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背影(周建新著長篇歷史小說)

王的背影(周建新著長篇歷史小說)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的背影》是周建新創作的長篇歷史題材小說,首發於《小說月報·原創版》2018年第11、12期。

小說一如其名,具有史詩一樣的磅礴氣勢與宏大格局,以三個王權爭鬥過程中的失意者的視角展開敘事,從側面展現努爾哈赤皇太極兩代汗王的雄才大略,以及愛新覺羅家族內部的不屈與堅韌,而作品最終的落腳點還是大勢所趨下的民族融合與文化交融。作品用獨特的方式勾畫出撫順、瀋陽、錦州、興城地理歷史文化風貌,講述了一曲跌宕起伏的前清遼寧故事。

2019年,《王的背影》獲第十八屆百花文學獎長篇小說獎。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王的背影
  • 作者:周建新
  • 創作年代:當代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題材:歷史
  • 字數:312千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主題思想,藝術特點,作品影響,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小說講述了滿族的興起,愛新覺羅家族的變遷,滿族的民俗、風俗、風土人情,以及滿漢之間從文化、軍事的衝突到最終民族團結、民族大融合的形成。小說以歷史文化、風物傳說、薩滿宗教及遼寧地理文化為切入點,從舒爾哈齊父子三人的視角出發,從側麵塑造了努爾哈赤、皇太極等人的形象。小說分為相對獨立的三大部分,三部分的主人公分別是努爾哈赤的弟弟舒爾哈齊、舒爾哈齊的二子阿敏、舒爾哈齊的幼子瑙岱,小說以這三個王權爭鬥中失意者的視角,從側面來寫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兩代汗王統一女真各部,為清朝統一打下基業的征戰過程。

作品目錄

第一部 黑扯木
第一章 黑
第二章 扯
第三章 木
第二部 東哥不是哥
第一章 情竇初開
第二章 絕望中的等待
第三章 葉赫老女
第三部 欲望之旗
第一章 天無二日
第二章 薩爾滸
第三章 汗之殤
第四部 王的騎士
第一章 野狼谷
第二章 一個人的戰爭
第三章 薩滿
附錄:書中主要人物及關係

創作背景

周建新自述小說的創作過程:
三四年前(約2014—2015年),我還沒有寫《王的背影》的想法,小說的種子是無意間萌發的。我的同事高海濤先生,是個有激情的評論家,常約我喝酒,高聲朗誦谷野的詩句,“又老又窮,那是我的外婆……沒有什麼比你更深厚,你給了我一個媽媽”。每逢聽到他的朗誦,我的眼睛便濕潤起來,仿佛看到了我自己的姥姥,一個被遺忘的愛新覺羅氏的後裔,我總有為姥姥寫點什麼的一種衝動,只是苦於尋找不到切入的角度。
靈感是由我另一位同事,《鴨綠江》副主編寧珍志先生點燃的,他約我為“讀遼寧古鎮”欄目寫篇大散文,我本來是婉拒的,散文創作並不是我的強項,可他確定了興城寧遠古城這個目標,興城又是生我養我的家鄉,不寫又對不起這片熱土,於是就寫了篇三萬字的“國事家事寧遠事”,其中家事部分,寫的就是姥姥和姥姥的祖先舒爾哈齊九子瑙岱的故事。
寫散文的過程中,小說的雛形便就有了,當初只想寫部中篇,也許血緣的關係,冥冥之中天賜給了我小說的題目——“王的騎士”,這是我兒子的網名,也特別符合瑙岱的身份。於是,谷野的詩,瑙岱的傳奇,我兒子的網名,全進入了我的小說中。
然而,小說寫到了五六萬字,還沒有個盡頭,我便寫不下去了,想把一件事情、一個關係或者一個人物交待清楚,就要延伸出許多筆墨,於是,我所討厭的那種把小說寫得雜蕪的毛病,偏偏發生在我的身上。時值召開第九次全國作代會,我便把沒寫完的小說手稿帶到北京,給我兩位亦師亦友亦兄弟的孫春平津子圍看,讓他們給我出主意,間間苗,如何去粗取精,把小說控制在五萬字以內。
那幾天,北京的那座賓館完全被文學包圍了,一個只有三人的小型研討會,在我的房間進行著,兩位兄長唇槍舌劍,仿佛我不會寫小說了一般,把我未完成的作品批駁得體無完膚。就像拆倒了一道歪牆,兩位兄長給我出主意,讓我重建一道長城一樣堅固的牆,我本來已經在批評的聲中崩潰,討論到後半夜時,又被打了雞血。兩位兄長共同建議,寫成長篇小說,這么多的種子,種在中篇小說這片土地里,怎能不擁擠,長篇有廣闊的空間。
確實如此,即使是以民間的視角,僅憑“王的騎士”怎能把複雜的前清歷史說明白?於是,我的視野從狹窄的一個人,跳入到一個時代。之後,我又用近兩年的時間,完成了這部長篇小說,通過舒爾哈齊父子三人的視野,折射兩代汗王努爾哈赤、皇太極的雄才大略,這便是《王的背影》的成長曆程。

