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綱道,石油地球物理專家。參與組建我國第一支地震勘探隊,組織研究出模擬磁帶記錄地震儀和聲波測井儀等儀器套用於生產。致力於三維地震勘探研究工作,是我國三維地震工作的開拓者之一,成功地處理出我國第一條數字地震剖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綱道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安徽省巢縣
- 出生日期:1915年
- 職業:學者
- 畢業院校:南京中央大學
- 主要成就:組建我國第一支地震勘探隊
人物生平,成就及榮譽,個人簡歷,主要論著,社會評價,
人物生平
王綱道,幼年讀私塾。他十分憎恨舊社會的腐朽落後,讀高中時,立志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走科學救國的道路。1935年他考入南京中央大學物理專業,埋頭讀書,成績優異。經過“一二·九”反帝反封建的學生愛國運動,他開始關心國家命運。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他看到國民黨政府消極抗日,殘酷鎮壓共產黨人和愛國進步人士。1949年解放前夕又看到國民黨官員腐敗已極,大肆掠奪人民財富,紛紛逃往台灣,從而認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於是以“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的心情,決定跟著當時資源委員會負責人、愛國人士孫越崎留在國內迎接解放。
1950年6月,在西安成立了西北石油管理局,王綱道被任命為該局重力一隊隊長。第一隊能獨立工作以後,他又調到新成立的第三重力隊任隊長,由他組建的重力隊活躍在陝北延長一帶,進行重力勘探工作。1952年,他任燃料工業部石油管理總局工程師。1955年任石油工業部主任工程師,擔任新中國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的技術領導工作。1960年大慶石油會戰初期,他被抽調參加松遼地震會戰。從全國抽調了26個地震隊,由他和孟爾盛擔任地震會戰指揮部總工程師。1961年7月他調任北京石油科學研究院綜合室地球物理主任工程師,分室以後任地球物理室主任。1963年華北油田會戰,他擔任會戰指揮部地質指揮所構造研究室主任。1965年四川石油會戰,他又被石油工業部領導點名赴四川任物探技術總指揮。1969年至1973年下放湖北潛江石油幹校勞動。1973年任石油工業部物探局(在河北省涿縣)總工程師,領導地球物理勘探技術工作。
王綱道在20世紀60年代參加石油大會戰期間,曾患腎臟病,當他做手術時,已經到了晚期;1975年他又患上腦血栓;1978年再又患了面部精神麻痹和心臟病。但是,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對他來說就是生命的一部分。他有一個崇高的信念,只要人活著就要為建設祖國而奮鬥他仍然帶病堅持工作。
1984年2月8日,王綱道因久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69 歲。至此,他為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事業貢獻了自己全部的力量。
成就及榮譽
組建我國第一支地震勘探隊
1946年8月,王綱道任職於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資源委員會中國石油公司。之後,又到上海石油公司勘探室任助理工程師及副工程師。由王綱道等7人組成的野外重力隊,在翁文波領導下,從蘇南至上海進行重力測量,至今王綱道在蘇南及上海所獲得的重力勘探資料還保存在江蘇油田。當時石油公司勘探室花費巨額外匯從美國進口了第一台地震儀器。解放前夕,為防止被國民黨軍隊搶走,翁文波決定把這台儀器藏在中央信託局保險庫中,直到上海解放後才由王綱道負責地震儀的拆箱組裝,後來就是用這台儀器裝備了我國第一支地震勘探隊。
