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南京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波,南京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南京大學哲學系暨約克大學心理學系聯合培養博士。曾獲美國University of West Georgia心理學博士全額獎學金。主要關注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與哲學心理學、批判理論。尤其是基於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理論地平,審慎而徹底地將心理與心理學得以成立的前提和界限及其與現代社會的內在勾連之研究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思想清晰度。相關論著被University of Surrey、紐約East Side Institute、輔仁大學等選作博碩士課程研討材料。獨立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省級課題等多項。獲教育部博士學術新人獎、南京大學青年教師人文科研原創獎、南京大學教學成果獎等。參與出版著譯多種(包括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著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波
  • 國籍:中國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南京大學
科研成果,學術成果,科研項目,獲獎情況,其他,

科研成果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Construction of Social Constructionism: Prof. KJ Gergen in Dialogue”(獨著),Culture & Psychology (SSCI), Vol. 22. No. 4, 2016, pp. 565-573,DOI: 10.1177/1354067X16663007;
“Psychohistorical Hypotheses on Japan’s History of Hostility Towards China”(第一作者)The Journal of Psychohistory(SSCI), Summer 2016, Vol. 44(1), pp. 24-40;
“The Raft of Critique”(獨著),Theory & PsychologySSCI),即出;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的意識哲學蘊涵” (獨著,CSSCI10000字),哲學研究,2016年第12期,第13-18頁,封面文章位列第一;
“資本時代心理一般的方法論批判”(獨著,CSSCI12000字),哲學研究,2015年第11期,第24-30頁;
“實證的、解釋的和批判的:心理學研究的三大傳統”(獨著CSSCI 13000字),南京師範大學學報,2015年第5期,第103-110頁;《新華文摘》2015年第24期全文轉載(第165-168頁)
“直接知覺理論及其對圖書設計的啟示”(第一作者,CSSCI 8000字),出版科學,2017年第6期,第35-38頁;
“和而不同:來自心理學的洞見”(第一作者,CSSCI 9000字),國外社會科學,2017年第1期,第149-153頁。《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心理學》2017年第5期全文轉載;
“心理學概念具有規範性和展演性”(獨著,4000字),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年1月9日(第1126期);
“從理性的批判到文化的批判:論弗洛伊德以來神話在西方心理學中的作用”(獨著,CSSCI 11000字),內蒙古社會科學,2016年第5期,第46-51頁;
“培根四種幻象說及其對心理學研究的意義”(獨著,CSSCI 12000字),南京師範大學學報,2016年第5期,第120-127頁;
“歷史與關係:社會建構論的社會建構”(獨著,CSSCI 10000字),國外社會科學,2016年第5期,第135-139頁。《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6年第12期全文轉載,《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社會學》2016年第12期全文轉載;
“馬克思意識哲學的唯物主義內涵”(獨著,CSSCI 11000字),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5期,第21-26頁;
“民眾心理與性經濟社會學:賴希《法西斯主義民眾心理學》的文本學解讀”(獨著,CSSCI 12000字),內蒙古社會科學,2015年第5期,第29-35頁;
“批判心理學:過去、現狀與未來”(獨著,CSSCI集刊35000字),社會批判理論紀事,2015年第6輯,第166-227頁;
“心理學、生命政治與新自由主義治理”(獨著,CSSCI 12000字),國外社會科學,2014年第5期,第134-142頁;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批判心理學前沿進展”(獨著,CSSCI 17000字),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3期,第5-15頁。封面文章位列第一,《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哲學原理》2014年第8期全文轉載,《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4年第4期摘錄;
“批判心理學賦予心理學現代意義”(獨著,3500字),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9月1日(第641期);
“知識返身解殖與去心理學化同行”(二作,CSSCI 10000字),甘肅社會科學,2014年第5期,第138-141頁;
“心理學與社會的改造”(二作,CSSCI 14000字),學術月刊,2014年第12期,第165-170頁;
“論主體形上學對心理學的作用以及弗洛伊德的解決方案”(獨著,北大中文核心 12000字),江蘇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 (1),第142-147頁 ;
