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錦雲(錫劇演員王錦雲)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錦雲,女,1942年出生於無錫洛社。居住在滬寧沿線兩側的城鄉民眾,當年曾稱:“無錫是小上海,洛社為小無錫”。由此可見小小洛社鎮的非同一般。洛社鎮依山傍水,是個富裕,美麗的典型江南村鎮,是江南特有的山秀水清之靈氣,盈育了王錦雲特有的藝術天賦,她從小能歌善舞,1958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吳江縣錫劇團,後至當年“蘇州地區戲曲學校”深造,結業後分配在蘇州地區錫劇團任主要演員(即現在的蘇州市錫劇團)還曾任教於蘇州藝校。國家二級演員,工花旦,蘇州藝術學校副教授。在《雙推磨》一劇飾演蘇小娥,榮獲蘇州地區青年演員會演優秀青年演員獎;1964年華東地區現代戲會演,她在錫劇現代戲《大年夜》扮演農村女青年劉玉英,名噪蘇、滬,《大年夜》還是代表蘇州文藝界招待越南勞動黨總書記、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胡志明演出劇目之一;1980年參加蘇州地區戲曲會演,飾演司馬遷的女兒司馬妹娟,榮獲演員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錦雲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無錫洛社
  • 出生日期:1942年
藝術特色,劇情體驗,

藝術特色

王錦雲生就一條好嗓子,淳厚寬廣、音色甜美,韻味濃郁,加上她勤奮好學,博採眾長,她吸收了姚澄老師的清晰婉轉、梅蘭珍老師的甜糯華美、薛靜珍老師的遒經灑脫------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演唱風格,並集錫劇《生,旦》形體舞美於一身,文武兼備。在20多部戲中擔綱主演,塑造了眾多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錫劇《三請樊梨花》中的樊梨花、《三笑》中的秋香、《呂布與貂蟬》中的貂蟬、《文武香球》中的候月英等。在錫劇現代戲《紅霞萬朵》和《英雄兒女》中擔任女主角,她出色的表演在眾多錫劇觀眾中留下了深刻的影響,在蘇州一社區錫劇演唱活動上,有位中年女士說,因當年觀看了王錦雲主演的錫劇《紅霞萬朵》,才迷上了錫劇。可惜的是她錯失了拍攝錫劇電影《雙珠鳳》的時機,未能留下影視資料。現將王錦雲當年錄製的唱片《呂布與貂蟬》及《三請樊梨花》介紹給聽眾朋友。由王錦雲分別飾演貂蟬和樊梨花。

劇情體驗

東漢末年,太師董卓專權,上欺獻帝下壓群臣,收呂布為義子後更是如虎添翼,司徒王允欲除董卓,苦無良謀,幸府中有美若天仙的歌姬貂蟬,願為除奸效力。王允將貂蟬收為義女,定下連環計,先將貂蟬許與呂布,後將貂蟬獻與董卓,使其父子反目成仇。貂蟬又在其間不斷離間,終使董卓成了呂布戟下客,為漢室除掉一害。
貂蟬自小失去父母,幸蒙王允收養權作歌姬。貂蟬雖出身微賤,但她卻具有一顆憂國憂民之心,只是當時的社會“女兒家休問朝廷事。” 風清月明之夜,貂蟬來到司徒府花園,擺起了香案,對月祈禱。前四句王錦雲運用[迷魂調]演唱,錫劇[迷魂調]由蘇劇移植,一般用於宣洩抒情纏綿的心情,王錦云為了表達貂蟬為國擔憂的心緒,在這四句的演唱中,突破了[迷魂調]固有的演唱程式。[迷魂調]原來音域較低沉,王錦雲在演唱中加以適度提高,並輔以旋律的變化。“跪在塵埃告神明”後的長拖腔有一突破性的上翹,乃是貂蟬不能為王允解憂而對天一聲長嘆。“貂蟬自小喪父母,自憐身世太飄零”高拉高唱,突出了貂蟬微賤身世與其為國憂心如焚的特定心態。接下來12句詞,王錦雲將其轉換成[鈴鈴調] 演唱,並一改[鈴鈴調]平敘直鋪的風格,在句式結構和音樂旋律的結合上作了改進,“心焦急 意彷徨”啟用散板,不用傳統的甩腔來連線下句的落調,聽眾可從中體驗到,王錦雲如何用甜美的歌聲來塑造了貂蟬為國分憂的堅韌性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