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海(西藏大學生村官)

王東海(西藏大學生村官)

王東海,男,漢族,中共黨員,1985年6月5日出生,籍貫江蘇宿遷,於2009年畢業於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民族學專業,本科學歷,2009年7月至2012年10月曾在仁布縣帕當鄉切村擔任黨支部副書記(大學生村官),日喀則仁布縣德吉林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組織委員。

他以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難,取得了優異的工作實績,並獲得了良好的民眾口碑,先後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還榮獲了2011年度全國大學生村官十大新聞人物、2012年全國大學生村官徵文比賽二等獎、2012全國十佳“村民貼心人”、 2012全國農業科教興村傑出帶頭人、西藏自治區第四屆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曾先後受到李源潮副主席、韓長賦部長以及李金華、顧秀蓮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他的事跡也被中央電視台、西藏電視台《日喀則報》、中國西藏網、大學生村官報等多家媒體報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東海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河南
  • 出生日期:1985-06-05
  • 職業:公務員
  • 畢業院校:中南民族大學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西藏自治區第四屆先進工作者
人物簡介,村官經歷,

人物簡介

2009年7月,畢業於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專業的王東海,毅然放棄內地優越條件,帶著夢想來到西藏,成為了一名大學生村官,工作以來,他從點滴小事做起,不僅克服了語言障礙,飲食習慣,更是與老百姓打成了一片,先後為村里爭取項目資金上百萬元。2010年11月為了更好的服務民眾,讓民眾儘快走上致富路,他整合帕當鄉切村的剩餘勞動力和致富能手,帶領全村有一定技術的農牧民民眾共同出資成立了帕當鄉切村勞務輸出合作社,註冊資金80萬元。合作社成員55名,年接手工程資金100萬元,人均增收740.7元。2011年12月29日,在王東海的努力下,切村與湖南省益陽市清溪村正式結成友誼村莊,開拓村莊發展新局面,共同促進產業發展富民。2012年6月,王東海貸款3萬元帶領本村兩名貧困黨員開起了“黨員惠民饅頭店”, 開張以後饅頭店月盈利近7000元。2012年11月王東海獲得了全國農業科教興村傑出帶頭人稱號,他用資助的項目資金又帶領一名貧困黨員在全鄉開了第一家“黨員惠民蔬菜店”,徹底改變全鄉幹部民眾吃菜難的問題。目前,“黨員惠民蔬菜店”月盈利8000元。2013年9月貸款3萬元帶領一名貧困黨員在縣城開起了“紅旗糕點”, 目前糕點店月盈利近萬元。
村官入村隆重的歡迎儀式村官入村隆重的歡迎儀式

