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村(山東省費縣薛莊鎮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林村,位於費縣薛莊鎮東5.7公里,雲台崮腳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以山勢取名崮前寨,清代康熙年間,因明代王妃墓在此改名王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王林村
  • 別名:崮前寨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著名景點:王妃墓
地理位置,人文古蹟,王妃墓,王林明代墓,

地理位置

王林村位於蒙山山前,村北是靠山,南有照山,東為龍山,西為虎山,民眾稱為“北靠南照,東龍西虎”,從風水學上講,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村後山上有個大土堆,當地人很早就知道是個墳墓,因為地表沒有碑碣,不知墓主為誰,也不知道裡面什麼樣。光緒《費縣誌》僅把此墓作為無考古墓列在《邱墓》附錄之中,“雲台崮前古墓,墓高數丈,周數十武,墓前有石門、寢殿及配廊,皆黃綠瓷瓦,今已無,俗傳為魯王墓,無碑碣可考。”

人文古蹟

王妃墓

1966年春天,王林墓被打開。從現場遺蹟看,古墓曾被掘過,墓門一扇關閉,一扇半掩,墓中只一倒地的石香爐和一塊墓碑。後來,考古工作者對王林墓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發現:
墓呈正方形,東西長12米,南北寬12米。磚石混構墓,由前室、後二室、左耳室構成。墓門、門楣系石灰岩,磚室券頂,墓壁用朱彩塗飾。墓葬早年被盜,“文革”期間又被掘開,隨葬物被盜掘一空,僅存圓雕石虎一隻,墓誌一方,銘為明代“曹氏薨妃”之墓,墓誌大意為曹氏因偶得一夢,夢見蒙山前有好地方,言死後葬於此地。曹氏死後葬於此地。墓上建有亭殿之類的建築,並派兵看守。現墓室保存完整。1981年被費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王林明代墓

陵墓打開後,墓主人身份得到明確,她是明朝涇王的王妃曹氏。涇王即朱祐橓,明憲宗第十二子,弘治四年(1491年)受其兄明孝宗之封為涇王,封地在山東布政司兗州府沂州。弘治十五年(1502),涇王就國,其王府在今臨沂城考棚街西巷。
村民翟興鋒、翟正新介紹說,三個墓室,中間的最大,兩邊的稍小,曹妃在東面的墓室內,裡面有一個石棺。由此來看,當時這個陵墓不單單是為曹妃所建,應該是涇王為他自己和兩位王妃準備的。中間的墓室屬於涇王,而兩邊的墓室則是為他的王妃準備的。除了曹妃,涇王還有一位魏妃。
王爺墳嚴格的稱呼叫園寢,“園寢”一詞最早見之於《後漢書》,最初的含意是指帝王的墓葬,包括“園陵”與“寢廟”兩個部分。如生前的居所,前面制廟,後面制寢。明代是中國歷史上封建禮制最為完善的時代,除帝陵外,對皇親貴戚生前死後的等級規定非常嚴格。正統十三年曾欽定:親王塋地五十畝,房十五間,在洪武三年(1370年)還曾頒布了墳塋之制,從塋府之周、墳高、石像生數量等都有詳細、嚴格的規定。
王林村老人回憶,陵墓應該還有個院子,從院牆遺存的地下部分看,有兩米多寬,還有北馬道、南馬道,村南有個叫“南城子”的地方,傳說是操練兵馬的地方。後來,村民在這裡還挖出一口古井,直徑兩米多寬,上面用石頭砌成圓形,可能就是護林衛兵的飲用水源。村里還有很多綠色瓦片,一敲噹噹響,是陵墓附屬建築的瓦片,傳說這些磚瓦都是產自淄博的,用一人傳一人的方法傳過來。不知什麼時候,陵墓的地上建築被徹底破壞,只留下這些碎瓦片,被孩子用來做打瓦遊戲玩。
涇王來到沂州後,做了不少善事。興修水利,導涑入城,今羅莊區寶泉寺里,記載著涇王關心人民疾苦的功績。涇王還經常捐資重修寺廟,除寶泉寺外、還有東嶽行宮、費縣岐山寺、城頭寺等。特別是費縣城頭寺,現存兩通明代石碑,陰陽四面碑文《重修福勝院記》、《鼎建聖像之碑》、《萬古流芳碑》、《涇府殿下碑》,均與涇王與王妃出資重修寺廟有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