓以南為多,如海南島、雷州半島至澳洲西海岸、索羅門群島及馬來群島等地。
6. 企鵝珍珠貝:可培育半圓真珠,分布於日本九州以南、琉球群島、澎湖、菲律賓及大陸沿海
7.池蝶貝:屬於陸地湖泊,河流成長之真珠貝,為無核真珠。
8.皇后蝶:盛產在中美洲加勒比海海域內的一種大海螺,簡稱康克螺,產生的真珠稱康克珠。
3. 供您恩珍珠貝:是以合浦貝與黑蝶貝雜交而育成的一種新貝,目的取合浦貝生長快速的優點與黑蝶貝的優良色澤。
4. 解氏珍珠貝:多用於生產藥用真珠,育成的真珠多為黃色系列。
5.白蝶貝:又稱大珠母貝,生產的真珠顆粒較大,稱為南洋珠 菲律賓以南為多,如海南島、雷州半島至澳洲西海岸、索羅門群島及馬來群島等地。
6. 企鵝珍珠貝:可培育半圓真珠,分布於日本九州以南、琉球群島、澎湖、菲律賓及大陸沿海
7.池蝶貝:屬於陸地湖泊,河流成長之真珠貝,為無核真珠。
8.皇后蝶:盛產在中美洲加勒比海海域內的一種大海螺,簡稱康克螺,產生的真珠稱康克珠。
養殖
光彩奪目的珍珠來自河蚌和海貝,海洋里的珍珠貝和河蚌十分相似。它們都有兩片堅硬的外殼,外殼的張合是靠肌肉柱來完成的。當殼張開時,沙粒或小蟲等掉了進去,由於珍珠貝受外來物的刺激,分泌出珍珠質,把“入侵”者包圍起來。久而久之,珍珠貝體內便形成了一粒珍珠。這就是天然珍珠的形成過程。但是,由於天然珍珠數量稀少,質量也難以控制,人們便開始了人工養殖珍珠。
珍珠貝喜歡在浪靜水清、溫暖流暢、餌料豐富的淺海沙底上棲息,而且海水鹽度要適當。每年的四、五月,珍珠貝幼蟲開始大量繁殖。人們利用人工漁礁,讓珍珠貝幼蟲附著在上面。等到幼苗長大後,將珍珠貝取上來,進行人工植核。珍珠核有塑膠的,也有石子的,將核植入珍珠貝內,再把珍珠貝放入海中,經過數月,一顆珍珠就開始生成了。當然,到收穫珍珠還要一至數年的時間。
海南的珍珠貝
大珠母貝,又名白螺珍珠貝,是我國南海特有的珍貴珍珠貝類。它形狀象碟子,個體大,一般體長24厘米,體重為6—7斤,大者體長32厘米以上,體重10斤,是珍珠貝種類中最大的一種。海南出產珍珠貝還有馬氏珍珠貝、企鵝貝、解氏貝和美麗貝等,大珠母貝蘊藏量約占全省各類珍珠貝總蘊藏量的90%。大珠母貝的經濟價值很高。
它的外殼是醫藥和工藝原料,國際市場上銷路很廣,每市斤殼約值人民幣8—9元。它的肉質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更可貴的是,大珠母貝 養殖的珍珠,顆粒大,色澤好,價格高。 珍珠歷來是貴重裝飾品,又是名貴的藥材。三國時的醫書《名醫別錄》已把它 列為重要藥材。當時享有盛名的“諸葛行軍散”里,就有一味珍珠。
現在,人們還用珍珠粉和護膚原料製成珍珠霜、 珍珠露、珍珠膏等高級化妝品,深受人們的歡迎。
海南省的珍珠養殖業,解放後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建立了珍珠養殖場,進行人工養珠。人工養珠是把經過手術“懷孕”的“媽媽”珍珠貝,置放在尼龍網做成的特製“產房”里,一個珍珠“媽媽”住一個“產房”,被放回海流平緩、餌料豐富的海區,去“分娩”她們的“嬌子”。這個過程叫育珠期,需要精心管理長達一年乃至兩年的時間。珍珠貝是一種幾乎沒有自衛能力的小生靈,大海里兇殘的章魚和螃蟹等是珍珠貝的大敵,它們會伺機闖,進“產房”,咬破貝殼,飽餐貝肉,海里的小牡蠣、藤壺等小貝類也愛在珍珠貝身上建築新居,嚴重影響了珠貝的正常生長 。這樣,育珠不僅要朝夕提防敵害的入侵,而且還要定期清除珠貝上的“隱患”。倘若遇上颱風暴雨,還要馬上駕船出海,將珍珠母貝移向海灣,珍珠,固然是珍珠貝生命的結晶,更是養珠人汗水和心血凝聚的成果。
基本資料
名稱:珍珠蚌,又稱珠母珍珠蚌,俗稱蛤蜊。因其多產天然珍珠而得名珍珠蚌。
外形結構:殼大、厚而堅實,呈長橢圓形。殼長可達180mm ,殼高70mm ,殼寬40mm 。兩殼膨大,殼面深褐色,或近黑色,並布有帶光澤的斑,生活於河流及小溪中。
生態習性
棲息地:棲息於水質清澈透明、底質為沙或石、水較深的河流內。
繁殖:繁殖季節在4-10 月。內外鰓瓣皆為育兒囊,受精卵在4 個鰓瓣中發育成鉤介幼蟲。鉤介幼蟲很小,無鉤狀物。10 月脫離蚌體,寄生在魚體上,逐漸成長為幼蚌,離開魚體,沉人水底營底棲生活。
套用動態
日本北海道曾有過珍珠蚌人工培育珍珠成功的報導,且珠質良好,酷似波斯灣出產的天然海水珍珠。珍珠蚌在我國目前尚未套用於珍珠生產。專家認為,我國若用珍珠蚌作為材料人工培育珍珠,其質量不會比三角帆蚌所產珍珠差。因此,這是一種有待於開發利用的新型育珠蚌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