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從事研究,教育與工作經歷,獲獎情況,科研成果,
從事研究
長期從事英美文學的教學與研究,曾赴美國、加拿大等國訪問研究,已經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專著1部,兼任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理事;江蘇省外國文學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翻譯家協會理事;南京翻譯家協會常務理事;江蘇省外語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江蘇省科技翻譯工作者協會副理事長等。
教育與工作經歷
教育背景:
1983, 9――1987, 6. 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系(本科);
1997, 9――2000, 6. 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碩士);
2001,9――2005, 6. 南京大學中文系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博士);
工作情況:
1987,7—2007,6,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語言文化學院。
2007,7—至今,南京郵電大學外國語學院。
2001,12--2002, 12.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英語系,訪問學者;
2013,9--2013,12. 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校區(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非裔美國研究系,高級訪問學者。
2008,6--2008,8. 參加2008年美國富布賴特當代美國文學研討班。
獲獎情況
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2007年度)。
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2004年度)。
論文:《黑人美學的倡導者與捍衛者艾迪生·蓋爾》獲得2016年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類成果獎三等獎。
論文:《非裔美國文學中的地理空間及其文化表征》獲得第二屆“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2010年)。
專著:《莫里森研究》獲江蘇省高校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2008年)。
2010年,指導袁冰同學畢業論文“憂鬱中的希望——淺析卡森·麥卡勒斯小說中的成長主題”,獲2010年度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優秀畢業設計(論文)三等獎。
2005年,指導阮晶同學畢業論文“The American Dream in the 1920s Reflected inThe Great Gatsby”,獲得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優秀畢業設計(論文)三等獎。
2004年,指導馮霞同學畢業論文“Deceptive Simplicity in Robert Frost’s Poetry”,獲得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優秀畢業設計(論文)三等獎。
科研成果
1.專著:
《莫里森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2月。
2.教材:
《西方文化影視欣賞》(主編),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
《新編美國文學史》第三卷第五章第四節:“斯諾和史沫特萊”,2002年12 月;
3.部分學術論文:
1.艾迪生·蓋爾論美國黑人文學,《當代外國文學》,2016年第2期;
2.Ralph Ellison’s Literary Criticism,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Vol.6, No.1, Jan. 2016.
3.威爾遜與布魯斯坦之爭及當代非裔美國文化之痛,《外國文學》,2015年第3期;
4.種族:想說忘記不容易——評《埃弗雷特訪談錄》,《外國文學動態研究》,2015年第2期;
5.黑人美學的倡導者與捍衛者艾迪生·蓋爾,《國外文學》,2015年第1期;
6.種族含混與美國夢尋——兼論《蓋茨讀本》,《當代外國文學》,2014年第4期;
7.所有自傳都是歷史——杜波伊斯《破曉時分》解讀,《現代傳記研究》,2014年秋季號,
8.非裔美國文學批評中的後結構主義之爭,《外國文學評論》,2013年第3期;
9.反思非裔美國文化,質疑美國文學經典的批評家莫里森,《當代外國文學》,2013年第2期;
10.《有色人民——回憶錄》與非裔美國文學傳統,《外語研究》,2013年第2期;
11.歷史災難與影像記憶:《金陵十三釵》與南京大屠殺,《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科版),2013年第1期;
12.非裔美國文學研究在中國:1994-2011,《外語研究》,2011年第5期;
13.非裔美國文學研究在中國:1933-1993,《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
14.文本戲仿與種族想像——評帕西瓦爾·埃弗雷特的《抹除》,《當代外國文學》,2011年第1期;
15.小人物與大歷史——評E. L. 多克特羅的新作《霍默與蘭利》,《外國文學動態》,2010年第1期;
16.非裔美國文學中的地理空間及其文化表征,《外國文學評論》,2009年第2期;
17.對非裔美國文學、歷史與文化的反思——評《莫里森訪談錄》,《外國文學研究》,2009年第2期;
18.展示當代非裔美國文學創作新方向的帕西瓦爾·埃弗雷特,《外國文學動態》,2009年第1期;
19.美國莫里森研究綜述,《英美文學論叢》第六輯,2007年9月。
20.在新歷史主義視角下重構《寵兒》,《外國文學研究》,2007年第1期;
21.茅盾與賽珍珠筆下的中國人形象——從《水藻行》與《大地》談起,《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期;
22.身體政治與《寵兒》再現,《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
23.莫里森的文化立場闡釋,《當代外國文學》,2006年第2期;
24.關於後殖民主義研究的對話,《當代外國文學》,2005年第2期;
25.凱蒂的女性身份與“男性目光”,《當代外國文學》,2003年第2期;
26.試論賽珍珠《大地》中的中國人視角,《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年第6期;
27.顛覆與抑制—試析《威尼斯商人》中的鮑西婭形象,《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
28.賽珍珠的中國小說觀,《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0年第1期;
29.譯者的身份建構,《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
30.譯者的文化選擇與翻譯策略,《語言與翻譯》,2002年第4期;
31.中國近代文學翻譯與創作的“歷時”研究,《福建外語》,2001年第2期;
32.譯者的選擇與主體文化的制約,《山東師大外國語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
翻譯作品:
1.參譯:《霍普金斯文學理論和批評指南》(第2版),麥可·格洛登,馬丁·克雷斯沃思,伊莫瑞·濟曼主編,王逢振等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年11月。
2.《霍默與蘭利》,[美國]埃·勞·多克托羅,《世界文學》2011年第1期,入選《2011中國年度翻譯文學》(謝天振主編,灕江出版社,2012年5月1日)。
3.《中國佬信札》(第二譯者),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年4月;
4.《數字美學》(第二譯者),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4月。
5.《遠東漫遊》(第一譯者),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5月;
6. “《皮埃爾》,或美國文學史的含混”,收入《慣於贊同:美國象徵建構的轉化》([美]薩克凡h伯克維奇著,錢滿素等譯編),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年12月;
7.《遠離芝家哥的地方》(第二譯者),南京:譯林出版社,2003年;
8. 參譯:《文化相聚》(張子清主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9月。
9.“良言如金”,《外國文學》,1996年第2期;
10. “將一軍”,《譯林》,1995年第2期;
12.“一個誠實的小偷”,《青年文學家》,1994年第5期;
13.“喬伊斯在法國的最後日子”,《譯林》,1994年第2期。
4.科研項目:
2011—2016,主持“20世紀非裔美國文學批評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2008--2009年,主持“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 劃2008年度課題;[GJSSGH0809]
2008--2009年,主持“理工院校大學英語通識課程改革研究”,[FIB070335-A15-30],(套用型本科院校“十一五”國家課題“我國高校套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2008年1月—2009年12月,主持“美國文學經典作品中的黑人形象研究”,南京郵電大學科研啟動項目。[NY207155]
2006年11月—2008年12月,主持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重點課題“莫里森與美國文學傳統”[院閱A0606];
2005年8月—2008年12月, 主持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項目;
2005年12月—2007年12月,主持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指導項目“美國文學經典重讀”[05SJD751003];
2000年12月--2002年1月 ,主持江蘇省教委廳高校科研指導性計畫項目:文化研究與大學英語教學[00SJD74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