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傑(中國遼寧籍藝術家)

王鵬傑(中國遼寧籍藝術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鵬傑,男,1987 年生於遼寧海城,先後獲文學學士、美術學碩士和藝術學博士學位,當代藝術家、藝術史學者和策展人,四川美術學院教師,現工作生活於重慶。藝術創作以繪畫為主,學術研究涉及藝術史、藝術理論和批評。

繪畫創作方面實踐“一畫一格”的方法,作品參加國內外藝術展覽數十次,曾獲“張曉剛研究生創作獎學金”一等獎(2012)、“柯羅默中國當代藝術優秀者獎學金”一等獎(2010)等獎項。

研究方面,致力於推動基於創作實踐的藝術創作理論範式轉向,曾獲“中國青年藝術批評獎”一等獎(2015)和二等獎(2016)、主持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中國現代繪畫創作思想史論”;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和藝術批評文章三十餘篇,策劃藝術展覽十餘次;線上和線下舉辦學術講座數百期,聚焦的“藝術中的政治學”、和“繪畫本體論”等問題在藝術界被廣泛討論,對青年藝術群體影響尤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鵬傑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遼寧海城
  • 出生日期:1987年5月
  • 畢業院校四川美術學院清華大學
  • 職業:藝術家、學者、教師
  • 代表作品:《素描論:一種“活”的繪畫理論》、《民國繪畫思想史論》、《現場》系列、《異聞別考》系列、《當代英雄》系列
  • 藝術風格:當代藝術
藝術風格,藝術履歷,個人展覽,群體展覽,策劃展覽,主要作品,出版物,他人評價,

藝術風格

王鵬傑的繪畫很難以風格來描述,甚至有意挑戰繪畫創作陳規的“風格論”。他的繪畫主題、形式、技法一直不斷變化,持續嘗試拓展繪畫媒介在觀念、語言、主題、敘事等方面的邊界。早期作品關注社會現實問題,常以隱喻、象徵的方法表達個人對社會議題的看法,具有濃烈的表現主義氣質,畫面細膩、異樣、沉重。2013年以來,他秉持“一畫一格”的創作理念,堅信每張畫自有其本格與自性,作畫時應充分尊重畫自身的邏輯並據此發揮,在素材選擇和表現手法上彼此相異。他創作時基本不使用圖像資料,儘量依想像力和感受力而創。繪畫面貌極為多樣,主題幾乎無所不包,常出人意表,各種技法信手捏來,或奇詭怪誕,或清新嚴正,或靈動奔放,或生猛凝重,不拘一格。

藝術履歷

個人展覽

藝術家個人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位置
2016年
異聞別考——王鵬傑個展,1618畫廊
巴黎,法國
2014年
身心之惑:王鵬傑、裴昌龍雙人展,四川美術學院建築系藝術空間
重慶,中國
2013年
肉身劇場——王鵬傑個展,CAEA美術館(四川美術學院)
重慶,中國

群體展覽

藝術家群體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位置
2021年
練習曲:安娜卡在您那兒 ,悅·美術館
北京,中國
成都雙年展特別邀請展:平行的城市,麓山美術館
成都,中國
2020年
文人的畫,空間站
北京,中國
浪奔浪流——第五屆新風村雙年展,長江大學藝術學院美術館
荊州,中國
辟新·更生:四川美術學院青年藝術家駐留計畫回顧展(2013-2020)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
重慶,中國
2019年
動情:1949後變局中的情感與藝術觀念,中間美術館
北京,中國
“融合”:當代藝術中的傳統,喬治·西格爾畫廊 蒙特克萊爾州立大學
新澤西州,美國
鈍刀剌肉:盛天泓、王鵬傑、於艾君、趙銀鷗四人繪畫展,悅·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18年
肱二頭肌:第三屆新風村雙年展,長江大學藝術學院美術館
荊州,中國
在地與間離:首屆重慶油畫雙年展,羅中立美術館
重慶,中國
2017年
站在對面的風景,明園美術館
上海,中國
2016年
116㎡+POP UP繪畫流動雙年展,116㎡美術館
杭州,中國
沒頭腦和很高興藝博會,妙有空間
北京,中國
2015年
流變與共在:中國新現實·繪畫 , 達巴索古堡
佛羅倫斯,義大利
2014年
遠望地平線——中國青年藝術的新音,亞洲美術館
尼斯,法國
常青藤計畫首屆青年藝術家推介展,中間美術館
北京,中國
目光所及——後金融時代的中國新繪畫,保利藝術博物館
北京,中國
2013年
無界——中國青年藝術家當代藝術作品展,柏林中國藝術中心
柏林 ,德國
自我生成——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的實驗與實踐(1992-2012),蘇州美術館
蘇州,中國
城市幻象——第三屆重慶青年美術雙年展,重慶美術館
重慶,中國
悅色青黃——快速轉變中的人性,Mall畫廊
倫敦,英國
2012年
多重世界,梯級藝術心
北京,中國
最繪畫——中國青年油畫展,中國美術館
2011年
“微觀精神”:四川美院青年新繪畫展,華氏畫廊
上海,中國
2011 成都雙年展特別邀請展 ——看望未來,文軒美術館
成都,中國

