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泮清(紅25軍補充師排長)

王泮清(紅25軍補充師排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泮清少將,(1911—2003),河北省鹽山縣王家窯廠村人,1911年10月出生,自幼家境貧寒,從小就在家中務農。17歲後,為生活所迫,便到天津一個紡織廠當學徒,1931年之後,日本帝國主義陸續侵占了我國東北三省,在抗日救亡思想的驅使下, 1935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不久就但任了紅25軍補充師排長。在1935年9月隨紅25軍最先到達陝北。1936年6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泮清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河北省鹽山縣王家窯廠村
  • 出生日期:1911年
  • 逝世日期:2003年3月18日
  • 職業:軍人
人物生平,人物生活,

人物生平

王泮清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後,於1936年在瓦窯堡成立了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王泮清調到紅大任第三科連長兼教員,西安事變後紅軍大學第三科進駐甘肅慶陽,改為中央教導師,王泮清任中央教導師副營長兼主任教員。從這個時候起,他就開始終生從事了黨的軍事教育工作。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為了適應抗日戰爭形勢發展的需要,中央軍委決定組建八路軍總部隨營學校,並從甘肅慶陽中央教導師抽調了校、處領導,並任命韋國清為校長,陳明為政委,閻捷三任教育長。王泮清任八路軍隨營學校軍事總教,當時的政治總教為張平凱。軍政教員有:陶漢章、賴光勛、黃經琛、嚴光、歐陽平、鄭文卿、謝振華、劉浩天等同志。
八路軍隨營學校進駐洛川後,對內改名為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六大隊,歸抗大領導,但為統戰需要,對外仍稱八路軍隨營學校。1938年9月隨營學校擴編為三個支隊,王泮清為第六支隊支隊長。在極其艱苦及簡陋的條件下,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八路軍隨營學校共招收二批,培養了近2000名學員。
1938年12月,八路軍隨營學校和駐慶陽的抗大第五大隊、駐旬邑的陝北公學、駐安吳堡的青訓班等單位組成抗大一分校,由何長工任校長、周純全任副校長、黃歐東任政治部主任、韋國清任訓練部長,王泮清任抗大一分校大隊長。
隨後抗大一分校挺進山東抗日前線,在沂蒙山區,抗大一分校邊教學邊作戰,在近七年的時間裡,為我黨我軍培養了大批軍政骨幹力量。
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10月抗大何長工副校長率領第一、三、四大隊和校直屬隊共3000多人,從綏德出發,挺進東北。1946年2月,中央決定,抗大總校改稱東北民主聯軍軍政大學,林彪兼任校長,彭真兼任政委 。 此時,抗大一分校也到達東北戰場,隨即劃歸總校建制,王泮清為總校大隊長。
後來東北民主聯軍軍政大學總校在東北陸續成立了東滿、南滿、北滿、西滿四所分校,北滿分校對外也稱合江分校(或佳木斯分校)。按著慣例,抗大各分校軍政一把手都由當地的黨政一把手兼任,因此北滿分校由東北民主聯軍總後勤部部長兼政委鐘赤兵兼任校長,由東北合江省委書記張聞天兼任政委。王泮清任東北軍政大學北滿分校副校長、葉明任副政委。在二年期間,東北軍政大學為我軍培養了四千多名軍政幹部,有力的配合了東北解放戰爭的勝利發展。
1948年初,根據新的形勢和任務,東北軍政大學進行整編,學員共編為4個團,王泮清任軍政大學第二團團長,葉明任第二團政委。1945年5月,奉中央軍委命令,東北軍政大學副校長倪志亮率軍大第二團作為先遣隊隨四野大軍去武漢,為東北軍政大學南下作準備,先遣隊到達武漢後,即奉命參加軍管,倪志亮兼武漢市警備司令,王泮清兼任武漢市第一任糾察總隊總隊長。
東北軍政大學到達武漢後,改名為中南軍事政治大學,總校設在漢口,同時在商丘、信陽、長沙、南昌、桂林、廣州成立了六個分校,王泮清任直屬第一總隊總隊長。中南軍政大學除了繼續為中南軍區培養軍政幹部外,還招收了大量的地方知識青年,教育改造了大批國民黨軍隊的起義軍官,培訓了許多師、團職教育骨幹和大量的我軍工農出身的高級幹部。為剛剛解放的新中國培養了大量的軍隊和地方急需的寶貴人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第二十步兵學校校長,第六步兵學校校長,漢口高級步兵學校副校長,校長。為我國軍隊院校的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嘔心瀝血,貢獻了他畢生的力量。
一九五五年授大校軍銜,一九六一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和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2003年3月18日去世,享年93歲。

人物生活

1961年王泮清以優異成績從南京軍事學院高級系畢業,隨後任漢口高級步兵學校副校長、校長。
漢口高級步兵學校是文化革命之前我軍培養團營幹部的兩所學校之一,王泮清在軍隊院校中嚴格教育、關心、愛護下屬,處處為人師表是有名的。要讓學員和下級做到的事,他自己總是身體力行,首先做到,從不特殊,1965年下半年,他已54歲了,但仍堅持隨步校學員到外地野營訓練,並且一定要同吃、同住、同訓練。當時部隊都睡在簡易的帳篷里,王泮清因受潮和遭受風寒,他突然發高燒達41度,並且很快下肢就不能運動了。王泮清堅持交待完工作後才去住院。武漢軍區總醫院即刻把他轉到北京解放軍301醫院,但當時的醫療診斷條件有限,醫生們會診,懷疑他是否因脊椎腫瘤而導致下肢突然癱瘓,結果又抽脊液,檢查來、檢查去,最後排除了腫瘤,確診為馬尾神經發炎,但發了十餘天高燒已引起馬尾神經粘連,導致下肢癱瘓了。其實當時只要儘快地使用大量的抗生素,病情就能得到有效控制,但為時已晚。接著,剛好又趕上文革初期,301醫院已沒有了正常的醫療秩序,王泮清也失去了重新恢復得機會。
他先是架著雙拐,拖著一條完全抬不起來的腿慢慢走路(還有一條腿勉強可以抬起來一點),後來漸漸體質變弱走不了路,就完全坐輪椅行動。最後幾年,幾乎就是在醫院的病床上度過的,直到去世,他頑強的與病魔抗爭了38年。
三十八年,對一個人來說,可不是一個短暫的時間,開始坐輪椅之後,王泮清的行動就大為不便了。長年的臥病在床,由於下肢癱瘓,不能運動,肌肉也慢慢萎縮,神經也變得麻木起來。特別是後幾年,稍有不慎, 就會產生褥瘡,且傷口也很難癒合。其疼痛是難以忍受的,但王泮清卻神態自若。
王泮清是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每次去北京開會期間,他都儘量少吃飯、少喝水,怕上廁所不方便,給工作人員帶來麻煩。
王泮清雖然常年在病榻之中,但心中始終關心著黨和國的大事,關心著國家的每一個變革,對社會上那些貪污、腐敗現象深惡痛絕。他被選為所在的湖北軍區元寶山休乾所的黨委副書記和支部書記。
王泮清在2003年3月18日,在他93歲高齡時永遠離開了我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