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權大京都大廈

王權大京都大廈

王權大京都大廈(King Power Mahanakhon Tower),前名大京都大廈(MahaNakho Tower)。位於泰國曼谷沙吞縣是隆區納那提瓦路114號。

MahaNakhon,在泰語中意為“大都市”,因其像素化的外觀造型,又被稱作“像素大廈”。

大廈耗資180億泰銖,歷時5年完工,於2016年8月29日正式竣工,是當前泰國最高的建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權大京都大廈
  • 外文名:King Power Mahanakhon Tower
  • 地理位置:曼谷沙吞縣是隆區納那提瓦路114 號 
  • 其他名稱:像素大廈、雲頂大廈
  • 原名:大京都大廈
  • 樓層數:77層
  • 建築高度:314米
  • 建築面積:150000 m
  • 設計公司:Buro Ole Scheeren Group 
  • 建築費用:5.15億美元
  • 設計師奧雷·舍人
  • 設計時間:2009年7月
  • 竣工時間:2016年8月29日
建築沿革,建築格局,建築特色,所獲榮譽,參觀信息,交通,開放時間,票價,完整項目信息,

建築沿革

大廈由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MA)的合伙人德國建築師奧雷·舍人(Ole Scheeren)設計,他也是被國人廣為熟知的CCTV央視新大樓“大褲衩”的項目負責人。
設計主持奧雷·舍人表示,“大廈背後的理念,是把城市生活以一種戲劇性的盤旋運動沿著大廈自下而上地延伸。這座大廈不僅在其地面層設計了一個公共廣場,也將頂層空間面向公眾開放,市民活動沿著整個大廈的像素化階梯自下而上分布,讓整個建築歸還於公眾。建築具有強烈的城市意識和公眾意識,也成為城市公共活動的積極參與者。”
像素大廈顯著的特色是方塊構成的雕鑿形象,呈現出一種像素化馬賽克效果,民眾很少叫它的本名,更喜歡稱其為“像素大廈”。在其長達5年建築周期里樓體神秘變化也引來不少話題和爭議。喜歡的覺得現代時尚,不喜歡的稱其為“嶄新的爛尾樓”。
2018年4月10日,泰國房地產開發商PACE,以140億泰銖(約28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將其興建的曼谷地標“像素大廈”(MahaNakhon,直譯:大都會大廈)出售給了泰國王權國際集團(King Power),據悉部分資金將用於償還銀行債務。
王權大京都大廈
王權大京都大廈建設過程

建築格局

這座總建築面積為15萬平方米的大廈容納了以下場所:
一個戶外公共景觀廣場及曼谷城市的最新公共目的地——王權大京都大廈廣場。而建築中的大都會露台空間則包括了10000平方米的商業空間、茂密花園和露台以及跨層餐廳、咖啡館以及24小時市場。
曼谷的麗思卡爾頓酒店在大廈中打造了200間高度定製化的單層或複式住宅,構築充滿氛圍感的空中閣樓。
大廈中還囊括艾迪遜酒店(The Bangkok Edition),這是一個由萬豪國際集團和著名酒店經營者Ian Schrager聯合打造、且擁有150間房的精品酒店。
  • 1樓:大廳,並是曼谷高空走廊入口和售票處,遊客可體驗泰國最快的電梯,50秒內抵達74樓;
  • 2至4樓:泰國王權免稅店;
  • 5樓至73樓:酒店(Orient Express Hotel)與麗思卡爾頓公寓(The Ritz-Carlton Residences);
  • 74樓:室內觀景台,能體驗觀看360度的曼谷全景;
  • 75樓:洗手間和玻璃電梯等候區;
  • 76樓與77樓:餐廳Bangkok Sky Bar,可在此用餐享受美景;
  • 78樓:頂樓區、室外景觀台,以透明玻璃走廊鋪設,是曼谷最高的觀景點。
王權大京都大廈
落成當晚舉辦燈光秀—“Bangkok Rising”

建築特色

大廈最具辨識度的創意,在於充滿科幻感的"侵蝕"設計。外觀的玻璃帷幕搭配如同積木方塊的窗戶,讓整體大樓呈現出簡約洗鍊的風格。幾何型模組在塔樓四圍呈現進退不一的效果,給人一種尚未完工的感覺。一座仍在建造之中的大廈展現出一種非正式的姿態,一種幾何的"侵蝕"。正是這種“侵蝕”產生了實際的生活空間:露台、陽台、懸空的起居室和公寓,從這些空間望出去,就是融合了熱帶戶外和室內特色的無盡景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