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峰(長安大學土地工程學院副院長)

王曉峰(長安大學土地工程學院副院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曉峰,男,1977年4月生,博士(後)、長安大學土地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中國地理學會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委員會委員、陝西省地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生態學會區域生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協聯合國咨商信息與通訊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曉峰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77年4月
  • 畢業院校陝西師範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職務:副院長
  • 職稱:大學教授
人物經歷,教育經歷,工作經歷,研究方向,學術成就,科研項目,學術論文,科技成果,獲獎記錄,社會任職,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2004.9–2007.6,陝西師範大學,地圖學與GIS,博士
2001.9–2004.6,陝西師範大學,自然地理學,碩士
1997.9–2001.6,西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士

工作經歷

2020.1-至今,長安大學,土地工程學院,教授
2019.12-2020.2.29,長安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地信系,教授
2010.11–2019.11,長安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地信系,副教授
2007.7–2010.10,長安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地信系,講師
2018.9-2019.9 美國 Utah stats university, 訪問學者
2012.2–2014.7,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城市與區域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後
2020.01–至今,長安大學,地理學,博士生導師
2012.11–至今,長安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碩士生導師
2020.01–至今,長安大學,土地工程學院,副院長
2015.04–2020.2,長安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副院長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地理空間建模與分析、環境遙感、地理大數據挖掘、生態屏障最佳化等方面教學與科研。

學術成就

科研項目

先後主持國家重點發計畫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央高校本科研業務費資助等項目;參加完成了國家人口委重大專項、國土資源部產能核算、環境保護部全國生態環境十年(2000-2010年)變化遙感調查與評估、國防科工局高分地球表層系統科學研究套用示範系統(一期)、中國科學院網路計畫、中國科學院科技先導等專項。
1.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生態安全螢幕障最佳化體系專題任務四,生態安全螢幕障功能與最佳化體系、2019QZKK0405、第六子課題青藏高原生態安全螢幕障功能最佳化體系研究、2019-2022.10,參加,正研。
2.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環境承載力評價、2019-2020.12,主持,正研。
3.國家研發計畫“兩屏三帶”生態系統服務格局最佳化子課題、“兩屏三帶”生態系統遙感綜合監測、2018YFC0507300、2018.6-2020.12、主持、正研。
4.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A類)子課題、生態資產評估與調控對策“青藏高原生態系統過程數據同化及融合”、XDA2002040201、2018.12-2022.12、參加、正研。
5.中國科學院科技服務網路計畫(STS計畫)重點脆弱生態區生態恢復技術集成與套用項目子課題“重點脆弱生態區生態恢復綜合效益評估關鍵指標的遙感監測”、KFJ-STS-ZDTP-036、2018.1-2019.6、主持、結題。
6.陝西省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計畫、基於分散式模型的流域尺度土地覆被變化的土壤侵蝕效應研究、2018JM4016、2018.6-2020.12、主持、結題。
7.陝西省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計畫重點項目、基於生態系統服務的重大土地工程生態效應評估 -以延安新城為例、2017JZ009、2018.1-2019.12、第一參加、結題。
8.國防科工具高解析度對地觀測重大專項、高分地球表層系統科學研究套用示範系統-黃土高原生態系統變化研究示範子課題、30-Y30B13-9003-14/16、2014.11-2018.12、主持、結題。
9.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西安市景觀格局動態演變的生態效應研究、2014JM5211、2014.1-2017.12、主持、結題。
10.長安大學中央高校基金項目、基於生態系統服務的生態安全研究-以陝北府谷縣為例、2013G1271098、2013.51-2015.5主持、結題。
11.環境保護部-中國科學院、全國生態環境十年(2000-2010年)變化遙感調查與評估專項:黃土高原-川滇生態屏障生態環境調查與評估、STSN-09-02、2012.7-2014.7、參加、結題。
12.長安大學中央高校基金項目、陝北生態脆弱能源富集區的功能區劃技術研究、CHD2010JC103、2011.1-2012.12、主持、結題。
13.國家自然基金專項項目,41040011、生態導向的陝北能源工礦區主體功能區劃及可持續發展模式研究、2011.1-2011.12、主持、結題。

學術論文

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 、Geological JournalInternational Journal Remote Sensing、農業工程學報、地理研究、生態學報等期刊發表論文100餘篇。

科技成果

利用遙感手段、給予空間分析方法,圍繞“格局-過程-服務”的科學主線,先後主持和參加國家研發計畫、中國科學院科技服務網路計畫(STS)、中國科學院全國生態環境十年變化遙感調查與評估專項和國防科工局高分地球表層系統科學研究套用示範系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重大科研項目:
1.在生態屏障建設方面方面,系統評估了國家屏障區生態系統動態演變規律,完善了生態屏障理論,定量評估了黃土高原退耕還林生態輻射效應;提出了生態屏障建設意見,該建議並被列為十三五研發計畫“典型脆弱生態修復與保護研究” 2018年重點專項 “3.2“兩屏三帶”生態系統服務格局最佳化”資助範圍。
2.基於多源信息、光譜信息和支持向量機方法,對國產高分衛星數據的再土地利用分類有效性進行了評估,重點探索了植被恢復類型及其空間分布監測關鍵技術、人工植被生產力監測關鍵技術、土壤侵蝕狀況快速監測技術和蒸散發遙感監測技術等研究,並製作了相應的產品;推動了國產GF影像在生態監測和科研中的套用;
3.基於多期遙感影像,動態評估了西安市土地利用變化,監測到西安市城市土地有上山下河的擴展趨勢,該研究為秦嶺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為渭河河道專項治理提供了決策依據;
4.基於Copula 函式和SPI指數,建立了乾旱生態環境監測有效指標,在渭北旱塬、陝北黃土高原以及黃土高原三個尺度開展了乾旱動態監測研究,定量探討了氣候變化對 NPP、植被覆蓋度等變化的相關研究,提出了氣候變化背景下植被恢復模式促進了乾旱生態環境遙感監測。

獲獎記錄

1.2022年 陝西省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2.2021年 長安大學優秀黨員;
3.2019年 長安大學先進科研工作者
4.2018年 優秀研究生導師;
5.2017年 長安大學畢業論文校級優秀指導教師獎
6.2014年 長安大學優秀教師
7.2013年 長安大學畢業論文校級優秀指導教師獎;
8.2012年 合作編寫“遙感原理與遙感圖像處理實驗教程”獲得長安大學優秀教材二等獎;
9.2011年 陝西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個人排名第三;
10.2009年 陝西省第九屆社會科學獎(專著)二等獎,個人排名第三;
11.2009年 長安大學優秀黨員;
12.2007年 中國土地資源學會優秀科技論文獎;
13.2006年 陝西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個人排名第五。

社會任職

1.中國地理學會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委員會 委員;
2.中國生態學會 區域生態專業委員會 理事;
3.國際景觀生態學會中國分會(LALE-China)理事;
4.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空間大數據技術與套用工作委員會 委員;
5.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教育與科普工作委員會委員;
6.中國科協聯合國咨商信息與通訊技術專業委員會 委員;
8.陝西省地理學會 副理事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