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彬

王西彬

王西彬,出生於1958年9月,工學博士,中共黨員,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學科帶頭人、校學位委員會委員,國防科技專家、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工藝專家組成員,中國兵工學會機械加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新技術新工藝雜誌編委。主要從事先進切削磨削、精密微小型製造、綠色製造、生物加工與成形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國家科研項目12項,獲省部級科研獎勵9項,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被三大檢索收錄30餘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西彬
  • 出生日期:1958年9月
  • 職業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教授
  • 畢業院校:西安交通大學
  • 主要成就:主持完成國家科研項目12項
    獲省部級科研獎勵9項
    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被三大檢索收錄30餘篇。
王西彬,科研的苦旅——記北京理工大學王西彬教授,踏上“苦旅”,創新求發展,科研是畢生的事業,

王西彬

男,1958年9月出生,工學博士,中共黨員,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1982年西安交通大學機械製造工藝與設備本科畢業,1987年西北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1994年西安交通大學機械製造工程博士畢業,1996年華中理工大學博士後流動站出站。現任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學科帶頭人、校學位委員會委員,國防科技專家、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工藝專家組成員,中國兵工學會機械加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新技術新工藝雜誌編委。主要從事先進切削磨削、精密微小型製造、綠色製造、生物加工與成形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國家科研項目12項,獲省部級科研獎勵9項,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被三大檢索收錄30餘篇。

科研的苦旅——記北京理工大學王西彬教授

對於王西彬教授自己來說,他的這條走得並不十分順暢的科研之路並非“苦旅”,這想法只是來自於其家人、朋友以及走在科研道路上而後迎難而退的人們。他自己在面對重重困難時只是微笑,然後執著前進。這精神一直伴隨他走到今天,並昭示著未來的成功。

踏上“苦旅”

王西彬教授所在的北京理工大學先進加工技術研究室的前身為切削技術研究室,該研究室有著優良傳統,以於啟勛、王育民、仇啟源、楊廣勇等為代表的老一輩學者曾為我國軍用難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技術做出了突出貢獻,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但是進入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隨著老一批教師的相繼退休,以及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中年教師和青年研究生不願意留在高校從事金屬切削與加工工藝方面的研究而選擇到社會工作,研究室面臨人才斷層的窘境,當時的系領導和退休老教授普遍擔憂切削的大旗還能扛多久?此時剛剛從華中理工大學博士後出站來北京理工大學工作的王西彬受命擔任研究室主任,從此走向了一條重新創業的艱辛歷程。
王西彬首先走訪了多家軍工單位,通過調研了解到,企業在高新工程武器裝備的研製生產過程中,金屬切削仍是重要手段,但普遍存在加工效率低、加工成本高等問題,制約了經濟效益的提高。針對此種現狀,結合研究室已有研究基礎,以及高速切削技術這一國內外先進制造領域的研究熱點,王西彬提出了軍用難加工材料的高速切削技術這一全新的研究領域並獲得了上級機關的資助。經過課題組5年的研究與攻關,突破了高效切削工藝和刀具系統等關鍵技術,並成功的在兵器、航天等多家軍工單位進行了工業套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2006年先後獲得了兵器科學技術一等獎和國防科學技術三等獎。

創新求發展

在繼續保持軍用難加工材料加工技術國內領先地位的同時,王西彬又緊緊把握先進加工技術的發展前沿,在北京理工大學開創了綠色製造和微小型製造兩個新的學科方向。
綠色製造是國內外研究的熱點之一,該領域的同類研究主要圍繞空調器、冰櫃、汽車發動機、印刷線路板等典型民用機電產品展開,而在國防科技工業的研究和套用幾乎還是空白。受歷史條件和各種因素的限制,軍工生產較少考慮社會成本、生態成本和自然資源的耗費,不僅資源和能源耗費現象嚴重,而且其生產特有的高毒性有害氣體粉塵、高擴散液體污染源以及固體廢棄物對企業所在地經濟建設、生態環境和企業內部勞動者的健康帶來嚴重影響。針對這一情況,王西彬率先提出在國防科技工業開展綠色製造技術的研究和推廣套用,在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基金和裝備預研項目資助下,組織課題組圍繞連續型的火化工產品和離散型的機械類產品的綠色生產工藝所涉及的製造基礎技術進行了研究。經過課題組的努力,以上兩個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武器裝備研製生產過程中環境友好性較差的現狀。
微細加工是極端製造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先進加工技術的另一個戰略增長點。國內外同類研究大多採用刻蝕、強場加工等特種工藝方法,加工系統複雜並且加工工藝難以掌握。王西彬在調研過程中了解到,在型號產品的研發過程中,為了滿足新的功能要求,許多情況下需要對零件和結構進行微小型化設計,但相應的加工工藝和方法遠遠滯後。為此,王西彬提出在已有金屬切削的基礎上,通過專用切削刀具系統的設計與套用,實現金屬切削工藝的微小型化。經過“十五”的努力,所在課題組開發出一種微小型車銑加工中心並獲得了國家專利,較好的滿足了微小型零件的加工需求。實踐表明,這一思路符合各軍工企業具體情況,是一項比較有推廣套用前景的微細加工方法。該研究成果受到了上級領導機關的高度重視,被列為國防科技工業“十一五”期間重點發展的領域之一。

科研是畢生的事業

在搞好自身科研的同時,王西彬還擔任了所在系的科研副主任,積極組織全系教師開展科研工作。當時相當一部分教師主要從事教學工作,不願意或不知道如何從事科研工作,為此王西彬投入了大量精力組織大家申報各類科研項目,以及與企業聯合進行技術開發。在王西彬與全系教師的共同努力下,製造系的科研規模由“九五”期間的年平均100萬元,迅速達到了“十五”的年平均1000萬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談到從事科研工作的體會,王西彬教授深有感觸地說:“從事科學研究,只有從企業尤其是軍工企業的實際需求出發,才能尋找到新的技術增長點;只有迎難而上,開拓創新,才能在學術和技術上有所突破;只有加強基礎成果的推廣轉化力度,所取得的技術成果才有用武之地。”
在王西彬教授的人生詞典里似乎沒有“退縮”二字,他說這條路是自己選的,在遇到困難時沒有其他想法,只想迎難而上。這就是王西彬,一個在執著間快樂閃光,將科研當作畢生事業的科研工作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