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鎮之(評劇表演藝術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鎮之,1945年生於一個貧農家庭,吉林省蛟河市人。幼時即愛看流浪的地方戲藝人演出的野台戲、二人轉。十歲上就自己跑去拜來她家鄉演出的評劇藝人白艷芳為師。《井台會.李三娘打水》是她的開坯子戲,道具水桶比她高,師傅為她特製個小水桶,才挑得有情有趣,於是聲譽鵲起,人稱“十歲紅”。1955年小鎮之參加了建平縣評劇團,1957年被保送到遼寧藝術幹部學校(省戲校前身)學習,受業於金開芳、菊桂芳、黃晶、李桂榮等評劇前輩。1960年畢業後留省戲校實驗劇團,1972年調入瀋陽評劇院。 王鎮之曾得到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韓少雲花淑蘭筱俊亭等的指點,近年列入表演藝術家花淑蘭的門牆,成為花派高足。她擅演雍容華貴的大家閨秀,如《牆頭馬上》的李倩君、《女駙馬》的公主;富有喜劇性格色彩的丫環、村姑,如《借妻》的王翠娥、《梅香》的梅香、《三女除霸》的張春蓮;命途坎坷的地層不幸婦女,如《啞女告狀》的掌上珠、《半把剪刀》的陳金娥、《杜十娘》的杜十娘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鎮之
  • 出生日期:1945年
  • 職業:藝術家
  • 代表作品:《井台會.李三娘打水》
王鎮之的嗓音響亮甜脆,底氣足,腔圓韻醇,重在以聲傳情,尤長於高腔抒情,頗得乃師花淑蘭得真傳。花淑蘭親授的《半把剪刀》中“尋子”一大段唱調式的變化,板類的轉換,聲音的強弱,速度的徐疾都掌握得層次竟然。一串“害得我……”排比句似疾風飛卷,四環頓挫,曲曲傳出陳金娥深悲巨痛。末尾得哭迷子甩腔中一個“咳”字唱得一波數折,婉曲悲怨,催人淚下。在唱腔上,王鎮之得演唱既繼承傳統唱法,又不拘泥於程式,而能根據人物情緒節奏,靈活變化行腔得起伏和旋律。如《相思樹-青陵台》一折運用了“大悲調”表達被囚禁宮中的貞夫見到丈夫韓憑的痛楚之情。處理得若唱若白,如泣如訴。高昂處,響如裂帛;低回處,氣如遊絲,既有力度,又充滿悲戚感。戲中她的扮相俊美,姿媚躍出,聲容並茂,做派中節合度,做工細膩,作戲認真,率中有美。如《杜十娘-船頭》一場,先用探身偷窺體現杜十娘對李甲的關心,再用憑窗外眺,給李甲披衣表達對李甲的摯愛。當知悉被李甲出賣,她運用一組急速上翻弧形水袖動作,鮮明有力地揭示了杜十娘悔恨交加的複雜心境。她的念白也很有功夫,字清聲純,富于樂感。《半把剪刀-刑場》中“民婦陳金娥因我賣身葬母”一大段念白多達百餘句,她念的感覺利索,如珠走盤,一氣呵成,觀眾都屏息靜聽,牽魂動魄。王鎮之虛心好學,愛閱覽文學名著、看電視、聽輕音樂,為的是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她多年來一直堅持演出,還經常下鄉為農民服務,有時一天連演三場戲。她多次進關巡迴演出,1984年在天津中國大戲院演《啞女告狀》一炮而紅,場場爆滿,僅“行路”一折就博得觀眾12次彩聲。一位老天津戲迷連看五場,觀眾的賀信雪片似的向她飛來。王鎮之多次榮獲省、市文化系統技術表演賽優秀表演獎,中國唱片社出版的唱段集錦盒式帶收錄了她的唱段。她被吸收為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