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順

王高順

王高順,蓖麻蠶科學家。曾培育出能過冬的蓖麻蠶新種,找出蓖麻蠶過冬及防治軟化病和微粒子病的方法;總結改進推廣蓖麻蠶飼養制種技術等,為中國蓖麻蠶的科技進步和生產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高順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浙江省黃巖縣
  • 出生日期:1920年10月24日
  • 職業:科學家
  • 畢業院校:四川大學蠶桑系
  • 主要成就:培育出蛹能過冬的蓖麻蠶新種
    總結改進推廣蓖麻蠶飼養制種技術
  • 代表作品:《柞蠶蛹營養價值研究》《蓖麻蠶的交尾產卵及孵化的研究》等
個人簡歷,生平介紹,主要論著,技術成就,過冬問題,過夏問題,蠶病防治問題,改進飼養和制種技術,

個人簡歷

1920年10月24日 出生於浙江省黃巖縣。 1943年 畢業於四川大學蠶桑系。
1943-1946年 任四川大學助教。
1946-1948年 任台灣蠶業改良場技士、技正。
1948-1949年 任浙江省蠶桑試驗場技正兼研究部主任。
1949年 任浙江省溫嶺德明中學教師
1949-1951年 任浙江省台州農校教師。
1951-1981年 任中國科學院實驗生物研究所技佐、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等。

生平介紹

王高順,又名大高。
1920年出生於浙江省黃巖縣。
1943年7月四川大學畢業後,留校任助教3年。早期研究柞蠶蛹營養,
1944年《四川大學營養學報》發表了他撰寫的《柞蠶蛹營養價值研究》一文。
1946年7月,應聘到台灣蠶業改良場任技士,不久晉升為技正。
1948年7月回到大陸任浙江省蠶桑試驗場研究部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王高順於1951年3月調到中國科學院實驗生物研究所,從事實驗生物基礎理論研究和蓖麻蠶套用技術研究和開發工作。在朱洗教授領導下,進行家混精雜交、蓖麻蠶品種培育、馴化、蠶病防治以及蠶的化性人工控制等課題研究,均取得顯著成績。蓖麻蠶的馴化研究課題曾獲得中國科學院研究成果集體3等獎。
1955年晉升為副研究員,是當時中國科學院的中青年科技骨幹。

主要論著

1 王高順.《柞蠶蛹營養價值研究》.四川大學營養學報.1944
2 朱洗,王高順,蔣天驥,林志春,王幽蘭.《蒲公英代桑育蠶的試驗報告》.科學通報.1951,3(4)
3 朱洗,張果,王高順,林志春,蔣天驥,王幽蘭.《家蠶節食卻病研究報導》.科學通報.1952,3(4)
4 朱洗,王高順,何家玉,龐詩宜.《家蠶混精雜交的研究》.實驗生物學報.1954,4(1)
5 王高順,何家玉,龐詩宜.《蓖麻蠶的交尾產卵及孵化的研究》.農業學報.1954,5(4),等等。

技術成就

朱洗教授與世長辭後,中國科學院張果、王高順等與其他科技人員一道,把蓖麻蠶事業接了過來,承前啟後,一如既往,兢兢業業,在蓖麻蠶投產之前,通過科學實驗,解決了以下幾個問題:

過冬問題

蓖麻蠶是不休眠的多化性絹絲昆蟲。我國大部分溫帶地區,冬季霜後落葉,缺乏飼料,蠶遇到越冬的難關。為了解決蓖麻蠶越冬問題,王高順等曾作了多方面的研究,一是從冬季生長的野草中發現蒲公英、飛輕和野薊葉能頂替蓖麻葉作蠶的飼料保種過冬;二是將蓖麻葉或樗樹(臭椿樹)葉烘乾磨成細粉配之以黃豆粉、石花菜等配製成人工飼料,使蠶渡過寒冬。後來發現徹底解決蓖麻蠶過冬最好的辦法是在華南地區蓖麻冬不落葉的地方保種過冬。另一個途徑是培育越冬新種。1954年王高順等用樗蠶與蓖麻蠶種雜交,培育出蛹能越冬5個月的新種,解決了蓖麻蠶的過冬問題。

過夏問題

蓖麻蠶是在原產地高溫多雨生態環境條件下衍生的。對高溫比較適應,但仍有一定極限。王高順等從實驗中得知,蓖麻蠶引進我國後,夏季常遇高溫。當溫度超過30℃時,小蠶尚能生長,壯蠶(4齡後)則死亡一半以上,所結的繭不正常,蛹翅充血,腹部乾癟,不會羽化。恆溫在32℃以上,則大小蠶都要死亡。對高溫的耐力更差,老蛹(蛹複眼變色後)耐力最差,在30℃中兩天,化蛾後展翅不好,所產的卵只有半數能孵化。超過32℃卵基本上不發育。通過試驗和生產實踐發現,只要使室內氣流暢通,注意補濕,蓖麻蠶就不致受到高溫為害,解決了過夏的難題。

蠶病防治問題

軟化病和微粒子病是蓖麻蠶的兩大惡疾。王高順等試驗研究發現,軟化病是因飼養管理不善,蠶兒體質孱弱,被一種球菌寄生所致。只要沿用家蠶預防軟化病的辦法,即蠶室、蠶具用福馬林、漂白粉等藥物進行徹底消毒,並進行卵面消毒,基本上可以預防此病發生。對微粒子病也可沿用家蠶預防為主的辦法對母蛾實行顯微鏡檢查,淘汰有病的蠶卵,並杜絕環境傳染等,只要精心飼養,做好消毒防病工作,就可以使蠶無病或減少罹病。

改進飼養和制種技術

王高順在試驗和生產實踐中,總結了以下幾點:
(1)蓖麻蠶的良種繁育要制度化和規範化,即沿用家蠶良種繁育3級繁育4級制種的方法,結合蓖麻蠶制定了原原母種、原原種、原種、普通種的飼育型式和蠶種的合格標準。
(2)蓖麻蠶與家蠶不同,養蠶環境必須通風,尤其是夏秋高溫季節,切不能看到日中高溫而緊閉門窗。遇到高溫乾燥氣候時,蠶可以餵以濕葉,養蠶室可澆水以防悶熱。
(3)為了保持葉質新鮮,稚蠶期可搞濕蓋育或防乾育。壯蠶期注意貯葉,可灑噴水於葉面,使葉保鮮。(4)保持蠶座乾燥清潔,熟蠶必須排屎完了其體透明而上蔟,防止蠶排尿污染蠶繭。
(5)在蔟中及采繭之後,制種用的蛹繭與蠶卵,都要保護在通風良好而濕度較高(相對濕度在75%以上)的環境中,可將水直接噴灑於上及產卵場所的竹匾上。
(6)將種繭串掛或平鋪放置均可,但要注意蛾子羽化之後有垂直面可以依附,蠶蛾才能展翅良好。(7)產卵母蛾必須經過顯微鏡檢查,確無病毒的蠶卵才能作種。他總結的這套飼養制種技術,在蠶區已普遍套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