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生(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主任)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春生,男,漢族,1964年3月生,九三學社社員,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員。

2019年9月,榮獲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先進事跡,所獲榮譽,

先進事跡

王春生長期堅守海洋科研工作第一線,參加我國30多個航次調查,8次擔任首席科學家,11次搭乘“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探秘海底。他帶領團隊刻苦鑽研,不畏艱辛,屢創佳績,為維護我國海洋權益和提升我國在國際海底管理局的話語權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是“深海探秘勇士”。
工作30多年來,王春生平均每年參加一至兩次海上科考,每次隨船出海,少則一個多月,多則小半年。2005年中國首次大洋環球科考,王春生擔任前半程的首席科學家,在船上連續工作152天。由於高強度作業,兩台岩芯取樣鑽機先後出現不同故障,但此時船上攜帶的備品備件都已用完。王春生立刻組織搶修,把其中一台鑽機的逆變器拆下來裝到另一台上,以保證科考作業順利開展。他們克服安裝空間狹小、耐壓筒沉重的困難,花了幾個小時才完成拆裝。由於兩台鑽機設計細節各不相同,重新組裝後,控制系統仍無法正常啟動。經過三天三夜的遠程會商、搶修,終於使鑽機恢復了工作。
2013年以來,王春生擔任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試驗性套用航次4個航段的首席科學家,進行了11次下潛,最大下潛深度達6352米,取得了大量深海生物樣品和視頻資料,對深海生物多樣性及分布特點有了新的認識,進一步提升了我國在國際海底區域相關規定製定上的話語權。
王春生非常重視科研團隊建設,帶領團隊取得的科研成果有力支撐了我國在國際海底區域的工作。在國際海底管理局第十九屆會議審議我國富鈷結殼勘探契約申請和第二十屆審議中國五礦集團多金屬結核保留區勘探契約申請時,王春生負責勘探區環境研究與評價方面的陳述和答辯,為順利申請到2個礦區的勘探契約發揮了重要作用,並為國際海底管理局“西太平洋海山區環境管理計畫”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他先後主持國家和省部級項目20多項;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150餘篇,出版專著2本;發現海洋生物3個新屬,50多個新種;獲“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海洋創新成果獎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

所獲榮譽

王春生榮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蛟龍號”載人潛水器試驗性套用航次先進個人、十佳浙江省優秀科技工作者等稱號。
2019年6月26日,入選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公示名單。
2019年9月,榮獲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