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光(明代四川巡撫)

王繼光是人名,同名的有明代四川巡撫王繼光、歷史學者王繼光及南京市四五四醫院腫瘤中心主任醫師。

基本介紹

  • 本名:王繼光
  • 字號:子善
  • 出生時間:1557
  • 去世時間:1625
簡介,明代四川巡撫,歷史評價,

簡介

生平經歷王繼光 ,號泉皋,萬曆四年舉人,萬曆五年丁丑科(1577年)第三甲第五名進士。康熙《黃縣誌》雲其“幼奇穎俊潔,弱冠連第進士,蜚英中舍,擢歷戶刑,諫垣建白有聲……彈劾權貴,糾勘舉人,伸救言官,皆言人所不敢言。”
明代四川巡撫明代四川巡撫
萬曆十年(1582年)張居正病篤,推薦潘晟繼承相位,潘晟以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入召,還沒到任,御史王國、雷士楨、給事中王繼光相繼劾之。六月二十日,張居正病逝,潘晟未及上任即罷去。
張居正死後,趙南星上書陳說天下四大害,即“結黨營私、任人唯親的乾進之害;誣陷排擠忠良,小人得志的傾危之害;吏治日淤、民生日瘁的州縣之害;鄉官橫行無忌、無人敢問的鄉官之害。”趙南星為明末東林黨重要人物,籍沒家產,原籍為民,永不敘用。
萬曆十一年二月,戶科給事中王繼光劾兵部尚書吳兌。當時一個王室被彈劾,吳兌的部屬侍郎賈應元現實收下饋銀九千,後又勒送萬金,方許請封。王繼光認為吳兌“受將吏饋遺”,應受處分,結果萬曆帝只處分了賈應元,後來,御史魏允貞再劾吳兌附高拱、張居正,吳終於去職。
萬曆十八年,彈劾左都御史吳時來、副都御史詹仰庇。吳時來沮抑言路而執政申時行袒護他,詹仰庇則為謀升遷吏部侍郎和兵部侍郎“蹤跡頗著”。員外郎趙南星、主事姜士昌相繼劾他們,萬曆帝留南星、士昌奏不發。給事中王繼光、萬自約認為這樣不妥,“抗章論時來等,詞甚峻切。”次年首輔申時行辭職。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王繼光也是因事被彈劾革職的。先是兵敗。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有旨特派都御史王繼光,巡撫四川,嚴提勘結”楊應龍。由於楊應龍抗命,王繼光一意主剿,派遣參將郭成,總兵劉承嗣統兵征剿楊應龍,敗於婁山關以南白石口,全軍覆沒,僅郭成身免。其後楊應龍聚萬兵馬進攻四川,血洗綦江。人們認為“王繼光輕率招尤白石之殃”,縣誌中雲“政修惠洽,卻公費二千金用佐兵餉,年甫強仕,告政東歸”,不免有為前人諱的意味。
萬曆二十一年下半年,禮科給事中徐成楚參劾四川巡撫王繼光云:“今年六月,繼光差承宋文賓等持勘合一道、皮包四隻,過舊臣任內黃縣,卒以包重難負,覓人相送,文賓等怒其後期,鞭之幾死,具稟到臣,當堂

明代四川巡撫

計書儀五封,共銀一百五十兩;一送舊院王象夢,計書儀七封,共銀一百八十兩。單尾附送萊州府劉,折儀三十兩,餘一包未盡開,不知所載何物,繼光以今年四月抵任,距五月初旬日耳,所為交際者才一舉,所及者才三人,輒費幣金如此之重,異日席捲全蜀之膏脂,亦勢所必至,此臣所以不容無言也。”神宗有旨:“下部院參看。”到萬曆二十一年十二月,吏部等衙門復撫臣假託交際浪費帑金等事復給事中徐成楚本云:有旨“各官饋遺,屢有明旨革禁,王繼光巡撫一方,為庶官表率,如何濫行交際?著革任回籍聽勘。”

歷史評價

歷史是複雜的,歷史中的封建官員之品評尤為複雜。王繼光為言官多年,不免涉入黨爭,雖然也有“萬曆十三年,科臣王繼光建議仍復京考之制,蒙旨釐正,中外翕然”這樣的記載,但是在明代黨爭劇烈的情況下,免職仍然未能倖免。好在王繼光去職後,“舞彩椿堂,讓產諸弟,輪囊分贍,諸猶子及族屬賴以舉火者數十家。施附郭地為族中義塋,所賣族產多憐貧還主而不索其價值。施粟賑荒,賑院扁額曰高義。顧樂林泉,垂三十年,以壽終,舉祀鄉賢。天啟五年入祀。”享年六十九歲,相較東林黨人的慘死,絕對算是善終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