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山西大學光電研究所教授)

王海(山西大學光電研究所教授)

王海,男,1963年9月生,山西陽泉人。理學博士,山西大學光電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山西省青年學術骨幹,2004年獲全國模範教師光榮稱號。並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面上基金2項。主持完成山西省青年科學基金1項參與教育部和山西省科研項目11項。目前正主持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非經典光場的產生與套用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海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西陽泉
  • 出生日期:1963年9月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山西大學
  • 主要成就:全國模範教師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 代表作品:《非線性光學》
  • 稱號:全國模範教師
  • 個人成就: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篇
人物經歷,主講課程,研究方向,主要貢獻,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1985年7月畢業於天津大學機械系,1992年7月在山西大學物理系獲理學碩士學位,1999年10月在山西大學光電所獲博士學位,2000年1月到美國阿肯色大學物理系作博士後研究,2001年10月回山西大學光電所工作。

主講課程

主講光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的《非線性光學》課程。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量子光學、光與原子相互作用、雷射技術等方面的實驗研究和教學工作。

主要貢獻

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面上基金2項。主持完成山西省青年科學基金1項參與教育部和山西省科研項目11項。目前正主持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非經典光場的產生與套用研究”。
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篇。先後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提出並在實驗上完成用非經典光測量介質微弱吸收的方案。成功地完成量子類QND測量的實驗研究,結果發表在在Phys. Rev. Lett.上。在雷射與多能級原子相互作用研究方面,用環形腔完成了EIT(電磁感應透明的實驗研究)增強Rb原子Kerr非線性係數的測量工作。同時完成了光速減慢的(8000m/s)實驗研究。在光減速和非線性效應研究基礎上,開展了光量子存儲和原子相干信息雙通道釋放的實驗研究工作。採用795nm的左旋圓偏振和右旋圓偏振分別做寫控制光和探針光。通過EIT相干動力學過程,使探針光信號存儲在原子兩基態上,用795nm或780nm的“讀”控制光讀出存儲在原子相干性中的信號。用光柵將讀出的795nm或780nm信號在空間上分離 (Phys. Rev. A 72, 043801 (2005))。為下一步進行光量子雙通道存儲和釋放提供了研究基礎。在獲得冷原子云的基礎上,用聲光調製器實現了MOT的開關控制,為下一步利用冷原子介質進行光量子關聯的研究提供了實驗平台。在國際交流方面,與美國阿肯色大學肖敏教授合作。目前,正在開展弱光下有效非線性效應及光子與光子、光子與原子量子糾纏的實驗研究,探索實現單光子量子開關與量子邏輯門的新途徑,為實現光量子信息載體的可控操縱提供實驗基礎。
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面上基金2項。主持完成山西省青年科學基金1項參與教育部和山西省科研項目11項。目前正主持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非經典光場的產生與套用研究”。
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篇。主講光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的《非線性光學》課程;先後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提出並在實驗上完成用非經典光測量介質微弱吸收的方案。成功地完成量子類QND測量的實驗研究,結果發表在在Phys. Rev. Lett.上。在雷射與多能級原子相互作用研究方面,用環形腔完成了EIT(電磁感應透明的實驗研究)增強Rb原子Kerr非線性係數的測量工作。同時完成了光速減慢的(8000m/s)實驗研究。在光減速和非線性效應研究基礎上,開展了光量子存儲和原子相干信息雙通道釋放的實驗研究工作。採用795nm的左旋圓偏振和右旋圓偏振分別做寫控制光和探針光。通過EIT相干動力學過程,使探針光信號存儲在原子兩基態上,用795nm或780nm的“讀”控制光讀出存儲在原子相干性中的信號。用光柵將讀出的795nm或780nm信號在空間上分離 (Phys. Rev. A 72, 043801 (2005))。為下一步進行光量子雙通道存儲和釋放提供了研究基礎。在獲得冷原子云的基礎上,用聲光調製器實現了MOT的開關控制,為下一步利用冷原子介質進行光量子關聯的研究提供了實驗平台。在國際交流方面,與美國阿肯色大學肖敏教授合作。目前,正在開展弱光下有效非線性效應及光子與光子、光子與原子量子糾纏的實驗研究,探索實現單光子量子開關與量子邏輯門的新途徑,為實現光量子信息載體的可控操縱提供實驗基礎。
主要研究項目:
1.量子計算的物理實現和關鍵量子器件-冷原子系綜的相干操控與量子信息存貯,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資助額:56.97萬元,2006-12,排名:1。
2.多能級原子雙通道量子相干增強的弱光非線性效應的研究,山西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額:8萬元,2007-4,排名:1。
3.利用多能級原子的量子相干效應進行光量子存儲的實驗研究,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資助額:6萬元,2006-10,排名:1。
4.利用冷原子EIT中的四波混頻效應在光學腔內實現光子糾纏,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額:24萬元,2005-10,排名:1。
5.微結構中的量子特徵,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工程重大項目培育計畫,資助額:30萬元,2005-12,排名:2。
6.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研究,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畫,資助額:50萬元,2005-6,排名:5。
7.非經典光場產生與套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額:120萬元,2003-10,排名:1。
8.利用光學腔內原子相干效應實現單光子開關的實驗與理論研究,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額:40萬元,2003-12,排名:1。
9.原子碰撞過程對原子量子相干性的影響,山西省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資助額:3萬元,2005-12,排名:1。
10.雷射參量對原子相干性導致色散增強效應的影響研究,山西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額:4萬元,2003-7,排名:1。
11.同時具有強度和位相關孿生光束的產生及套用,教育部資助優秀年輕教師基金,資助額:8萬元,2001-3,排名:2。
12.利用頻率簡併的孿生光束進行亞散離粒噪聲極限的精密測量,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額:14萬元,1999-10,排名:1。
13.山西省高校拔尖創新人才04,山西省教育廳專項,資助額:20萬元,2004-11,排名:1。
14.利用電磁感應透明效應進行光量子信息存儲的實驗研究,山西省回國留學基金,資助額:3萬元,2003-12,排名:1。

獲獎記錄

1.量子相干增強非線性光學效應及在全光和光量子開關上的套用,山西省科學技術獎,等級:二,2005-12,排名:1。
2.連續光學參量振盪過程中各種非經典光場的產生與套用,山西省科技進步理論二等獎,等級:二,2000-12,排名:2。
3.壓縮態光場的實驗與理論研究,山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理論一等獎,等級:一,1999-11,排名:4。
4.連續倍頻穩頻YAG 雷射器,山西省科技進步理論二等獎,等級:二,1995-8,排名:2。
5.壓縮態光場的實驗與理論研究,鑑定單位:省科委,結論:國際先進水平,1998-5,排名:5。
6.連續倍頻穩頻YAG雷射器,鑑定單位:省科委,結論:國際領先,1993-5,排名: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