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嘉(1737-1787?),字士會,號榕軒,四川重慶府合州銅梁縣人,乾隆三十年(1765年)鄉試第一名中舉人,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第三甲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乾隆四十年,授檢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汝嘉
- 別名:字士會,號榕軒
- 國籍:清
- 出生地:四川重慶府合州銅梁縣
- 出生日期:1737
- 逝世日期:1787
- 職業:翰林院掌修國史
- 主要成就:參與編撰《四庫全書》
人物生平
王汝嘉(1737-1787?),字士會,號榕軒,四川重慶府合州銅梁縣安居人,福建巡撫王恕之子,因父子二人均以進士身份入翰林,故有“父子翰林”之說。乾隆三十年(1765年)鄉試第一名中舉人,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第三甲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乾隆四十年,授檢討。乾隆四十七年,翰林院掌修國史,授四庫全書館編修(總閱官15人,重慶籍的有周煌;繕書處分校官179人,王汝嘉是唯一的重慶籍),參與編撰《四庫全書》。王汝嘉一生著述甚富,惜多散佚,後修《合川縣誌》,未竟而卒。
安居翰林王汝嘉參加編纂了中國歷史上規模宏大、舉世聞名的《四庫全書》,被後來的安居人傳為佳話。
王汝嘉(1737—約1787),字士會,號榕軒,清代銅梁安居人,福建巡撫王恕之子。因父子二人均以進士身份入翰林,故有“父子翰林”之說。王汝嘉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中鄉試第一名——解元,後其弟王汝璧於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四月會試,中三甲第63名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正是這一年正月初四,乾隆帝詔諭天下,在全國搜訪、徵集群書,以備修纂《四庫全書》之需。因此,王汝嘉為官就與這一浩大的文化工程密切相關。
乾隆四十年(1775年)四月,王汝嘉留館授翰林院檢討,正七品銜,掌修國史。繼後受命任“四庫全書館”編修,參與修纂《四庫全書》。該館機構龐大,組織系統完備,下屬機構按工作性質區分,有纂修、繕書和監造三大處,各處設官管理,職責分明,各司其職。當時在京城集中了全國3800多文人學士,經廣泛搜訪徵集、整理審定、謄抄底本、校訂裝潢,歷時10年才編纂完成。
《四庫全書》是中國歷史上一部規模宏大的叢書,是乾隆帝詔諭編修的我國乃至世界最宏大的文化工程。從全國各地徵集而來的“各省采進本”和“私人進獻本”,占據了收錄的絕大部分。該書分經、史、子、集4部,故名“四庫”。共收錄古籍3503種、79337卷,裝訂成36300冊;存目的有6793種,93551卷。先後抄正7部,分藏於南北方7個藏書閣。該書內容廣博,資料浩瀚,幾乎囊括了乾隆以前幾千年的經典文獻,故稱“全書”。
地處西南的巴渝大地以及銅梁縣的文人學士,也在《四庫全書》編纂過程中做出了重要貢獻。據乾隆四十七年( 1782年)七月“四庫全書館”開列的任事諸臣銜名中記載,有總閱官15人,繕書處分校官179人。其中重慶籍二名,即總閱官重慶籍進士出身的周煌、繕書處分校官銅梁籍進士出身的王汝嘉。王汝嘉擔任的職責是參與校勘收錄書籍,改正原書錯訛,提出應抄、應刻、應存的初審意見,寫出建議“飛簽”。而後送纂修官複審、認可,再呈總纂官三審。三審確定之後,送呈御覽。