“Working at the Borders: Reconstructing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sych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itical Psychology”(獨著,12000單詞),Annual Review of Critical Psychology,2013(10): pp. 257-276;
“論笛卡爾與馮特在思想史上的內在勾連:從意識內在性的視角看”(獨著,CSSCI 12000字),自然辯證法研究,2012年第11期,第1-7頁。封面文章位列第一,《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3年第2期“哲學·宗教學”欄目全文轉載;
“批判立場的理論心理學”(獨著,CSSCI 13000字),國外社會科學,2011年第5期,第125-132頁。《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心理學》2012年第1期全文轉載;
“美國心理學會2011年華盛頓年會會議綜述”(獨著CSSCI 10000字),國外社會科學,2011年第6期,第146-152頁。《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2年第4期“前沿”欄目全文轉載;
“‘我不能想像一種沒有它的生活’:與斯塔姆教授談理論心理學”(獨著,CSSCI 10000字),國外社會科學,2013年第1期,第135-139頁;
“在政治經濟學中尋求對心理學的解剖”(獨著,3000字),中國社會科學報(導讀),2013年4月8日(第436期);
“身心靈:對靈魂殘餘的崇拜和追懷”(獨著,2800字),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7月15日(第475期);
“尋求心理學的合法性:從主流心理學的危機看後現代心理學思想的旨趣”(獨著,CSSCI 10000字),內蒙古社會科學,2013年第4期,第34-38頁;
“作為其他可能選擇的主體性”(獨著,CSSCI 11000字),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年第3期,第41-48,55頁。《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心理學》2014年第1期全文轉載;Ø
“論心理何以可能:一種政治經濟學批判視角”,(獨著,52000字)套用心理研究(台灣),2013 年春季卷(總第57期),第155-215頁;
“西方心理學主體的腐朽與神奇:一種批判式知識考古”(獨著,特約論文,43000字),套用心理研究(台灣),2012 年夏季卷(總第54期),第133-175頁;
“政治經濟學語境中的心理學芻議”(獨著,CSSCI 12000字),國外社會科學,2010年第5期,第71-78頁;
“Chinese Theoretical Psychology Seeks Its Identity”(獨著, 6000單詞), 國際理論心理學通訊(美國), 2008年春季號, pp. 3-5;
“The Political Psychology of Lao-Tzu: Aim at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 Nature”(獨著,7000單詞),國際政治心理學通訊(美國),2009年春季號, pp. 8-10;
“衝突與消融:認知心理學與精神分析視界融合的新範式”(獨著,CSSCI 10000字),心理學探新,2005 年第4期,第18-20,25頁 ;
“對心理諮詢中價值干預問題的反思”(二作,北大中文核心 12000字),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 年第3期,第122-128頁 ;
“存在與解釋:芻議心理諮詢境域的詩性智慧”(第一作者,CSSCI 10000字),醫學與哲學, 2006 年第11期,第39-40,43頁;
參與國家重點課題“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潮”三卷本寫作,完成其中“弗洛伊德主義的馬克思主義”部分(四萬兩千字),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83-233頁(榮獲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
“Acculturation Research Critiques and Alternative Research Designs”(二作,30000單詞),《The Oxford Handbook of Acculturation and Health》,牛津大學出版社2017年出版;
學術譯著
Thomas Teo:《心理學的批判:從康德到後殖民》,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進行中;
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委託翻譯羅洛·梅(Rollo May)代表作“存在:精神病學和心理學的新方向”前三章(100000萬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
Carl Ratner:《基於巨觀文化心理學視角的心理能力研究》(12000字),學術月刊,2014年第9期;
Ian Parker:《批判心理學:超越學科》 (兩萬字),社會批判理論紀事,2015年第6輯;
Lois Holzman:《批判心理學、哲學與社會治療》(兩萬字),社會批判理論紀事,2015年第6輯;
Wolff-Michael Roth:《批判心理學和學校改革實踐》(一萬五千字),社會批判理論紀事,2015年第6輯;
Thomas Teo:《從理論和哲學視角看批判心理學》(兩萬五千字),社會批判理論紀事,2015年第6輯;
Ernst Schraube:《從主觀的立場看技術的心理學》(兩萬字),社會批判理論紀事,2015年第6輯;
Hank Stam:《批判心理學的事業與專業的狀況》(一萬字),社會批判理論紀事,2015年第6輯;
Ian Parker:《精神分析與資本主義批判》,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第242期;
叢書主編
批判心理學書系,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持續出版中;

