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學是一位出生在山東省臨沭縣的傳統柳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朝學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省臨沭縣
- 代表作品:《白柳編織技術》《白柳生產技術》《柳編文化研究》
- 身份:傳統柳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王朝學是一位出生在山東省臨沭縣的傳統柳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王朝學是一位出生在山東省臨沭縣的傳統柳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個人簡介王朝學出生在全國知名的"中國杞柳之鄉"-臨沭,從事柳編事業44年,練就了一手柳編絕活。自己所在的村莊也因柳編而得"柳莊"之名。是傳統柳編非物質文化遺產...
王朝學 王朝學,男,漢族,雲南魯甸人,1968年12月生。黨校本科學歷(畢業於中央黨校法律專業),1990年8月參加工作,2000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身體健康。現任縣紀委科員。經研究,該同志擬任樂紅鄉紀委書記。
王朝學 王朝學,廣元市城市供排水事務中心主任。所獲榮譽 2020年12月,被授予“四川省環保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征服王朝,是西方漢學家德裔美國人魏特夫所提出的歷史學名詞,出自他所提出的“征服王朝學說”征服王朝相對於漢族王朝,意指中國北方草原遊牧族群和森林漁獵族群在中原地區建立的國家與朝代,入主中原吸收漢文化的同時刻意保持自身文化,並與全盤吸收漢文化並徹底被漢化的滲透王朝有所區別。釋義 魏特夫將中國歷史朝代分成兩...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 [79]前身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 秦人的祖先大費是黃帝之孫顓頊的後裔 [80],舜賜其嬴姓。前361年,秦孝公繼位,重用商鞅兩次變法,使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諸侯國。秦王嬴政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
西漢(公元前202年 [216]—8年 [173-174]),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之後的中央王朝,漢高祖劉邦所建,傳十一代十二帝 [2],歷時210年 [184],史稱為“前漢”,亦有“西京”之稱。 [1] 劉邦和項羽在反秦鬥爭中,分別發展了各自軍事力量。秦亡後,經過楚漢之爭,劉邦擊敗項羽,最終建立西漢, [3]初定都洛陽,後遷長...
王朝(wáng cháo),指朝代、朝廷。歐洲的“王國”概念和中國歷史上的“王朝”概念有出入,翻譯後所表達的語義需甄別。王朝釋義 1,天子視朝:《周禮·地官·師氏》:“居虎門之左,司王朝。”鄭玄 註:“王日視朝於路寢門外……[師氏]察王之視朝,若有善道可行者,則當前以詔王。”2,朝廷:《漢書·韋...
夏朝(約公元前2070年—約公元前1600年 [1-2] [108] [115]),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奴隸制朝代。 [113]夏朝實際是由氏族為核心發展形成的國家, [3]一般認為夏朝共傳14代、17後 [4] [5](夏統治者在位稱“後”,去世後稱“帝”),建立者為大禹, [112-113]亦又說是啟 [111] [116],定都陽城、斟...
朝代循環,是中國古代歷史的一個特徵,即一個舊王朝被推翻之後,新建立的新王朝並沒有多少社會制度上的進步,而是重複舊王朝的一切,直至再被推翻,循環往復。引用示例 釋義 中國哲學家梁漱溟將這個特徵表述為“循環於一治一亂而無革命”。朝代循環也是國際漢學界十分感興趣的一個課題,產生了對這個問題的許多種解釋...
西夏(1038年 [148-149]—1227年 [150]),是中國歷史上由党項人在中國西北部建立的朝代,自稱“邦泥定國”或“大白高國” [1]。因其在西北,故稱之為西夏。 [2-3]前期和遼、北宋,後期與金朝、南宋並立。歷經十帝,共189年。從881年李思恭任定難軍節度使起, [151]李氏政權總計346年。 唐末党項拓跋首領李...
西漢後期,劉氏王朝由盛至衰,豪強勢力猖獗,君主採取妥協政策,統治思想發生相應變化,由提倡儒學為主、刑名學為輔的董仲舒春秋公羊學,改為提倡寬柔溫厚的儒家《詩》學,放縱了豪強勢力的發展,但統治者的進一步重儒,卻推動了以研討儒學為主旨的太學的發展,太學生數目不斷增多。王莽執政時,還採取種種措施擴建太學...
這一理論,適應了北宋中期之後,由社會經濟政治發展所導致的利益關係變化和社會等級關係矛盾的新形勢,為趙宋王朝長治久安,奉獻了一套政治倫理的價值理論。它一旦為封建政權所認識,便會登上統治思想的寶座,這一點已為南宋之後的封建史所證明。同時,二程洛學,又是北宋社會理學思想的總結和升華,這一點則為南宋...
我們據此可以推斷為,孟子當時尚得見若干足以說明問題的紀年資料,並因而積累了豐富的歷史年代學知識。史前記載 夏、商王朝都應有自己的編年史或某種類似的記載。這從《竹書紀年》中已可略見其端倪。但編年史的真正成熟。有賴於曆法與紀年體系的完善。因為編年史必須以歷史年代為經,按年、月、日的順序記述史事。看...
在朝鮮,凡是主張向清朝學習的思潮被叫做“北學”,其流派稱“北學派”。“北學”來自《孟子·滕文公上》的記載——身為“南蠻”的楚國人陳良,由於“悅周公、仲尼之道”而“北學於中國(中原列國)”。朝鮮王朝後期的主流思想朝著“復仇雪恥”(復朝鮮原宗主國明朝滅亡之仇、雪丁丑下城之恥)的方向展開。基於...
這也使得鴻都門學的推行雖在東漢王朝具體官制的人事任用方面,一定程度上打開了階層流動的關卡,但基於這一政治革新的失敗,其所帶來的社會效應與政治影響實際是非常有限的,而對其創立意義的考察更多還是應反映在靈帝政治思維的革新性上。時代意義 首先,鴻都門學開闢了世界教育史上官辦專科學校的新紀元。世界上的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