王汝嘉不僅是“四庫全書館”繕書處的分校官,還是一位巴渝籍的獻書人。《總目》著錄的獻書人有90人,屬於重慶籍的也有兩位,一位是比鄰的大足三驅人、大理寺少卿劉天成,另一位便是銅梁安居人、編修王汝嘉。《總目》著錄有王汝嘉家藏本經部存目一種,為明代董說撰《易發》八卷。 修纂《四庫全書》時,四庫館臣把從全國各地徵集而來的巴渝先賢14人的著述,共21部、251卷,或編訂校勘,或著錄,或存目,在編纂過程中均有所選錄和彰顯。其中也收錄了3位銅梁人的著作,共93卷,含宋代28卷,明代65卷。其主要內容,一為南宋著名理學家、禮部侍郎庹正,巴川樂活(今安居場鎮附近)人,存目《周子年譜》1卷,著錄《性善堂稿15卷》;二為南宋朝奉大夫陽枋,巴川(今屬銅梁)人,著錄《字溪集》11卷,另附錄1卷;三為明代兵部尚書張佳胤,銅梁人,存目《山居崍山房集》65卷。這些著述,全部收入了“集部別集類”,既是巴渝地區的文化財富,又是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為我們今天研究巴渝及銅梁的地方文化史提供了豐富的史料資源。
《四庫全書》不僅是清代全國一流文化精英的勞動成果,也是凝聚著巴渝乃至銅梁、安居文化中人辛勤奉獻的實物見證。無論從內容上或形式上看,它都具有十分難得的研究、收藏與欣賞價值,是值得我們珍視並為之自豪的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
在編纂工作即將告竣之時,王汝嘉丁憂(其母病故)歸里,守孝三年。期間執掌安居瓊江書院,嘔心瀝血,為家鄉育人,故門下累出名人學士。後受聘修合州志,未竟而卒。清光緒本《銅梁縣誌·人物誌》有傳。
王汝嘉入仕後主要精力耗費於修書,加之丁憂、修志,壽年也不高,故在官場不顯。但一生尤好藝術,著述甚富,惜多散失。其子王賡,鄉試舉人,娶候選縣丞、文林郎(正七品散官)周廷棆之女為妻,官至順天府涿州知州。
王汝嘉(1737—約1787),字士會,號榕軒,清代銅梁安居人,福建巡撫王恕之子。因父子二人均以進士身份入翰林,故有“父子翰林”之說。王汝嘉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中鄉試第一名——解元,後其弟王汝璧於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四月會試,中三甲第63名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正是這一年正月初四,乾隆帝詔諭天下,在全國搜訪、徵集群書,以備修纂《四庫全書》之需。因此,王汝嘉為官就與這一浩大的文化工程密切相關。
乾隆四十年(1775年)四月,王汝嘉留館授翰林院檢討,正七品銜,掌修國史。繼後受命任“四庫全書館”編修,參與修纂《四庫全書》。該館機構龐大,組織系統完備,下屬機構按工作性質區分,有纂修、繕書和監造三大處,各處設官管理,職責分明,各司其職。當時在京城集中了全國3800多文人學士,經廣泛搜訪徵集、整理審定、謄抄底本、校訂裝潢,歷時10年才編纂完成。
《四庫全書》是中國歷史上一部規模宏大的叢書,是乾隆帝詔諭編修的我國乃至世界最宏大的文化工程。從全國各地徵集而來的“各省采進本”和“私人進獻本”,占據了收錄的絕大部分。該書分經、史、子、集4部,故名“四庫”。共收錄古籍3503種、79337卷,裝訂成36300冊;存目的有6793種,93551卷。先後抄正7部,分藏於南北方7個藏書閣。該書內容廣博,資料浩瀚,幾乎囊括了乾隆以前幾千年的經典文獻,故稱“全書”。
地處西南的巴渝大地以及銅梁縣的文人學士,也在《四庫全書》編纂過程中做出了重要貢獻。據乾隆四十七年( 1782年)七月“四庫全書館”開列的任事諸臣銜名中記載,有總閱官15人,繕書處分校官179人。其中重慶籍二名,即總閱官重慶籍進士出身的周煌、繕書處分校官銅梁籍進士出身的王汝嘉。王汝嘉擔任的職責是參與校勘收錄書籍,改正原書錯訛,提出應抄、應刻、應存的初審意見,寫出建議“飛簽”。而後送纂修官複審、認可,再呈總纂官三審。三審確定之後,送呈御覽。
王汝嘉不僅是“四庫全書館”繕書處的分校官,還是一位巴渝籍的獻書人。《總目》著錄的獻書人有90人,屬於重慶籍的也有兩位,一位是比鄰的大足三驅人、大理寺少卿劉天成,另一位便是銅梁安居人、編修王汝嘉。《總目》著錄有王汝嘉家藏本經部存目一種,為明代董說撰《易發》八卷。 修纂《四庫全書》時,四庫館臣把從全國各地徵集而來的巴渝先賢14人的著述,共21部、251卷,或編訂校勘,或著錄,或存目,在編纂過程中均有所選錄和彰顯。其中也收錄了3位銅梁人的著作,共93卷,含宋代28卷,明代65卷。其主要內容,一為南宋著名理學家、禮部侍郎庹正,巴川樂活(今安居場鎮附近)人,存目《周子年譜》1卷,著錄《性善堂稿15卷》;二為南宋朝奉大夫陽枋,巴川(今屬銅梁)人,著錄《字溪集》11卷,另附錄1卷;三為明代兵部尚書張佳胤,銅梁人,存目《山居崍山房集》65卷。這些著述,全部收入了“集部別集類”,既是巴渝地區的文化財富,又是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為我們今天研究巴渝及銅梁的地方文化史提供了豐富的史料資源。
