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禮錫

王禮錫

王禮錫(1901年3月22日-1939年8月26日),字庶三,一字麗明,筆名王庶三、王博今;男,江西省安福縣人,畢業於江西心遠大學。

王禮錫是中國現代史上的愛國詩人、社會活動家,病故在抗日前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禮錫
  • 別名:筆名王庶三、王博今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西
  • 出生日期:1901年3月22日
  • 逝世日期:1939年8月26日
  • 職業:詩人、社會活動家
  • 畢業院校:江西心遠大學
  • 性別:男
人物生平,個人生活,重要事跡,文化貢獻,愛國救國,主要作品,

人物生平

1901年3月22日,王禮錫出生於江西省安福縣上南鄉王屯村。
1917年秋,王禮錫考入江西省第七師範學校。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積極投入學生愛國運動。
1922年初,王禮錫因領導吉安地區青年學生反封建、反軍閥的愛國運動和要求改革教育而被第七師範開除。後由同鄉李松風介紹轉入撫州三師,畢業後以優異成績考入當時江西最高學府南昌心遠大學。在南昌心遠大學求學時,得到名師彭澤汪辟疆先生指點,鑽研宋詩。他特別仰慕後山和東坡,而不滿意宛陵和山谷。他潛心於歷代詩家詩作的研究,取法唐宋詩詞,卻不因循承襲。
1924年,經廖仲愷推薦,王禮錫在江西從事農民運動,擔任了國民黨江西省農民部長。
1926年,受廣州革命政府的委託,王禮錫和毛澤東同志一起在武漢創辦農民講習所。王禮錫擔任馬列主義教員,提出了“首先是要農民有了革命理論”的觀點,與毛澤東同志關於農民革命運動路線的觀點相吻合。“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王禮錫斷然脫離國民黨,拿起筆桿,與反動派進行徹底決裂。
1929年,王禮錫受十九路軍將領陳銘樞之邀赴上海創辦神州國光社,翻譯出版共產主義典籍和世界進步文學作品。這一時期寫了許多詩,後結集為《市聲草》。
1930年去日本,開始編印《讀書雜誌》。
1931年回滬,神州國光社倡導展開中國社會史的討論,轟動一時。論文後結集為《中國社會史的論戰》出版。
1931年,王禮錫與詩人陸晶清結成伉儷,同赴上海辦報。連出三期《抗日戰爭號外》,傳遞戰爭情況,歌頌抗日將士,鼓舞抗日鬥志,抨擊不抵抗的政府當局。
1933年,王禮錫流亡歐洲,在英國倫敦賣文為生,寫了許多散文和詩,收入《海外雜筆》、《海外二筆》及 《去國草》 等專集。。他先後參加過布魯塞爾國際反侵略大會、倫敦國際反侵略大會、蘇聯第一次作家代表大會。在蘇聯他寫了許多著名散文和詩篇,被高爾基稱譽為東方的“雪萊”。
1938年10月,王禮錫夫婦離開倫敦回國抗戰之前,全英援華運動總會秘書長伍德門女士、《新政治家周刊》編輯馬丁為他們夫婦倆舉行了送別宴會,倫敦大學經濟學教授鮑爾、中國駐英大使郭泰琪、印度總統尼赫魯出席了宴會。王禮錫即席用英語朗誦了詩作《再會,英國的朋友們!》。
1938年12月,王禮錫與陸晶清回國,被選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負責文協國際宣傳委員會工作。國民政府委任他為立法委員、軍委戰地黨政委員會中將委員、國民外交協會常務理事。
1939年6月18日,王禮錫任作家戰地訪問團團長,率領“筆部隊”前往晉、冀、豫、察、綏、陝等省敵後,用筆和敵寇戰鬥。同年8月18日於中條山戰地訪問期間黃疸病發,8月26日晨病逝於洛陽天主堂醫院。從8月31日開始,重慶、洛陽、成都、桂林等地相繼舉行追悼會,中共中央和延安文藝界發了唁電,蔣介石也發了唁電。王被葬於洛陽龍門的西山峰上,和東山峰的白居易墓遙遙相對。