學術成果

“認知科學的哲學基礎研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哲學系,伯克利,美國,2017年12月;
“現實與具體:理論心理學研究的雙重原則”,中國理論心理學與心理學史學會年會大會主題報告,石家莊,中國,2017年9月16日到17日;
“政治經濟學批判的意識哲學蘊涵”,第17屆國際理論心理學大會(ISTP),東京,日本,2017年8月19日到26日;
“對中國本土心理學發展的元理論反思”, 第31屆國際心理學大會(ICP),橫濱,日本,2016年6月24日到29日;
“社會歷史中的心理學發展”,系列講座,台灣輔仁大學心理學系,2015/4/22-2015/5/07;
“亞洲和非洲的後殖民創傷:冷戰局勢在個人、家庭與社會留下的印痕”(與邱依虹博士),台灣東華大學花師教育學院,2015/4/23;
“心理學與新自由主義生命治理”,首屆華人套用心理學大會,台北,2015年5月1日;
“日本對華仇視心理的心理史學解釋”,國際心理史學年會,紐約,2015年6月5日;
“地方-健康聯繫對老年人生存狀況的影響”,國際交通研究學會年會,重慶,2015年6月20日;
“心理學與心理治理”,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年會,南京,中國,2014年11月13日到16日;
“什麼是政治經濟學語境中的心理學”,美國心理學會年會,華盛頓,美國,2011年8月4日到7日;
“政治經濟學語境中的心理學導論”,加拿大心理學會年會,多倫多,加拿大,2011年6月2日到4日;
“如何從政治經濟學的視角分析心理學”(How to Analyse Psych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Economy),History & Theory of Psychology Evening Colloquium Series at York University),約克大學,多倫多,2011年10月6日;
“加拿大、新加坡、中國以及高棉娛樂行業女性工作場所健康與安全的比較研究”,加拿大心理學會年會,多倫多,加拿大,2011年6月2日到4日;
“政治經濟學與心理學:一種批判視角”,國際理論心理學學會雙年會,薩羅尼加,希臘,2011年6月27日到7月1日;
“德國心理學在中國傳播的效果史:從馮特到霍茲坎普”,接觸中的文化研討會,哥廷根大學,德國,2010年4月16日到21日;
“西方心理學主體的腐朽與神奇”,國際理論心理學學會雙年會, 南京,中國,2009年5月19日到21日;
“馬克思主義心理學在中國”,國際行為與社會科學史學會年會,雪城大學,美國,2010年6月24日到27日;
“對心理諮詢中價值干預問題的三個評論”,國際理論心理學學會雙年會, 多倫多,加拿大,2007年6月18到22日;
“西方心理學的主體危機及其出路”,第二屆國際哲學大會,雅典教育科學研究院,雅典,希臘, 2007年6月4日到7日;
“世紀的焦慮:現代心理學在中國的產生的傳播”,國際行為與社會科學史學會年會,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美國,2009年6月25日到28日;
“試圖將心理學帶入中國的兩位心理學家”,國際行為與社會科學史學會年會,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美國,2009年6月25日到28日;
“弗洛伊德以來神話在心理學中的作用”,中國理論心理學與心理學史學會年會,武夷山,中國,2006年11月3日到7日;
“尋求心理學的合法性:從主流心理學的危機看後現代心理學的旨趣”,中國普通與實驗心理學學會年會, 南京,中國,2007年4月20日到23日;
“心理學的知識想像”,中國理論心理學與心理學史學會年會,青島,中國,2008年4月21日到26日;
“西方心理學的主體譜系”,加蒂夫大學主體性國際會議,加蒂夫,英國,2008年6月20日到26日;

科研項目

獨立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2014-2017),國外馬克思主義批判心理學思潮研究,(項目號:14CZX003
獨立主持南京大學2015年度第2批校級國際化課程(群)建設立項課題;
獨立主持南京大學2016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研究課題,“基於對分課堂模式的心理學理論前沿問題教學體系研究”;
參與教育部“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史”課題(2010);
獨立承擔課題“政治經濟學語境中的心理學研究”(2010-2012),南京大學研究生創新項目,已結題;
獨立承擔課題“馬克思主義與心理學研究”(2011-2012),江蘇省研究生創新項目,已結題;
參與國際研究項目“批判心理學年度評論(Annual Review of Critical Psychology)”(2010-2012),已結題;
參與國際研究項目“國際批判心理學百科全書”,(2011-2012),已結題;
獲紐約East Side Institute 國際班獎學金資助赴紐約研修兩個月(2010-2011);

獲獎情況

南京大學青年教師人文科研原創獎,南京大學,2017
獲南京大學中國銀行教師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16;
入選由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與江海學刊雜誌社聯合推出《 江海學刊》 “ 江蘇青年學人”,2015;
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參與),2015;
南京大學首屆青年教師人文科研原創提名獎,南京大學,2013
國家獎學金,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2010;
教育部學術新人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1
交通控股一等獎學金,南京大學,2011;
南京大學優秀研究生,南京大學,2011;
十位獲得首屆“自強不息”稱號的大學生之一,徐州市政府,2006;
優秀論文獎,江蘇省哲學學會,2009;
江蘇省第四屆大學生文化藝術節詩歌與論文競賽兩個三等獎,2003;
兩度獲得江蘇省政府獎學金,2004,2005;

其他

《The Journal of Psychohistory》 (SSCI)編委,2015年8月至今;
SAGE Open編委、審稿人,SAGE Publications, Inc. 2013年3月-今;
《套用心理研究》(台灣)批判心理學專輯召集人(同林香君教授),2016年11月至今;
《社會學評論》外審專家,2015年11月-今;
《International Critical Thought》,外審專家,2015年9月-今;
《心理科學》外審專家,2013年6月-今;
特邀編輯(大陸只有一位) ,台灣心理學會《套用心理研究》雜誌,2008/3-2010/4;
執行編輯(負責向國外學者組稿並翻譯),《社會批判理論記事·批判心理學專輯》,南京大學哲學系及馬克思主義社會批判理論研究中心,2010/9-2015/1;
國際理論心理學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oretical Psychology)2009年南京雙年會中國籌備委員會首席協調者(Coordinator)以及五位籌委之一,2006-2009;
暹粒公民健康、教育和社會問題國際計畫顧問 (SiRCHESI, Siem Reap Citizens for Health, Educational and Social Issues), 2010/3-今;
第十九屆“語文報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專家評審,2017年7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