《四庫全書》不僅是清代全國一流文化精英的勞動成果,也是凝聚著巴渝乃至銅梁、安居文化中人辛勤奉獻的實物見證。無論從內容上或形式上看,它都具有十分難得的研究、收藏與欣賞價值,是值得我們珍視並為之自豪的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
在編纂工作即將告竣之時,王汝嘉丁憂(其母病故)歸里,守孝三年。期間執掌安居瓊江書院,嘔心瀝血,為家鄉育人,故門下累出名人學士。後受聘修合州志,未竟而卒。清光緒本《銅梁縣誌·人物誌》有傳。
王汝嘉入仕後主要精力耗費於修書,加之丁憂、修志,壽年也不高,故在官場不顯。但一生尤好藝術,著述甚富,惜多散失。其子王賡,鄉試舉人,娶候選縣丞、文林郎(正七品散官)周廷棆之女為妻,官至順天府涿州知州。
據《溪坦王氏宗譜》載,王汝嘉又名王奉卿號謙甫,瑞安陶溪人,北宋真宗祥符時殿元,天性聰敏,忠孝亮節,博通五經文選,拜吏部左侍郎兼工部尚書林氏生子六。敕葬嶼頭馮庫宅隔嶼今名藤斗左四十五都南口山下之源,宋元符賜進士及第吏部左侍郎兼工部尚書。
據《徐奭傳》記載:徐奭(968-1031年)瑞安義翔鄉人(今屬泰順),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廷試,被真宗欽點為狀元,後官任直隸侍郎,兼任著作郎掌管集賢院等職,天禧二年,因主考試時評卷不公貶洪州(南昌),直至仁宗即位後,擢任兩浙轉運使,後又任翰林院學士、開封知府。
天禧二年(1018年)廷試的狀元正是王汝嘉,因考官評判不公,真宗皇帝除處分了一些官員外,還下令此年狀元不公開張榜,故王汝嘉未在地方志及一些史籍出現。但他畢竟仍以狀元資格任官。筆者根據《王氏宗譜》、宋史《帝王傳》、《官宦傳》等資料,對王汝嘉其人作初步定論:“王汝嘉,約生於宋太宗年間,卒於宋仁宗年間。浙江省瑞安陶溪人,天性聰敏,忠孝亮節,為人正直,博通經史,為宋廷所重用,後官至吏部侍郎兼工部尚書,卒後歸葬南口滕斗山。”建議以此入補瑞安市志人物錄。
明徐奭拆封的開封試是鄉試,並非禮部試,更不是殿試。而天禧三年才是進士試。《宋會要輯稿》選舉七記載:“天禧三年三月九日,帝御崇政殿,試禮部奏名進士,內出君子以德載物賦,君子居易以俟命詩,日宣三德論題,得王整已下二百四十人等位為五等,並賜及第,同出身,同學究出身”。《宋史·真宗三》則稱,“天禧三年三月,丙寅,御試禮部貢舉人。癸未,翰林學士、工部尚書錢惟演等,坐知舉失實降一官。”這一年,才是進士開科大比之年。
王汝嘉可能是天禧三年殿試一甲中的二、三名進士。前文說到在北宋朝,殿試第一甲三名皆稱殿元,只是從南宋開始才限於稱第一甲第一名為殿元,第二、三名分別稱呼榜眼和探花。《宋會要輯稿》選舉七記載:“天禧三年三月九日,帝御崇政殿……得王整已下二百四十人等為五等,並賜及第,同出身,同學究出身”。查《中國狀元大典》,竟是:“王整,生卒年,字號,籍貫皆不詳。北宋天禧三年(1019)己未科狀元。”王整字子齊,為鹹陽人。其記述內容,履歷非常簡單。那么,王汝嘉完全有可能是天禧三年殿試的第二或第三名,即南宋以後所稱的榜眼或探花的。而在北宋真宗朝,是完全可以稱之為殿元的。只不過應該指出的是,稱殿元是當之無愧的,
王汝嘉墓 位於瑞安市荊谷鄉南口村藤斗山北首山腰,坐南朝北偏西30°。墳墓為圈椅式,分四壇,上壇長3.38米,寬10.20米;中壇長4米,寬10.70米;下壇長4.5米,寬13.50米;拜壇長5.50米,寬15米。墓室中間嵌墓碑一方,碑高75厘米,寬44厘米,青石質,陽刻“宋殿元王汝嘉公號謙甫妣林氏之墓,大清光緒十八年歲次壬辰五月吉旦,本派大房三十二都對川三房三十一都溪坦裔孫重整”等款識,楷書。該墓規模較大,雖經歷次修理,但仍然保持著宋式墓葬的形制和格局,是我市目前發現規模較大的宋墓之一。對研究我市古代墓葬形制、家族文化及地方文獻史料等都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