人物介紹

舒爾哈齊
舒爾哈齊作為努爾哈赤的親胞弟,從小就和哥哥作為人質住在李成梁的王府,過著寄人籬下的屈辱生活,後來又與努爾哈赤一起出生入死,攻城拔寨,統一女真各部。然而,即使是患難兄弟,最終在江山穩固和民族大義面前,也要有所取捨,有所犧牲,小說描寫努爾哈赤在處死弟弟前,陪他喝了三天三夜的酒,那場景令人唏噓感慨。
阿敏
小說第二部分的主人公阿敏也是一個悲劇性人物。他有勇有謀,戰無敗績,也有英雄的心懷,雖為舒爾哈齊之子,卻能躋身四大貝勒之列,足見努爾哈赤對他的信任。只是,出身和命運早早就把他安排在權力之外,縱有萬般不甘,也只能選擇犧牲自我,就像文中薩滿傳說中的阿格達一樣,阿敏天生有一種英雄末路的悲壯和蒼涼氣質。
瑙岱
小說第三部分主人公瑙岱,作為“王的騎士”,他只想守衛在汗王身邊,不喜歡權力和戰爭,不想做馬踏屍山的貝勒,只想做天地間的精靈,特別是後來失明後作為隨軍的大薩滿,他身上的神秘色彩和悲憫心懷,其實也是父兄身上那種英雄精神的升華。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該部長篇,以講述遼寧故事、描寫東北地域多民族文化交融發展為宗旨,從一個側面概括描述了滿民族的圖強與興起,愛心覺羅家族的奮發有為與歷史功績,以及滿漢之間從文化、軍事的衝突,到民族融合與團結的形成。
整部小說結構講究,情節方面的宏大敘事,與人物細節描寫的疏密相間並進,以薩滿文化的傳說為経,以主人公及與主人公關係至為密切的重要親人為緯,編織出一幅中國女真部落非凡英雄圖譜,和滿漢文化在衝突過程中相互借鑑、交融、互補,並一同發展的錦繡畫卷,讀來給人以清新、壯麗、豪邁的激情與快感,同時也讀出遼寧多民族優秀兒女,敢於擔當,肯於犧牲,樂於作為的長子精神品格。
舒爾哈齊、阿敏、瑙岱都是王權鬥爭中的失敗者和被淘汰出局的人,但小說沒有著意突出權力的爭鋒和親族間的殘忍,而是懷著開闊的心胸和格局,去寫愛新覺羅家族內部的不屈、堅韌以及一種英雄的襟懷。小說中有一個非常有意味的場景,少年瑙岱在野狼谷獵殺了一頭野豬,那頭野豬被殺後“……頑強地站起,瞅都沒瞅瑙岱一眼,瞄著豬群消失的地方,踉踉蹌蹌往前走,一路上噴灑著鮮血……它的腿終於邁不動了,停下來,跪下去,用力地昂起頭,目光中沒有仇恨,只有遠方”。一頭野豬尚能平靜地面對生死,反觀舒爾哈齊父子,在命運與親情面前,從來都是隱忍而顧全大局,至死,他們的眼中都沒有仇恨……“沒有仇恨,只有遠方”,這是小說通篇的敘事基調,也是愛新覺羅家族負隅前行的內在驅動力。
最後回到小說的創作立意和落腳點,作品最終反映的是大勢所趨下的民族融合以及文化上的交融。特別是小說第三部分,皇太極的撫漢、漢化政策,以及沒落皇族瑙岱不遺餘力修繕寧遠城,以容納八方子民、漢蒙旗融為一體,彼此難分,等等,這些情節都表現了作者積極的民族觀和歷史觀。

