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爾效應是指CO2濃度的增加可降低細胞內的PH,引起紅細胞內血紅蛋白氧親和力下降的現象。1904年丹麥科學家Christian Bohr發現pH值或H+濃度和CO2分壓的變化對血紅蛋白結合氧能力的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波爾效應
- 外文名:Bohr effect
- 提出時間:1904年
- 影響:紅細胞內血紅蛋白氧親和力下降
- 提出者:丹麥科學家Christian Bohr
- 特殊情況:單環刺
玻爾效應一般指本詞條
波爾效應是指CO2濃度的增加可降低細胞內的PH,引起紅細胞內血紅蛋白氧親和力下降的現象。1904年丹麥科學家Christian Bohr發現pH值或H+濃度和CO2分壓的變化對血紅蛋白結合氧能力的影響。
波爾效應是指CO2濃度的增加可降低細胞內的PH,引起紅細胞內血紅蛋白氧親和力下降的現象。1904年丹麥科學家Christian Bohr發現pH值或H+濃度和CO2分壓的變化對血紅蛋白...
玻爾理論是指一種關於原子結構的理論。1913年由玻爾提出。是在盧瑟福原子模型基礎上加上普朗克的量子概念後建立的。...
盧瑟福的理論吸引了一位來自丹麥的年輕人,他的名字叫尼爾斯·玻爾(Niels Bohr,1885-1962),在盧瑟福模型的基礎上,他提出了電子在核外的量子化軌道,解決了原子結構...
斯塔克效應對玻爾的原子理論起了一定的驗證作用。1914年玻爾在盧瑟福的啟示下,對斯塔克效應作了理論分析,他把斯塔克效應看成是外電場改變了電子在自由原子中的軌道...
尼爾斯·玻爾(Niels Bohr)於1913年提出了原子構造的玻爾模型,其中電子環繞著原子核運轉。模型中提及電子只會在特定的幾個距離(視能量而定)環繞原子核運轉。而最...
魯特效應是魚類特有的,是指當血液中p(CO2)升高時,Hb對O2的親和力下降,而且Hb氧容量也下降的現象。當p(CO2)從0增加到8mmHg時,Hb在高p(CO2)下的飽和度從100...
弗蘭之-克爾德什效應(Franz-Keldysh effect)是加電場時,半導體的光吸收發生變化的效應。它以德國物理學家(Walter Franz)和俄國物理學家(Leonid Keldysh)命名。 弗蘭...
塞曼效應是指原子在外磁場中發光譜線發生分裂且偏振的現象;歷史上首先觀測到並給予理論解釋的是譜線一分為三的現象,後來又發現了較三分裂現象更為複雜的難以解釋...
尼爾斯·亨利克·戴維·玻爾(丹麥文:Niels Henrik David Bohr,1885年10月7日—1962年11月18日),丹麥物理學家,哥本哈根大學碩士/博士,丹麥皇家科學院院士,曾獲丹麥...
當半導體重摻雜時,費米能級進入導帶,本徵光吸收邊向高能方向移動的現象稱為Burstein-Moss效應。通常發生在半導體重摻雜時。...
他得到的關注僅有的理由是其身高海拔帶來的封蓋效應。波爾在NBA打了10個賽季,2.6分,4.2個籃板屬於草根中的草根,不過他多達8個賽季進入NBA封蓋榜前10位,其中2...
一束準直帶電粒子同單晶相互作用,往往表現出強烈的方向效應,當入射方向接近某一主晶軸或主晶面時,核反應、內殼X 射線激發和大角度盧瑟福散射等(統稱近距相互...
受激輻射效應Stimulated radiation effects 由於場效應的作用,處於高能態的粒子受到感應而躍遷到低能態,同時發生光的輻射,這種輻射稱為受激輻射。這種輻射又感應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