1950年6月至1952年12月,先後從上海招來一批知識青年,王綱道負責陝北重力普查,積極培養人才。這些年輕人生長在山清水秀的江南,到了陝北,看到的是滿目黃土,風砂滾滾,在溝壑縱橫的野外勘探,翻山越嶺,常感體力不支。後來的工作檔案中是這樣記載的:每次爬雪坡越高嶺,王綱道總是帶頭先爬,四肢落地,常常是“日穿濕鞋襪,夜烤鴨子皮”,晚上他要解釋資料,給儀器充電,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一點多,到第二天天剛蒙蒙亮,他又是第一個起床叫醒大家,用完早餐,立即出發。儀器壞了也要他來修,兩年的實踐鍛鍊使他在重力勘探及資料解釋上大有長進。
1953年1月至1955年1月,王綱道總結了陝北物探工作經驗,並參照蘇聯重力操作規程,與蔡陛健一起,結合我國情況擬定了第一份重力及電法勘探操作規程。他出席了第五次全國石油勘探會議,對1953年各地地球物理隊進行了審查,並擬定出重力隊野外工作暫行定額及重磁力隊技術設計,還在前蘇聯專家幫助下,到四川、陝北、酒泉、潮水等地檢查14個重磁力隊及電法隊,進行技術指導、培訓及幫助檢修儀器等工作。在他負責石油工業部地球物理技術工作時期,經他的積極努力和蘇聯專家的幫助,使我國解放初期在地球物理勘探裝備和技術極其薄弱的基礎上,把重磁力隊、電法隊各發展到30個,地震隊發展到100 個,地震、電法、重磁力、測井、射孔等技術與裝備都發展到一定水平。因此1952年至1954年連續三年他被評為石油管理總局先進工作者。
大慶、勝利、四川石油大會戰的先行者
1960年,王綱道被石油工業部抽調參加松遼地震會戰。針對大慶地區草原低平,潛水面埋藏不深,地質構造好等特點,他與孟爾盛研究,改變過去作法,建議連片普查,迅速探明全松遼盆地的地質構造。1961年下半年,他被石油工業部調往北京石油科學研究院任綜合室地球物理主任工程師,但他一直在松遼、華北、西安等地區一線工作,把守地震質量關。他經常深入到地震隊,幫助解決各種問題,針對206地震隊人員配備不多,工作落後,質量差的問題,提出“質量第一,儀器先進”的要求,從過去忽視質量只注意資料整理解釋,轉變到首先抓人的技術和管理、抓儀器、抓原始記錄,系統把好質量關,使206隊工作質量有顯著提高,由原來的落後隊一躍為會戰指揮部的紅旗單位。他又把206隊經驗介紹給其他隊,使地震隊工作質量普遍提高。地震會戰一般都在冬季進行,儘量利用水泡子結冰便於車輛運行和避免損害老百姓的莊稼。松遼的冬季氣溫降到零下30多度,他每天奔波在野外,晚上住在四面透風的帳篷里。這時,他已患了腎結石,常常疼得豆粒大的汗珠往下流,但他捂著肚子仍堅持工作。
20世紀60年代石油大會戰高潮迭起,大慶會戰征塵未洗,1963年王綱道又投入了華北地震會戰。在會戰的緊張歲月里,他不忘抓科研,身為研究院地球物理室主任,常把生產一線的情況通報給科研人員,並組織科研人員針對生產問題開展研究。他的英文閱讀能力強,常看外文雜誌,把世界上地球物理髮展的新技術介紹給生產前線的技術幹部。在他領導下,大家齊心合力研製出模擬磁帶記錄地震儀和聲波測井儀。石油工業部將這兩項樣機交給西安儀器廠生產,並立即投入石油大會戰地震勘探之中,提高了地震勘探效果,這批儀器起到了更新換代的作用。
1963年,在北京石油科學研究院的一份報告中寫道:“王綱道同志擔任地球物理主任工程師短短的一年半時間裡,雖然大部分時間會戰在外,但使室里研究工作面貌有顯著更新,首先他將地球物理室的各項科研工作與我國石油工業的生產實際緊密結合。過去室里由於接觸生產少,有些看來很重要的研究項目沒有抓起來,王綱道同志根據國內外的現狀、動向的資料調查,開始就提出了地球物理研究工作的三年規劃”。根據當時我國情況,他提出必須狠抓地震勘探,明確提出“儀器、方法、解釋必須成龍配套”的指導思想,克服了搞儀器多,抓方法解釋少的不足。他要求一方面對儀器質量檢查要嚴,每次出隊前對各項指標一定要嚴格檢查;另一方面也要抓緊地震勘探的野外方法的試驗和成果解釋。每次野外隊收工回來,他都仔細地聽匯報。聽匯報時,他常常追根刨底,很多隊長都感到向王總工程師匯報一定要做好充分準備,不然就答不上來。他還經常到野外檢查,發現測量質量達不到精確度時,立即組織大家研究。他在領導科研工作期間把生產中的突出問題,立為科研項目,使大家工作目標明確,成績顯著。