策劃展覽

主要策劃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區域
2021
不加速方式,上空間
貴陽,中國
啟動知覺: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第28屆學生作品年展,CAEA美術館
重慶,中國
場所作為方法,虎溪社區文化藝術中心
2020
辟新·更生:四川美術學院青年藝術家駐留計畫回顧展(2013-2020),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
“天演”第一回·第一單元:介似藝術,悅·美術館
北京,中國
川流涌動:四川美術學院油畫文獻展
重慶,中國
2019
時代的異象:孔千的素描之路(1973-2019),蜂巢當代藝術中心
北京,中國
2017
“涉險的快感”,N3 Gallery
津門世變:孔千個展,蜂巢當代藝術中心
具體:微觀視野下的當代繪畫實踐,湖北美術學院
武漢,中國

主要作品

藝術家主要作品
作品名
作品圖
作品信息
《旅行中的原始人》
王鵬傑(中國遼寧籍藝術家)
《旅行中的原始人》
布面油畫
150 x 120cm
2021年
《乞丐》
王鵬傑(中國遼寧籍藝術家)
《乞丐》
布面油畫
130 x 180cm
2020年
《世界街區2號》
王鵬傑(中國遼寧籍藝術家)
《世界街區2號》
布面油畫、丙稀
150 x 180cm
2020年
《眉間尺》
王鵬傑(中國遼寧籍藝術家)
《眉間尺》
布面丙烯
100 x 100cm
2016年
《剩賢No.2》
王鵬傑(中國遼寧籍藝術家)
《剩賢No.2》
布面丙烯
50 x 60cm
2015年
《花果山No.3》
王鵬傑(中國遼寧籍藝術家)
《花果山No.3》
布面丙烯
50 x 60cm
2015年
《鬧天宮》
王鵬傑(中國遼寧籍藝術家)
《鬧天宮》
布面油畫
220 x 160cm
2013年
《夜半歌聲》
王鵬傑(中國遼寧籍藝術家)
《夜半歌聲》
布面綜合材料
200 x 160cm
2013年
《黑雨中的永動電力公司無主題大會》
王鵬傑(中國遼寧籍藝術家)
《黑雨中的永動電力公司無主題大會》
布面綜合材料
250 x 170cm
2013年
《現場NO.3》
王鵬傑(中國遼寧籍藝術家)
《現場NO.3》
布面丙烯
250 x 150cm
2012年

