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信俗

王爺信俗

王爺信俗,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民俗,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池府王爺信俗流行於閩台地區一帶。地處廈門市翔安區馬巷街上的元威殿是閩台奉祀池王爺的祖廟,於明萬曆年間始建於馬巷五穀市榕樹下。每年農曆六月十八日池王爺神誕日前後,元威殿都要舉行各種傳統祭祀盛典活動。

2007年,“王爺信俗”被列入廈門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7年1月11日,“王爺信俗”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Ⅹ-4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爺信俗
  • 批准時間:2017年1月11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民俗
  • 申報地區: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
  • 保護單位:廈門翔安馬巷池王宮管理委員會
  • 項目編號:Ⅹ-49
歷史淵源,民俗內容,傳承保護,社會影響,文化軼事,

歷史淵源

池府王爺信俗流行於閩台地區一帶。地處廈門市翔安區馬巷街上的元威殿,別名元威堂,俗稱“池王宮”,是閩台奉祀池王爺的祖廟,俗稱“正爐”“祖爐”或“總爐”。元威殿於明萬曆年間始建於馬巷五穀市榕樹下,明天啟二年(1622)遷至現址。據民間相傳,池王爺姓池名然,為南京人。池王爺作為治國安民、濟困扶危的象徵,膜拜的人很多,池王宮也香火鼎盛。尤其在農曆六月十八日神誕前後,進香團此進彼出,十分熱鬧。
明末清初鄭成功收復台灣後,池王信仰傳入寶島及東南亞一帶,元威殿成為了閩台地區池王爺信仰的開基祖廟。池王信仰流行在閩台地區及東南亞一帶就有1000餘座分爐。

民俗內容

每年農曆六月十八日池王爺神誕日前後,元威殿都要舉行各種傳統祭祀盛典活動。是時,閩台兩岸成千上萬的信徒匯聚而來。其間,有賽馬演戲、搭錦棚唱南曲、攻炮城、燃放火獅等民俗活動,尤其進香請火等祭典,更具地方色彩,歷久不衰。
池王爺生誕祭祀盛典按其順序大致如下:神誕前夕做敬(又稱做醮),道士在擺滿各種祭品桌子的前後做醮。神誕日時,有祝嘏大典儀式、請火、游境等活動程式。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池王信仰成為連結兩岸“神緣”的紐帶。廈門池王宮是池府王爺信俗發祥地,在閩南各地及海外新、馬、泰等地有一千餘座分爐,每年還有逾四千名台灣同胞來此進香謁祖,是廈門與台灣宗教文化交流活動頻繁的民間信仰場所。
保護措施
2001年,馬巷元威殿被公布為廈門市第一批涉台文物古蹟。
2013年,翔安區馬巷元威殿入選首批10個“海峽兩岸(廈門)交流基地”之一。

社會影響

主要活動
1988年以來,台灣各地每年都有上千名信徒信眾組團回馬巷元威殿謁祖進香。
文化交流
2019年10月27日,首屆2019海峽兩岸民間信仰文化論壇暨池王爺信仰文化兩岸學術研討會在廈門舉辦。

文化軼事

據傳,池府王爺俗名池然,明朝南京人。傳說其文中舉人、武中進士,奉派到漳州任官,路經小盈嶺,在旅館中邂逅一位差官。兩人談得十分投機,酒醉之時,差官透露:“我是瘟疫使者,奉命前往漳州散布瘟疫,兄台請暫緩赴任,以免遭遇不測。”池然心想,自己上任伊始,漳民即將遭殃,決心以己身代萬民,於是假意說:“請不要亂開玩笑。”差官為取信於池然,便從懷中取出瘟藥,池然趁機搶到,迅速吞服,隨即化身於馬巷。瘟疫使者稟奏天庭,玉帝為之感動,敕封為神,以彰其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