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柄菊(學名:Tithonia diversifolia A. Gray)菊科腫柄菊屬植物,一年生草本,高2-5米。葉卵形或卵狀三角形或近圓形,頭狀花序大,頂生於假軸分枝的長花序梗上,總苞片4層,外層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花果期9-11月。
腫柄菊原產墨西哥。中國廣東、雲南引種栽培。生於路邊和荒地。
腫柄菊莖葉或根入藥,有清熱解毒,消暑利水之效,用於治療急慢性肝炎、B型肝炎、黃疸、膀胱炎、青春痘、癰腫毒瘡、糖尿病等。
(概述圖參考:中國自然標本館 )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生長習性,繁殖方法,播種,扦插,栽培技術,修剪,水肥,控株,主要價值,藥用,改善土壤,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2-5米。莖直立,有粗壯的分枝,被稠密的短柔毛或通常下部脫毛。
葉卵形或卵狀三角形或近圓形,長7-20厘米,3-5深裂,有長葉柄,上部的葉有時不分裂,裂片卵形或披針形,邊緣有細鋸齒,下面被尖狀短柔毛,沿脈的毛較密,基出三脈。
頭狀花序大,寬5-15厘米,頂生於假軸分枝的長花序梗上。總苞片4層,外層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基部革質;內層苞片長披針形,上部葉質或膜質,頂端鈍。舌狀花1層,黃色,舌片長卵形,頂端有不明顯的3齒;管狀花黃色。
瘦果長橢圓形,長約4毫米,扁平,被短柔毛。花果期9-11月。
產地生境
原產墨西哥及中美洲地區曾作為觀賞植物、綠肥和防止土壤侵蝕植物被廣泛引種到亞洲、非洲、北美、澳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在東南亞、南非、太平洋一些地區成為入侵草地、河岸、路邊的雜草,在泰國北部山地腫柄菊廣泛蔓延形成單一優勢種,中國廣東、頌厚雲南曾作為觀賞植物引種在廣東、廣西、雲南及台灣地區有逃逸種群分布,福建省的福州、莆田、泉州、廈門等地廣為栽培
生長習性
腫柄菊為喜光植物,有多樣化的生境,在大小河流兩側、公路旁、荒野山坡、村寨附近、農田周圍、丟荒地、向陽林窗等地常見。水平分布集中在北緯24度10分以南的熱帶、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地區,分布地區的最冷月平均氣溫大於8.4℃,年平均氣溫大於16.0℃,分布區年降雨量在800毫米以上,在水平分布區內,腫柄菊分布的海拔變幅為100-2000米,而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地區較為集中,在山間的大小壩子中最為普遍。
繁殖方法
播種
一朵花從開花到種子成熟要25-30天。播種實際上是播瘦果。瘦果成熟時黑褐色,易從果盤脫落,要注意適時收集。一般於3-4月播種。種子發芽溫度宜在15度以上,如在20度-25度,只要4-5天就能發芽,一個月左右即開始分枝。種子發芽率通犁院笑常只有20%-30%。
扦插
腫柄菊靠近基部較粗壯的枝條,在生長期具有發生氣生不定根的特性,以此作插條,成活率可達100%。嫩枝扦插成活率較低,僅20%左右。插條長10-20厘米,留2-3芽去葉,15-25天長出新根。春、夏、秋均可扦插。扦插苗比實生苗生長快。春季播種或扦插的腫柄菊墓坑少,當年即可開花結果。
扦插繁殖可於5月中旬進行。取植株基部粗壯的木質化硬枝作插條,莖粗2-3厘米,直接橫臥於盆土表面,留2-3厘米芽露出土,保持土壤濕潤,即可成活。以砂壤土或黃壤土作培養土。成活後置於光照充足處養護。
栽培技術
修剪
扦插成活後進行3次短截修剪,分別於6月、7月、8月下旬進行,最習承肯熱後一次修剪不能超過9月,不然影響花期,9月後只進行分疏修剪。
水肥
生長期要控水,乾濕結合。扦插成活後至8月下旬,為促進分枝和莖加粗,結合修剪施1-2次稀有機肥水,9-10月各以0.2%磷酸二氫鉀或過磷酸鈣進行葉贈榆謎面追肥一次,促進開花。
控株
生長抑制劑的使用。每次修剪後,新枝條有2-3片新葉時,以B9或CCC噴頂心,濃度為1000ppm-1500ppm。隔10天后再噴一次,共噴6次,9月中下旬追加1次,這樣株高可控制在50厘米以內。
主要價值
藥用
在中國民間,腫柄菊莖葉或根入藥,有清熱解毒,消暑利水之效,用於治療急慢性肝炎、B型肝炎、黃疸、膀胱炎、青春痘、癰腫毒瘡、糖尿病等。