村官經歷

思鄉曲未盡,蠶蛹已化蝶
黨員惠民饅頭店黨員惠民饅頭店
2009年7月,畢業於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專業的王東海,毅然放棄內地優越條件,帶著夢想來到西藏,成為了一名大學生村官。提起為啥來西藏,王東海說:“大學期間,我就對西藏的自然風情、民俗宗教很著迷。一來到這兒,我便陶醉在高原美景之中,更是被這裡淳樸的民風感動。”
藏族村民是熱情的,為了迎接王東海這位漢族村官,家家戶戶送上寓意“吉祥”的哈達,村里還殺了兩隻羊為他接風。感動之餘,王東海也對接下來將會面臨的困難心裡大概有了數。最大的問題就是——語言不通。
料想是一回事,實際經歷又是另外一回事。為了學習藏語,王東海拜鄉里的藏族幹部為老師,從零開始進行了艱苦的學習。王東海將學習的成果記在了筆記本上:吃飯,叨嗦;你好,公康木桑……學習的一點一滴進步都讓他欣喜,然而,當這些進步還不足以支持他進行日常交流時,長時間宛若“自閉”一樣的生活讓王東海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這種孤獨的感覺在最初半年是與日俱增。當時整個縣就他一個漢族大學生村官,村里更是沒人會講漢語。在孤獨中,王東海的思鄉思親情緒越發明顯。然而,打電話幾乎沒有信號,要步行很遠到半山腰才可以撥通,而且為了不讓家人擔心還只能報喜不報憂。那時候,王東海最親密的朋友就是他的竹笛,當笛聲響起,熟悉的曲調悠揚婉轉,述說著心事,也傳遞著溫暖。
1年後,王東海與村民已經能做基本的交流了。蛹破化蝶,振翅欲飛。王東海感覺必須要大展拳腳,為村民做些實事了。
驅車解民憂,千里送天葬
在與村民的交流中,王東海尋找著工作的切入點。他不怕瑣事、累事,就怕沒事。為村里配發的輕型貨車讓王東海有了施展才能的餘地。王東海喜歡叫這輛金杯130為“寶馬”。因為村里沒有人會開車,一直苦於不能為老百姓做些實事的王東海終於有了機會。這輛車不僅拉牛、拉牧草,還拉村民看病、上學。村周邊還有四、五個村莊,情況相類,也是有車沒人會開,因此王東海也經常開車為周邊村的村民幫忙。在交通方便的地方,開車來服務村民這種事情似乎也不是什麼大事,但在切村等村的村民眼裡,王東海是做事做到他們心坎里去了,他把最大的實惠帶給了村民。王東海開始忙起來了,有時一個星期有三四天都在外面開車,早出晚歸。
王東海在走村串戶王東海在走村串戶
村裡的五保戶次仁玉珍老人重病,在她生前的一個月里,王東海和村裡的幾個黨員幹部輪流照顧著她。王東海幾乎天天都會去探望,有一次甚至幫老人買了身新衣服送了過去。一天夜裡凌晨兩點鐘,老人終於放下俗事,了無遺憾的西去了。按當地的習俗,人故去後要進行天葬,然而天葬的地點在拉薩,驅車過去有近400公里的路程。王東海小心駕著車往拉薩堆龍天葬台駛去。天寒地凍,大雪紛飛,道路濕滑。更危險的是人呼出的水蒸氣,因為天氣寒冷的原因很快就會附在玻璃上變成水霧,要不停的去擦拭乾淨,否則根本看不清前路。忍著睏乏,王東海小心翼翼的駕著車,顛簸了7個小時後,終於到了天葬台。
天葬台,靈魂升天的聖潔場所,死與生的輪迴之地。生命的意義在這裡最容易禪悟:活著時,好好活,活得精彩;死去,才能安心去,用最輕盈的靈魂歡快的投入下一個生命的輪迴。
要活得有意義。王東海對生命價值的認識更深刻了。
“寶馬”車搭起了王東海與村民互相信任的橋樑。有了與村民互信的基礎,在攻克語言難關後,他用7天時間走訪了全村61戶,將村民基本信息、困難訴求、建議意見等詳細記錄在筆記本上,建立了“貧困家庭檔案資料庫”,同時對各類數據、契約、會議記錄、村裡的規章制度和上級的檔案實現了無紙化辦公,極大提高了村務工作的效率。
追求幸福路,奶牛助致富
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是所有人共同的夢想。對於老百姓來講,為他們排憂解難送溫暖,他們就會感到幸福;讓他們精神更加滿足一點,物質更加富裕一點,幸福感就會更強烈一點。
什麼樣的大學生村官才是自上至下都認可的“好村官”?老百姓口中的“好村官”評價最難也最易獲得。說難,是因為要用實際行動去打動他們,要做出實實在在的成績來;說易,是因為只要真心實意的為老百姓著想,為他們辦事,他們從不會吝嗇自己的誇讚。那么在組織部領導的眼中,“好村官”的定義又是什麼呢?仁布縣縣委組織部部長旺久心目中的“好村官”需要具備3個基本條件:首先,熱愛農村、熱愛農民;其次,真心想在艱苦的農村環境中鍛鍊自己,不混日子;第三,要立志在農村幹上幾年。帕當鄉黨委書記尼瑪認為,那些能夠引領農村致富的大學生村官最容易引起關注,引領致富,包括為整個村子謀劃未來經濟發展方向。有一個趨於一致的看法是,最容易獲得好評的,往往是哪些將本職工作做到“極致”的大學生村官。
王東海(西藏大學生村官)
王東海就是這樣一個“好村官”,而且是這樣的“好村官”中的佼佼者。
王東海與村民們親如一家,在做好最基本的村務工作及服務工作之餘,他一直謀劃著名做一些能讓村民生活更好的事情。2010年11月,他帶領全村有技術的農牧民民眾共同出資80萬元成立了帕當鄉切村勞務輸出合作社,吸收村民50餘人,年接手工程資金100萬元,人均增收740.7元,直接解決了35名貧困民眾就業和生活問題;2012年7月,在縣委組織部的支持下,王東海貸款3萬元,帶領兩名貧困黨員開起了“黨員惠民饅頭店”。切村離帕當鄉政府所在地不過一里地,以前,整個帕當鄉沒有一家饅頭店,村民需要從幾十里外買饅頭,而且一次就買一大口袋,放的時候長了影響口感不說,還不利於健康。王東海開辦的饅頭店,不光方便了鄉民,還為兩個貧困黨員提供了穩定的收入。按照王東海的計畫,“等收回了成本,就打算把饅頭店交給村委會經營。”2012年11月王東海獲得了全國農業科教興村傑出帶頭人稱號,他用資助的項目資金又帶領一名貧困黨員在全鄉開了第一家“黨員惠民蔬菜店”, 徹底改變全鄉幹部民眾吃菜難的問題。目前,“黨員惠民蔬菜店”月盈利2000元。2013年9月貸款3萬元帶領一名貧困黨員在縣城開起了“紅旗糕點”, 目前糕點店月盈利近萬元。
王東海(西藏大學生村官)
帕當鄉有優質的牧場,清新的空氣,甘洌的水質,發展奶牛養殖大有可為。實際上,王東海已經幫助駐村工作隊試點養殖了11黑白頭花奶牛,奶牛的成長及產奶情況良好,這給了王東海極大的信心,他計畫接下來引進更多的優質奶牛,把奶牛養殖打造成切村致富的示範項目。
讓青春如雪蓮般綻放
王東海的故事還有很多,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精彩發生;所有的故事裡面,都有一個忙碌的身影,一顆執著的心,一股帶領村民奔向更美好明天的願望。榮譽是奮進路上汗水澆灌出的鮮花,那是屬於過去的勳章。美麗的高原,永遠讓王東海牽掛,他發現再也無法離開這個地方。接下來,他希望與鄉親們共同努力,讓切村成為整個雪域高原藏鄉中的明珠;美麗的高原,西藏雪蓮花盛開的地方,最清澈的青春,正適合在這裡綻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