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闌西:(1912—1996)河南省蘭封(今蘭考)縣人。一九三○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進步學生運動。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東渡日本,在日本從事繼續投身新文化運動,1937年夏回國。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共河南省委文委書記,中共鄂豫邊區黨委委員兼宣傳部部長,抗敵報社主任兼總編輯,江淮日報社副社長兼總編輯,鹽阜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部長,蘇北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在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共長春市委宣傳部部長,西滿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和新華社西滿總分社社長,中共嫩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一九四八年後調任第四野戰軍政治部秘書長兼天津市,武漢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委員,文教接管部第二部長,第四野戰軍政治部宣傳部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湖南軍區政治部主任,國務院文化部部長助理兼電影局局長,廣東省文教部長,廣州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廣東省副省長,國務院文化部副部長,對外文化交流委員會副主任。一九六三年被授予陸軍少將軍銜。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闌西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河南省蘭封(今蘭考)縣人
- 出生日期:1912年
- 逝世日期:1996年
- 職業:主要從事黨的宣傳、文化工作
- 軍銜:陸軍少將
簡介,生平,
簡介
中國共產黨黨員,文化部原副部長、原對外文委副主任。
王闌西同志出生於河南省蘭考縣,1931年參加“左聯”,193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後,王闌西同志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先後任河南工委文委書記,江蘇鹽阜區、蘇北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抗戰勝利後,王闌西同志先後任中共長春市委宣傳部長,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政治部秘書長、武漢市軍管會委員,湖南軍區政治部主任、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等職。
1952年5月後,王闌西同志相繼任中央電影事業管理局副局長、局長、部長助理兼電影局局長、北京電影學院第一任院長。1960年12月,王闌西同志調中共廣東省委任文教部副部長、部長,之後,他先後任廣州軍區常委兼政治部副主任,廣東省委常委、副省長。1978年12月,王闌西同志先後調任文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對外文委副主任。王闌西同志退居二線後,仍擔任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全國政協第五、六、七屆委員。
王闌西同志,因病於1996年5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王闌西同志出生於河南省蘭考縣,1931年參加“左聯”,193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後,王闌西同志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先後任河南工委文委書記,江蘇鹽阜區、蘇北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抗戰勝利後,王闌西同志先後任中共長春市委宣傳部長,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政治部秘書長、武漢市軍管會委員,湖南軍區政治部主任、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等職。
1952年5月後,王闌西同志相繼任中央電影事業管理局副局長、局長、部長助理兼電影局局長、北京電影學院第一任院長。1960年12月,王闌西同志調中共廣東省委任文教部副部長、部長,之後,他先後任廣州軍區常委兼政治部副主任,廣東省委常委、副省長。1978年12月,王闌西同志先後調任文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對外文委副主任。王闌西同志退居二線後,仍擔任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全國政協第五、六、七屆委員。
王闌西同志,因病於1996年5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生平
王闌西,原名王之坎,曾用名蘭溪。出生於蘭封縣城北街。少聰慧好學,1920年讀書於明新國小,1927年考入河南省立第一中學,接受了進步思想。1930年考入上海吳淞中國公學部預科,9月參加革命,從事學生運動,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等進步組織。1932年,經同學周正宇介紹,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3年考入上海復旦大學,次年東渡日本,1935年日本東京早稻田大學學習。其間,經中共上海特支領導,進行進步文化與左翼文學活動,參加了由中國留學生組成的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東京分盟,同林煥平、林基路、陳辛人等人辦《東流》文藝雜誌,並組織新興自然科學者同盟。1936年與任白戈組織新文化運動總同盟,為負責人之一。同年,在東京組織世界編輯社,編輯《世界動向》雜誌,同時還組織中國進步留學生成立東京中華學聯,進行革命活動。
1937年夏,抗日戰爭爆發前,從日本返回祖國,從事黨的宣傳文化工作。10月,擔任中共河南省文委書記,同范文瀾、嵇文甫、方天逸、姚雪垠等主編《風雨》周刊,該刊物後成為中共河南省委機關刊物,宣傳黨的抗日主張,分析抗戰形勢,領導當時的河南救亡運動。
1938年10月,任中共鄂豫邊區黨委委員兼宣傳部長。1939年10月,在劉少奇主持的中共中原局機關報《抗敵報。(江北報)任總編輯。在淮南津浦路東的反“掃蕩”中,曾護送過劉少奇。1940年11月任中共中央華中局機關報《江淮日報》副社長兼總編輯(劉少奇兼社長)。1941年“皖南事變”後,中共中央發表解決“皖南事變”十二條辦法,他逐條發表社論,揭露國民黨反共頑固派破壞抗日的滔天罪行,闡明共產黨對“皖南事變”的態度和鬥爭策略、方針。同年8月,任中共鹽阜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創《鹽阜報》和《鹽阜大眾報》,宣傳黨的政策,積極推動黨的建設。1942年3月,劉少奇調回延安時,王闌西曾以精心批註的《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相贈。
抗日勝利後,王闌西調到中共中央東北局任宣傳處處長。當時,東北電影製片廠搬遷興山,他常去主持會議,調查研究,為發展電影事業盡職盡責。
1946年長春解放,任中共長春市委宣傳部長。9月,創辦中共中央西滿分社機關報《西滿日報》,任社長,兼廣播電台台長。1947年底任中共嫩江省委常委兼城工部部長、宣傳部長。1948年9月,任人民解放軍政治部中南軍區(即四野)秘書長隨軍南下,先後在天津市軍管會和武漢軍管委會任委員兼文教接管部副部長、第二部長。接管工作結束即回部隊,任第四野戰軍政治部秘書長、宣傳部長。1952年調任湖南軍區黨委常委、政治部主任。
1952年,由於黨的電影事業的發展需要,王闌西奉命調到文化部電影事業管理局任代理局長、局長、文化部部長助理兼電影局長。初到電影局時,中國電影事業正處於恢復、改造階段,為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較大貢獻。1954年6月至9月,他率領主要業務領導人,攜帶各片種組臧中國電影考察團到蘇聯考察。1955年又創辦北京電影學院併兼任第一任院長。荷蘭國際著名電影導演約里斯·伊文思來中國訪問時,他陪同劉少奇主席參加接見。後來又在伊文思81歲壽辰招待會上,代表文化部、對外友協、中國電影工作者致祝詞。
1956年當選為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8年至1959年他組織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影片的創作,形象生動地反映黨領導的十年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並舉辦“國產新片展覽月”,放映了《林則徐》、《萬水千山》等十幾部故事片、七部記錄片及四部科教片,深得周恩來總理的好評。
1961年春,調任中共廣東省委文教部長,後任中共中南局宣傳部副部長、廣州軍區黨委常委、政治部副主任。1965年任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廣東省省長。
1975年,調回北京,任文化部副部長,黨組成員,主管電影工作,兼全國文聯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常務理事。1978年後,在領導電影系統進行撥亂反正、恢復電影創作等方面,特別是在任組織新中國成立三十周年獻禮新片的創作中作了大量工作。他還積極開展電影對外交流工作,先後率領中國電影代表團出國訪問,加深了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加強了中外電影工作者的聯繫和業務藝術交流。1981年調任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副主任,同時當選為全國政協第六屆委員。1982年著《馳騁中原——劉少奇同志在華中》一書。
1985年離休。1996年5月因病去世,終年8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