1964年華北盆地勘探工作已全面展開,北京石油科學研究院的地質勘探室、地球物理研究室全部遷到山東東營參加會戰。王綱道擔任地質指揮所構造研究室主任,組織成立了牛莊攻關隊。攻關隊擁有較強的科研實力,由王綱道領導研製成功的第一台模擬磁帶地震儀、第一台超音波測井儀、感應測井儀、伽馬射線測井儀和側向測井儀等五項組合測井技術都在會戰中投入使用。攻關隊從獲得的大量資料推斷,坨莊勝利村在地質構造上基本屬於背斜,應有儲量豐富的石油,但構造特徵不甚明顯,王綱道對大量資料進行解釋後,確認勝利村有豐富石油儲量,並繪製出一張完整的地質構造圖,為領導提供決策依據。石油會戰指揮部一錘定音,在勝利村打出了日產千噸的油井,“勝利油田”由此得名。
1965年,四川石油會戰又緊鑼密鼓地打響了,王綱道任物探技術總指揮。他從光點地震儀資料上研究裂縫,雖限於當時條件未能成功,但為後來用地震波的振幅比等方法研究裂縫作出了重要貢獻。
我國三維地震勘探工作的開拓者之一 王綱道在石油工業部地球物理勘探局工作時,提出開展三維地震的試驗工作,得到了物探局領導的大力支持,這是一項具有開拓性的工作,在國內尚屬首次。
1973年,王綱道在石油物探局任總工程師,負責地球物理勘探技術工作。當時我國第一台每秒運算速度達百萬次的“150”計算機研製成功,“150”計算機在物探局安裝以後,便接受了處理海上數字地震資料的緊急任務。在此之前,一些外國人看不起我們,認為我們沒有數字計算機,沒有地震處理軟體,我們的地震數字剖面資料只能送到國外去處理。王綱道和物探局的石油科技工作者一起埋頭苦幹,夜以繼日地忘我工作,終於及時、成功地整理出了我國第一條數字地震剖面,震動了國外同行。石油工業部領導讚譽這條中國人自己處理的地震剖面為“爭氣剖面”。
為我國石油物探事業造就一大批人才
王綱道一方面自己奮力開拓,一方面為國家培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術人才。
石油物探局原黨委副書記高鳳儀每談到他的引路人王綱道時,就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王綱道率領他的重力隊活躍在上海及陝北時,只有國中文化程度的高鳳儀加入了這支重力隊。高鳳儀回憶說,當時他只是一名普通工人,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在王綱道的熱情幫助下,他很快掌握了儀器操作維修及資料計算,掌握了繪製重力構造圖等基礎技術,業務能力有了很大提高。1952年,王綱道調到石油管理總局後,大膽選拔年輕人,讓高鳳儀接替了重力隊隊長職務。
物探局原副局長李全慎回憶說,20世紀50年代,王綱道率領一支重力隊在陝北工作。當時,王綱道要物色一個高中畢業生,李全慎正好符合條件。王綱道平常注重對李全慎言傳身教,後來還選派他到上海石油高探班學習,為他成才打下了良好的科學技術知識基礎。
在王綱道的培養帶動下,黃豪做了以前想都沒想過的重力工作,由一名司機成長為野外物探工作的優秀領導幹部。
物探局地質研究院原總工程師牛毓荃深感自己的成長得益於王綱道的關懷和指導。1963年,王綱道敏銳地感覺到,製作合成地震記錄是一項重要的技術,並指導牛毓荃找到有關技術資料,著手製成了我國第一個合成地震記錄——營9井地震記錄。
奉公克己 品德高尚
熟悉王綱道的人或者和他一起工作過的同事們,都親切地稱他為“團長”,因為他平時無論走到哪裡,都被大家圍成一團而得名。他的心中只有大家,唯獨不考慮自己。他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在野外從事重磁力測量工作時,經常是頭頂藍天,風餐露宿,到處搬家。身為工程師,他吃飯時和大家圍成一團,手端飯碗蹲著吃,談笑風生。他善於營造一種良好的工作氛圍,大家都說與他相處非常愉快,非常融洽,在輕鬆的環境中乾好了工作,掌握了技能。他很少關心個人的事。“文化大革命”中,他的5個孩子分別在內蒙古、雲南、黑龍江、吉林和遼寧等地工作或插隊。他身邊多么需要有個兒女啊,妻子向他多次提出此事,但他從未向領導提出過“照顧”二字。