個人生活

父親
王禮錫的父親王肇均(1882-1906),字鎮垣,英年早逝,遺一子,方六歲;一女瑞英才三歲。
母親
母親彭淑才(1885-1953),出生名門,是安福縣嚴田鎮人。她的祖父彭美,與王肇均的祖父是同治四年(1865)同年進士。她的父親彭士荃,安沅香,清末做過湖南東安知縣。他的哥哥彭學浚,是王禮錫的叔祖父的學生,清朝舉人,民國初年國會議員。三弟彭學沛,做過南京國民政府的交通部次長、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中央日報》總編輯,對中國傳統文化及歐美文化有很高修養。在繁忙公務之餘,勤於著述,著有《國際法概論》、《中外貨幣政策》、《建國概論》、《歐美日本的政黨》等專著,1948年12月,因飛機失事身亡。
妻子
陸晶清(1907~1993),原名陸秀珍,筆名小鹿、娜君、梅影。雲南昆明人。民國11年(1922年)秋,陸晶清入北京女子高等師範文科班學習,開始了寫作生涯,所寫詩文發表在《晨報副刊》、《文學旬刊》、《語絲》等刊物上,還參加主編《薔薇周刊》。 參加過女師大風潮,在三一八慘案中受傷。1931年赴日與王禮錫結婚,數月後回上海協助王主編《讀書雜誌》。 1933年與王禮錫流亡英國倫敦。在國外期間寫了不少散文,多發表在《新中華》等刊物上。 1939年初回國,當選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後在重慶女中和重慶求精商業專科學校任教,並主編《掃蕩報》(後改為《和平日報》)副刊。1945年夏以特派記者身份赴歐洲採訪,寫了一些反映英國人生活與風俗的散文和短篇小說。 1948年回國後在暨南大學、上海財經學院任教,曾應中國新聞社之約為海外華僑報紙寫過一些散文。1965年退休。1993年3月13日,她終於走完了坎坷而富於傳奇色彩的人生旅程,享年86歲。
王禮錫與妻子王禮錫與妻子
祖父
王禮錫的祖父王仁熙(1850-1928),安伯蘭,光緒十七年(1891)舉人,不但學問深湛,而且對數學也有特殊的研究,著有《算草》三種,開國人學習數理風氣之先,還寫有小說《我有我》(清末活字版)。光緒三十二年(1906)在本鄉倡辦復真高等國小,宣統元年(1909)任江西省咨議局議員。辛亥革命後,他倡導以農業救國,在本縣辦農業、林業,推廣良種早稻,是早年改革農業的先驅。
叔祖父
叔祖父王仁照,字仲蘭,也是博學多才,精通詩詞,熟諳文史的教育家。早年曾參加維新派江標的湖南學使幕,宣統二至三年(1910-1911)任吉安府師範學堂監督(校長),晚年在鄉里辦學校。著有《葵芳齋詩集》等書。他的兒子王泗原,建國前歷任《日新日報》、 《前方日報》 總編輯,建國後歷任教育部、出版總署編審、《中國語文教學》雜誌主編、廣西師範大學客座教授、中國民主促進會北京市委員會宣傳部長等職。他還主編最早的工農速成中學語文課本,出版《離騷語文疏解》、《離騷例釋》、《楚辭校釋》、《古語文例釋》等專著。其中《古語文例釋》就先秦兩漢典籍中語文上的疑難問問題,一一作了辨析,提出正確的解釋,是研讀古籍的一部重要參考書。《楚辭校釋》運用語法、訓詁、古音、文字、校勘的方法,辨正文字音交的論誤,闡釋篇章字句的意義,富有創見。如運用故楚舊地的江西吉安、安福、永新、蓮花一帶的原存方言,解釋楚辭的“羌”字,解決了東漢王逸以後歷代學者未能正確解釋的問題,受到了學術界的讚揚。該書榮獲國家教委頒發的優秀圖書獎。王泗原重視家鄉的歷史文獻,整理出版了王邦璽的《貞石房奏議》和詩集《釋簪草》,還整理出版明代安福劉鐸的《來復齋稿》和清初安福抗清女英雄詩人劉淑的詩集《個山集》。1992年,他擔任編《安福縣誌》顧問,為保存祖國的優秀文化遺產和故鄉歷史文獻作出了可貴的貢獻。
王禮錫在幼年與少年時期,受到祖父與叔祖父的教誨最多,彌補了早年喪父的遺憾與不足。
曾祖父
王邦璽(1827-1893),字介卿,一字爾玉。同治四年(1865)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授檢討。曾任國史館協修、國子監司業、文淵閣校理、翰林院侍講、侍讀、日講起居注官,入直上書房。後還鄉,主講吉安府白鷺洲書院與臨江府章山書院。

重要事跡

文化貢獻

1924年1932年,為王禮錫創作的第一個階段。這一時期創作的詩歌,後來結集為《市聲草》於1933年2月由上海神州國光社出版,內容為《市聲集》《風懷集》、 《流亡集》 和《困學集》四輯,真實記錄了詩人的生活經歷和思想軌跡。
1928年秋,王禮錫與陸晶清相識於北京《民國日報》社,當時陸是報社副刊編輯,王送稿到報社。從此他們天天見面,討論詩作,很快他們相戀了。王的第三集詩作《風懷集》便是他們愛情的結晶品。他們談詩寫書,共同編寫了《物觀文學史叢稿》,在中國開創了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研究中國文學史的先聲。1931年,他們在日本東京結婚。
1932年,王禮錫與陳銘樞、梅龔彬胡秋原等創辦神州國光社,與陸晶清合作主編《讀書雜誌》,出版了四期“中國社會史論戰”專輯,在國內外引起廣泛的反響。這是我國現代 思想文化史上繼五四時期的思想鬥爭後,最為突出的一場思想鬥爭。王禮錫為組織這場論戰,嘔心瀝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939年5月,他的第二本詩集《去國草》出版,被譽為抗戰詩歌中獨樹一幟的作品。