出版物

主要出版物
專著
年份
出版物
出版社
2022年
《素描論: 一種“活”的繪畫理論》
2020年
《民國繪畫思想史論》
論文
2022年01期
藝術與哲學關係問題探究——基於一種“根本性”視角
藝術市場 ISSN:1671-7910
2021年04期
現當代藝術展覽的“海報問題”
藝術市場 ISSN:1671-7910
2020年11期
新世紀以來中國藝術批評的範式轉變
藝術市場 ISSN:1671-7910
2020年05期
被消費的表達激情與僵硬的未來藝術圖景
藝術市場ISSN: 1671-7910
2019年04期
“新”對今天的繪畫意味著什麼?
畫刊ISSN:1005-6890
2019年02期
尋找“刺點”
當代美術家ISSN:1005-3255
2019年02期
“再當代”與藝術的地域主義價值(下)
畫刊ISSN:1005-6890
2019年01期
“再當代”與藝術的地域主義價值(上)
畫刊ISSN:1005-6890
2018年03期
美術革命史況鉤沉
美術ISSN:1003-1774
2018年04期
重新理解中國當代繪畫的關鍵問題:兼與雷鳴討論孔千繪畫諸問題
畫刊ISSN:1005-6890
2017年09期
關於新近危機的視覺報告——第 14 屆卡塞爾文獻展簡評
畫刊ISSN:1005-6890
2017年08期
張光宇20世紀30年代漫畫中的審美現代性
美術觀察ISSN:1006-8899
2017年07期
“藝術自治”與“個體不定式”的崛起——2010 年以來中國當代藝術中的自我組織與在地實踐(下)
藝術當代ISSN:1672-4402
2017年06期
繪畫的處境與涉險的快感
畫刊ISSN:1005-6890
拿來、吶喊、改造:中國泛表現主義繪畫的百年演進之路
藝術當代ISSN:1672-4402
“藝術自治”與“個體不定式”的崛起——2010 年以來中國當代藝術中的自我組織與在地實踐(上)
藝術當代ISSN:1672-4402
2016年09期
痕跡的悖論:賈科梅蒂繪面中的現象學與存在主義式困境
藝術當代ISSN:1672-4402
2016年04期
壞畫”何以登堂入室——中國當代藝術中“壞畫”現象的視覺文化邏輯及其相關問題(下)
藝術當代ISSN:1672-4402
2016年03期
“壞畫”何以登堂入室——中國當代藝術中“壞畫”現象的視覺文化邏輯及其相關問題(上)
藝術當代ISSN:1672-4402
2011年01期
矜持高貴的輓歌
美術研究ISSN:0461-6855

他人評價

李強(藝術家、四川美術學院教授、原油畫系主任):
王鵬傑作品中蘊含了太多未知的可能性,而這恰恰是超越於我們已有的閱讀經驗之外的。很多人在看王鵬傑作品的時候,會很自然地把他的畫跟“壞畫”聯繫起來,我們也逐漸形成一種歸類的習慣,僅僅從表面的樣式和風格上就對藝術家的作品下定義,而不去深入地研究作品系統背後的意義。他的作品已經超越了圖像表面的“壞”和繪畫方法的“壞”,而是通過這種方法所形成的奇怪的圖像景觀和視覺表達,將觀者引向畫面背後所指涉的社會意義,引入一種在中國當下鮮活的肉身體驗與經驗表達之中。
島子(藝術批評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鵬傑博士《素描論》拓展了素描概念,廣涉古今中外,在創作論進路上激活了素描史的思想性和藝術本源。作者具兩棲身份:畫家+藝術學理論學者。他的博士畢業論文研究20世紀30年代中國現代絵畫的觀念轉型。論文緊扣“繪畫觀念轉型”的主題,以史帶論、圖史互證,闡明了現代繪畫觀念在30年代的衍生,成型和轉型,轉型之後的歷史效果、影響與意義及其複雜性和矛盾性。論文的創新之處在於,通過對不同繪畫觀念的具體考證和分析,為民國美術史、批評史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微觀理論視域;通過將論題置於社會史、思想史和藝術史的多重關照中進行透視,集於一爐而治之,提供了該課題研究的新思路、新圖景。
李昊(藝術家、湖北美術學院教師):
王鵬傑是大多人不知道該怎么具體批評的一個幾乎學富五車的學者型藝術家。他的繪畫在古典-現代主義標準體系下造型語言上的“不足”恰恰凸顯了“作者”這一主體自覺的意義。跟許多所謂畫得好的畫家比起來,王鵬傑的繪畫更特別地符合“作者”概念,而不是像大多數繪畫裡的情況:對繪畫的慣性認知、感覺上的兩把刷子、重複性的主題勞作等等在充當“製作者”/“繪圖家”/“填色工”。作者是一種建立了強烈“作者”主體意識的自覺了的個體,而不是想當然的那位制“作者”。前者把意義建構看得比視覺效果重百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