他工作和學習達到了“忘我”的地步。60年代他患腎結石,醫生讓他動手術,為了會戰,他一拖再拖。1975年已發展到尿毒症,又患上腦血栓,組織上安排他全天休息,他仍堅持半天工作。他工資偏低,組織上決定給他提一級工資,他立即打報告說:“自己工資夠用,再不需要國家更多照顧”。當時他家7口人,孩子多半在上學,怎不需要錢啊!他逝世後,子女們整理他的遺物,沒有一件值錢的東西,他們只找到一個伴隨父親多年的指南針及父親在大慶會戰中用過的一隻舊箱子,箱子上殘留著大慶油田發現井—松基三井噴出的原油。
如今,祖國石油物探事業已蓬勃發展,石油人深深懷念當年滿腔熱血、披荊斬棘、翻山越嶺、為祖國開拓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做出卓越貢獻的王綱道。
個人簡歷
1915年 出生於安徽省巢縣。
1935年9月-1938年7月 在南京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系學習。
1938年10月-1938年12月 長沙地方行政幹部學校畢業。
1939年1月-1939年9月 任湖南瀘溪縣政府技術輔導員。
1940年9月-1941年7月 在重慶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系學習。
1941年8月-1946年8月 在中央大學物理系任助教。
1946年9月-1950年5月 任上海石油公司勘探室助理工程師、副工程師。
1950年6月-1952年12月 任西安、西北石油局重力隊隊長。
1953年1月-1955年1月 任北京石油管理局地質處工程師。
1955-1961年7月 任石油工業部地質勘探司主任工程師。
1961年9月-1969年 任北京石油科學研究院地球物理室主任、主任工程師、院總工程師。
1969-1973年 在湖北潛江石油幹校勞動。
1973-1979年 任石油物探局總工程師。
1979-1984年 任石油部石油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
1984年2月8日 因病逝世。
主要論著
1 王綱道.最小二乘法分配誤差圖解法.石油地質,1953(6)
2 王綱道.關於201隊試驗得到深層反射的體會.石油地質,1954(2)
3 王綱道.威爾格CH-3重力儀計算公式及簡化計算公式.石油地質,1954(11)
4 王綱道.礫岩及礫石發育地區重力勘探工作.地球物理勘探,1957(1)
5 王綱道.1951-1956年世界石油工業地球物理技術發展方向.世界油氣資源(第6分冊),1962(1)
6 王綱道.十年來地球物理工作及第二個五年計畫期的展望.地球物理導報,1956(6)
7 王綱道.石油工業地球物理工作中要推行的幾項技術.石油勘探,1958(3)
社會評價
熟悉王綱道的人或者和他一起工作過的同事們,都親切地稱他為“團長”,因為他平時無論走到哪裡,都被大家圍成一團而得名。他的心中只有大家,唯獨不考慮自己。他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在野外從事重磁力測量工作時,經常是頭頂藍天,風餐露宿,到處搬家。身為工程師,他吃飯時和大家圍成一團,手端飯碗蹲著吃,談笑風生。他善於營造一種良好的工作氛圍,大家都說與他相處非常愉快,非常融洽,在輕鬆的環境中乾好了工作,掌握了技能。他很少關心個人的事。“文化大革命”中,他的5個孩子分別在內蒙古、雲南、黑龍江、吉林和遼寧等地工作或插隊。他身邊多么需要有個兒女啊,妻子向他多次提出此事,但他從未向領導提出過“照顧”二字。
他工作和學習達到了“忘我”的地步。60年代他患腎結石,醫生讓他動手術,為了會戰,他一拖再拖。1975年已發展到尿毒症,又患上腦血栓,組織上安排他全天休息,他仍堅持半天工作。他工資偏低,組織上決定給他提一級工資,他立即打報告說:“自己工資夠用,再不需要國家更多照顧”。當時他家7口人,孩子多半在上學,怎不需要錢啊!他逝世後,子女們整理他的遺物,沒有一件值錢的東西,他們只找到一個伴隨父親多年的指南針及父親在大慶會戰中用過的一隻舊箱子,箱子上殘留著大慶油田發現井—松基三井噴出的原油。
如今,祖國石油物探事業已蓬勃發展,石油人深深懷念當年滿腔熱血、披荊斬棘、翻山越嶺、為祖國開拓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做出卓越貢獻的王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