生物體外實驗表明腫柄菊的濃縮熱水提取物無細胞毒素能很好抑制濾過性病毒HSV的感染和抗白血病作用,從腫柄菊地上部分分離出來8種化合物有對結腸癌細胞和人類骨髓性血癌細胞有抑制作用,具有潛在的抗癌商品藥物開發價值,從腫柄菊中分離到的圓葉腫柄菊素,是一種抗瘧原蟲的倍半萜內酯,具有很好的抗瘧疾作用,腫柄菊乙醇提取物的抗瘧疾效果和氯喹及乙胺嘧啶相似,腫柄菊乾葉甲醇提取的動物實驗表明傳統中藥的抗炎症和止痛效果。動物實驗表明腫柄菊能減輕胰島素抵抗,改善葡萄糖代謝,因此有治療二型糖尿病的作用。腫柄菊在盧安達作為傳統治風濕的藥物,而經體外檢測具有抗人類獲元婆舉埋得性免疫缺陷1型(HIV-1)病毒的活性,動物體內實驗證明腫柄菊具有抗阿米巴痢疾和希判船解痙活性,腫柄菊所含倍半萜內脂對引起創傷和血腫的枯草芽孢桿菌有明顯抑制作用,從腫柄菊葉片中分離出的化學物質:acetyltagitininE和tagitinin-F對人類肝細胞癌的肝細胞株HepG2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因此,腫柄菊在醫藥上有著廣泛和潛在的套用價值。
改善土壤
腫柄菊根際能產生有機酸和磷酸酶釋放到土壤中,使磷的有效性增加,綠肥加入土壤中後很快被分解,能提高玉米的產量,即使在沒有有機肥料存在的條件下,腫柄菊也能促進玉米生根和根櫱生長,在磷缺乏的鐵鋁土地區,腫柄菊有機物殘體中相當含量的N、P、K提高玉米產量的效果甚至比化肥還有效,並可增加土壤濕度和改善土壤物理性狀,如果與無機肥料合用則是提高土壤肥力長效性的最好選擇,腫柄菊即使在土壤肥力耗竭的情況下也能積累很高的磷和其它營養元素,該綠肥的加入可以補充土壤中所缺的磷,土壤中鋁離子被腫柄菊吸收後與草酸鹽螯合,可以避免鋁對植物的毒害。由於腫柄菊的葉片中蛋白質的含量高達(乾物質基礎)6.10%,是一種高蛋白飼料植物,有著潛在的飼料開發價值
栽培技術
修剪
扦插成活後進行3次短截修剪,分別於6月、7月、8月下旬進行,最後一次修剪不能超過9月,不然影響花期,9月後只進行分疏修剪。
水肥
生長期要控水,乾濕結合。扦插成活後至8月下旬,為促進分枝和莖加粗,結合修剪施1-2次稀有機肥水,9-10月各以0.2%磷酸二氫鉀或過磷酸鈣進行葉面追肥一次,促進開花。
控株
生長抑制劑的使用。每次修剪後,新枝條有2-3片新葉時,以B9或CCC噴頂心,濃度為1000ppm-1500ppm。隔10天后再噴一次,共噴6次,9月中下旬追加1次,這樣株高可控制在50厘米以內。
主要價值
藥用
在中國民間,腫柄菊莖葉或根入藥,有清熱解毒,消暑利水之效,用於治療急慢性肝炎、B型肝炎、黃疸、膀胱炎、青春痘、癰腫毒瘡、糖尿病等。
生物體外實驗表明腫柄菊的濃縮熱水提取物無細胞毒素能很好抑制濾過性病毒HSV的感染和抗白血病作用,從腫柄菊地上部分分離出來8種化合物有對結腸癌細胞和人類骨髓性血癌細胞有抑制作用,具有潛在的抗癌商品藥物開發價值,從腫柄菊中分離到的圓葉腫柄菊素,是一種抗瘧原蟲的倍半萜內酯,具有很好的抗瘧疾作用,腫柄菊乙醇提取物的抗瘧疾效果和氯喹及乙胺嘧啶相似,腫柄菊乾葉甲醇提取的動物實驗表明傳統中藥的抗炎症和止痛效果。動物實驗表明腫柄菊能減輕胰島素抵抗,改善葡萄糖代謝,因此有治療二型糖尿病的作用。腫柄菊在盧安達作為傳統治風濕的藥物,而經體外檢測具有抗人類獲得性免疫缺陷1型(HIV-1)病毒的活性,動物體內實驗證明腫柄菊具有抗阿米巴痢疾和解痙活性,腫柄菊所含倍半萜內脂對引起創傷和血腫的枯草芽孢桿菌有明顯抑制作用,從腫柄菊葉片中分離出的化學物質:acetyltagitininE和tagitinin-F對人類肝細胞癌的肝細胞株HepG2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因此,腫柄菊在醫藥上有著廣泛和潛在的套用價值。
改善土壤
腫柄菊根際能產生有機酸和磷酸酶釋放到土壤中,使磷的有效性增加,綠肥加入土壤中後很快被分解,能提高玉米的產量,即使在沒有有機肥料存在的條件下,腫柄菊也能促進玉米生根和根櫱生長,在磷缺乏的鐵鋁土地區,腫柄菊有機物殘體中相當含量的N、P、K提高玉米產量的效果甚至比化肥還有效,並可增加土壤濕度和改善土壤物理性狀,如果與無機肥料合用則是提高土壤肥力長效性的最好選擇,腫柄菊即使在土壤肥力耗竭的情況下也能積累很高的磷和其它營養元素,該綠肥的加入可以補充土壤中所缺的磷,土壤中鋁離子被腫柄菊吸收後與草酸鹽螯合,可以避免鋁對植物的毒害。由於腫柄菊的葉片中蛋白質的含量高達(乾物質基礎)6.10%,是一種高蛋白飼料植物,有著潛在的飼料開發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