愛國救國

1937年“七七”事變的訊息傳到海外,王禮錫熱血沸騰,恨不得立即回到祖國,但是他看到國際反侵略運動尚有許多重要的工作需要做,於是決定先留在國外做國際援華抗日工作。早在1935年王禮錫就在英國參與發起和組織了英國的第一個援華組織“中國人民之友社”,並被推為該社的名譽秘書長。1937年8月10日,王禮錫執筆代表“中國人民之友社”向英國各報館、雜誌社寫了援華抗日公開信,呼籲英國國民和輿論界予以聲援,要求英國政府供給中國軍械以抵抗日軍侵略,保障中國領土與主權的完整。中國全面抗戰開始後,王禮錫又參與組織了“全英援華運動委員會”,並被推為副會長。全英援華運動委員會的工作包括抵制日貨運動、督促政府運動、宣傳、救濟四個方面。1938年7月初,中國軍隊取得台兒莊大捷時,王禮錫提請委員會立即舉行慶祝大會,並在各捷運車站張貼通告,在各學校各書店散發傳單。其間,王禮錫還在英國各地作了百餘次講演,講演內容生動,事實充分,富有說服力,打動了全場聽眾的心,很多聽眾紛紛解囊捐款。1937年10月6日,在王禮錫的組織下,全英援華運動委員會成立了醫藥組(後改為救濟組),通過海陸空各個渠道將藥品、舊衣、食品等運到抗日前線。1938年7月,在王禮錫的努力下,經全英援華運動委員會提議,巴黎國際反轟炸大會通過了在中國建立“國際和平醫院”的方案。
1938年2月,在倫敦召開了“救中國救和平世界大會”,亦稱“世界援華制日大會”,王禮錫參加了大會的籌備工作,為大會決議援助中國抗戰、制裁日軍侵略出力甚多。同年7月,王禮錫又出席了在巴黎召開的“全世界反對轟炸非戰區未設防的城市及恢復和平大會”,簡稱“反轟炸大會”,參加大會的有40多個國家的1000多名代表。大會通過了王禮錫以全英援華運動委員會名義提出的六大綱領為藍本起草的關於中國的決議。
1938年7月24日,法國的“中國人民之友社”和全英援華運動委員會又聯合召開了“世界援華大會”,共有10個國家的援華運動領袖人物到會,中國方面出席的有王禮錫和中國駐蘇聯大使余銘。這次會議主要議題是建立廣泛的援華運動大聯繫,推定以全英援華運動委員會為國際聯繫中心,使世界援華工作的各方面都前進了一步。

主要作品

  • 著作書目
書名類別出版時間出版社
《李長吉評傳》
傳記
1930
神州國光社
文選
1932
神州國光社
《市聲草》
詩集
1933
神州國光社
遊記
1933
神州國光社
遊記
1936
中華書局
去國草
詩集
1939
中國詩歌社
《戰時日記》
傳記
1939
神州國光社
《中國社會史的論戰》
論文集
1939
神州國光社
  • 相關詩文
1.王禮錫十歲時的第一首詩
“昨夜君入市,途中草木枯。借問傲霜菊,留得一枝無?”
2.《再會,英國的朋友們!》
我要歸去了,
回到我的祖國——他在新生,
現在血海中,
正崛起一座新的長城;
他不僅是國家的屏障,
更要屏障正義與和平。
我去了,
我去加一滴赤血,
加一顆火熱的心,
不是長城缺不了我,
是我與長城相依為命。
沒有我,無礙中華的新生;
沒有中華,世界就塌了一座長城。
1939年10月8日重慶《新華日報》刊出了詩人陸晶清的悼念詩《給禮錫》:
你的聲音猶在我耳邊,
你的笑貌猶在我眼前,
到今朝,我們別離了才一百天——
“死”,已把我們分割開人間、黃泉!
從今後,人世的艱辛與誰共?
從今後,溫存愛憐只在夢中,
你逝去了,我的世界餘下一個“空”!
往日的歡欣,已是不再現的夢。
知否我旅途聞訊的號慟?
知否我靈前致祭的慘痛?
日月有時滅,我們的愛不終!
海可枯石可爛,此恨啊無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