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麟書(民國革命軍陸軍上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麟書,字瑞徵,生於青光緒六年(1880年),卒於民國五年(1916年)一月三十一日,今雲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桂山鎮人,出身知識分子家庭。祖籍江蘇省南京應天府柳樹灣,明朝初年,始祖王永洪隨沐國公(英)征南入滇,數傳至王福祿,於明末由河西(今通海縣河西鎮)遷居新平。

清宣統三年初(1911年),畢業於雲南省巡警教練所(後改名警察學校)。同年,又入雲南省陸軍講武堂學習,普通學科學完,被派入連隊學習,麟書即乘此機會,將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灌輸於士兵。

基本介紹

  • 本名:王麟書
  • 字號:瑞徵
  • 民族族群:傣族
  • 出生地:雲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桂山鎮
  • 出生時間:青光緒六年 1880年
  • 去世時間:民國五年(1916年)一月三十一日
人物介紹,歷史事件,

人物介紹

王麟書,字瑞徵,生於青光緒六年(1880年),卒於民國五年(1916年)一月三十一日,今雲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桂山鎮人,出身知識分子家庭。祖籍江蘇省南京應天府柳樹灣,明朝初年,始祖王永洪隨沐國公(英)征南入滇,數傳至王福祿,於明末由河西(今通海縣河西鎮)遷居新平。
清宣統三年初(1911年),畢業於雲南省巡警教練所(後改名警察學校)。同年,又入雲南省陸軍講武堂學習,普通學科學完,被派入連隊學習,麟書即乘此機會,將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灌輸於士兵。

歷史事件

辛亥重九(1911年10月30日),為聲援武昌舉事,昆明新軍起義,麟書所帶士兵,皆明大義,在教官張開儒的率領下,偕同講武堂學生,積極投入起義戰鬥,防守大西門,以作內應。繼因軍餉重要,麟書又被調守藩庫,在倉皇擾攘中,麟書竭盡全力防護,藩庫無一損失。次日,戰鬥結束,新軍占領五華山,推翻清廷官吏,雲南光復。
滇事已定,軍政府成立。民國元年(1912年)一月二十九,麟書隨唐繼堯北伐,途經貴州,正值土匪猖獗,黔中父老,遮道請求唐繼堯北伐留黔靖亂。唐應允後,麟書亦隨軍在戰亂中效力。黔亂既平,北代也中止,改組貴州軍府,唐留任貴州軍都督,麟書亦充任都督府副官。後因思母心切,意欲返家探親,再是計畫仍回原校,完成未學完的學業。於是,辭職回滇,省親後重入講武堂學習。
民國三年(1914年),麟書講武堂畢業,被委任為步兵三團三營十二連排長,後又調充步兵七團一營三連排長。
民國四年(1915年)冬,袁世凱竊國稱帝,雲南率先興師護國,麟書在護國軍第一梯團第二支隊任第一連連長,隨護國軍起道東北,北上討袁,與北洋軍接戰於川南。在新場、燕子坡、捧印村以及橫江、安邊鎮諸戰役中,麟書都是身先士卒,以智勇取勝。撥敘府(今宜賓)後,北洋軍大股兵力,自瀘州來犯敘府,與護國軍激戰於敘府之東的白沙場。北洋軍盤踞在龍山上,以大炮、機槍組成火力點,集中向護國軍射擊,氣焰囂張。
民國五年(1916年)一月三十一日,麟書以敵眾我寡,制勝較難,意欲登山奪取大炮機槍,以殺敵人氣勢。於是,親率敢死隊冒險前進,才抵山腳,腿部忽中一彈,血流不止,士兵勸其撤退,麟書大聲喊道:“今日之戰,正是我輩捐軀報國之時,我們不前進,誰來前進!”言畢,負傷繼續猛進。忽又一彈飛來,擊中腹部,氣未絕時,仍再呼喊:“殺……賊!殺……”,言未畢,含恨而逝,終年三十六歲。
陸軍上尉王麟書,隨護國軍出師四川討袁,在白沙場陣亡,事聞於雲南省軍政府,於同年二月,對其家屬;給予撫恤,發給撫恤金(銀元)三百五十元;軍政府嘉其“忠勇過人”,入祀雲南省“忠烈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