藝術特點

  • 人物塑造
《王的背影》從選材到立意和構寫,都已脫胎換骨,重在挖掘和追求象徵意味,而不再對獵奇卻與人性和道德價值無大關係的東西感興趣。作品中最打烙印的人物:貫穿全篇的主人公人物努爾哈赤,堪稱滿族光輝燦爛的大英雄豪傑,書中表現的雖只是不多幾個情節,但都十分見情見義,情是常人刻骨銘心的手足骨肉親情,義卻是民族和家國的情懷大義。為了限制和阻止親弟弟有違民族大義的個人野心,這位主政的罕王無情地將位高權重的貝勒親弟弟,無情地關押進比豬圈還不自由百倍的“人圈”,直至圈死,但每逢重要時節,他這滴酒不沾的至高無上王爺,又會坐在比人頭還小的小小遞飯口外,陪從小一同長大的骨肉弟弟喝上一碗又一碗烈酒,一連喝三天,以化解骨肉雙方心頭的傷痛,爾後再賜親弟弟二罕王以死,然後親率進貢人馬進京。後來老罕王又忍痛賜死已被側封為大金國王儲的親兒子褚英(因違逆國法),而杜絕大金國悲劇的發生。他那種難忍的靈魂之痛,顯示了堅強的偉大,和偉大的堅強。一位有血有肉,能屈能伸,地地道道的民族大英雄,因之躍然紙上。
另一個頗具象徵意味的人物,是罕王努爾哈赤的貼身驃騎衛士,戰爭中為護衛罕王而眼瞎身殘,後來自甘成了拯救滿族同胞靈魂的偉大薩滿——其名瑙岱。先前的衛士瑙岱,只在滿漢的征戰中,英勇搏鬥,舍己護王,身殘失明後,不享優厚待遇,不求俸祿報酬,只為拯救同胞的靈魂而改為金姓大薩滿,當地百姓叫他瞎子金大神。他終老之年與曾經的漢將仇敵祖大壽總兵和解,之後又隻身去京城找祖總兵比試掰腕子,兩個民族的兩位曾經的老將,眼下行將就木的老人,雙雙憋住力氣,屏住呼吸在腕子上叫勁,孫總兵已經停止呼吸了,仍端坐不倒,而瞎子大薩滿還全然不知,是後娶的妻子提醒他,老邁的孫總兵已經薨了,他才恍然大悟,他們兩個死較勁的異族人,此生再用武較力,也不會有輸贏了。滿漢眾族人,只有親和共榮,才是天道。所以,頓悟的瑙岱大薩滿陪送祖大壽屍身回老家,一路向西,直到他自己也在途中嘔血而終。作者以此喻示,滿漢只有相親共處,才能共生共榮。結尾這一情節,震撼人心,寓意深遠。
  • 結構語言
這部小說在結構上就像三個大中篇,既有聯繫,在情節上互相補充,又相對獨立,便於展開對每部分人物性格、心路歷程、命運走勢的刻畫,使人物形象更加飽滿。在語言上,陌生化手法的運用,使小說讀起來非常有氣勢,可謂瑰麗多彩,充滿奇幻。同時,這部長篇還涉及大量歷史社會背景、民族風俗、神話傳說等等,確鑿的歷史事件與合理的文學演繹高度融合,像一部綜合的百科全書,反映了前清歷史時段的整體風貌。小說語言富有詩意,賦、比、興手法的不斷運用,使得無法避免又容易枯燥的大量概括性敘述,變得富有了吸引人閱讀的魅力,季節、時間、風物、山川和不可省略又容易讓讀者放棄的過程,都擬人化地生動起來。

作品影響

  • 獲獎記錄
時間
獎項
類別
獲獎對象
結果
2019年11月16日
長篇小說獎
《王的背影》
獲獎
2020年8月18日
長篇小說
《王的背影》
初選
  • 版前研討會
2018年11月9日,由遼寧省作家協會春風文藝出版社聯合主辦的周建新長篇小說《王的背影》版前研討會在省作協文學現場舉行。省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金方,春風文藝出版社社長、總編單瑛琪出席會議。省作協副主席、瀋陽師範大學中國文化與文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孟繁華主持研討會。遼寧日報、遼瀋晚報等新聞媒體的記者到場對研討會進行了報導。

作品評價

第十八屆百花文學獎授獎詞:“歷史從來不會僅僅定格在史書中,在代代相傳的血脈里,在口耳相傳的故事中,無不活躍著歷史的基因。當周建新以史詩般的筆墨描繪出前清建州女真愛新覺羅家族的崛起,作家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創作視角。在舒爾哈齊、阿敏、瑙岱的悲劇人生中,努爾哈赤、皇太極的雄才大略得以彰顯,那一個個立體的人物形象,擺脫了正史的枯燥記敘,甚至擺脫了正史的盲視,從而獲得了更廣闊的空間。”

出版信息

《王的背影》首發於《小說月報·原創版》2018年第11、12期,後於2019年12月由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
書名
作者
出版地
出版單位
出版時間
責任編輯
ISBN
頁數
王的背影
周建新
瀋陽
春風文藝出版社
2019年12月
姚宏越
978-7-5313-5771-1
311頁

作者簡介

周建新,滿族。一級作家。著有長篇小說《老灘》等多部。中短篇小說多次被《小說月報》《小說選刊》《新華文摘》等轉載,多次獲得遼寧文學獎、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等。現供職於遼寧省作家協會。
王的背影(周建新著長篇歷史小說)
周建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