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祖玲
- 別名:竹林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49年
創作簡況,獲獎情況,部分作品介紹,生活的路,摯愛在人間,
創作簡況
著有長篇小說《生活的路》、《苦楝樹》、《嗚咽的瀾滄江》、《女巫》、《摯愛在人間》、《天堂里再相會》,兒童長篇小說《夜明珠》、《晨露》、《流血的太陽》、《脆弱的藍色》,中短篇小說集《地獄與天堂》、《蛻》、《蛇枕頭花》、《街頭SKETCH》(台灣版)、《天堂里再相會》、《年年歲歲花相似》、《心花》,散文集《藍色勿忘我》、《閣樓上的天空》、《老水牛的眼鏡》,作品集《竹林文集》(5卷)、《蛇枕頭花及江南故事》譯有英文版本等。
獲獎情況
《老水牛的眼鏡》獲全國第二屆少兒文學三等獎,《摯愛在人間》獲全國八五期間優秀長篇小說獎、第二屆特區文學獎,散文《我是一頭駱駝》獲全國第八屆報紙副刊好作品一等獎、《夢之魂》獲首屆韓愈杯散文大賽一等獎及1995年中國改革潮報告文學徵文優秀作品獎、《中華赤子胡秋原》獲第七屆《上海文學》優秀作品獎,《夜明珠》獲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1981年-1982年優秀作品二等獎。
部分作品介紹
《生活的路》、《摯愛在人間》
生活的路
《生活的路》是文革後第一部反映知青生活的長篇小說。作品描寫的是“四人幫”橫行時期,知識青年在生活道路上的鬥爭和探索,著重描寫女知青娟娟滿懷熱情和理想,卻遭受迫害、含冤而死的悲慘經歷,令人嘆息;同時也塑造了立志改變農村落後面貌的青年梁子的形象,不失質樸。
本書曾起名為《娟娟啊娟娟》,後改名為《生活的路》。
摯愛在人間
《摯愛在人間》講述的是被海峽分隔數十年的一對父女從相逢、相別再到永訣的故事。小說以紀傳體的形式和意識流的手法,在父女重逢的雨中、路上和家裡,巧妙地穿插了他們各自的人生苦難、成長經歷和心路歷程。故事是真實的。在特定的歷史年代,這樣的故事也許很普通、普遍,然而敘述者刻骨銘心的心理體驗,將苦難的女兒沒有愛、渴望愛、擁有愛到失去愛的人生經歷,尤其是沒有愛的悲哀,刻畫得驚心動魄。“摯愛”是雙向的,既有女兒對父親的依戀,也有父親對女兒的深愛;“摯愛”又是多層次的,愛親情,更愛這片養育他們的土地。父親在海峽的那一邊,幾十年來對女兒、對母親的牽腸掛肚,全部包含在對故土的深愛之中;“摯愛”的體現方式還是多樣的,女兒對父親的愛是無比的依戀,在重逢時卻如此堅強,沒有任何抱怨;父親對女兒的愛是深沉的,卻表現得嚴厲而瑣碎。愛的反面是沒有愛。在女兒林男成長過程中,她所遇到的艱難、險惡和虛偽的人生情境,多次將她推向異常危險的人生邊緣。然而,正是沒有愛的悲哀,才襯托出了人間有愛的無比珍貴,正是人間仍舊有愛,才讓她一次次渡過難關,堅實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