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教五,名志契,以字行。1906年l0月26日生於隴西縣城。王教五曾先後就學於隴西學堂、蘭州第一師範及蘭州第一中學。
基本介紹
- 本名:王教五
- 字號:名志契,以字行
- 所處時代:近現代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隴西
- 出生時間:1906年l0月26日
- 去世時間:1948年10月13日
- 主要作品:《告甘肅人民書》
- 主要成就:革命烈士
王教五,名志契,以字行。1906年l0月26日生於隴西縣城。王教五曾先後就學於隴西學堂、蘭州第一師範及蘭州第一中學。五四運動爆發後,他受到新思想、新文化的教育,由此傾向進步,矢志革命。1927年,他就職於甘肅法政專科學校圖書館,閱讀了大量進步書籍,思想日益成熟。在這一時期,他經常針砭時弊、抨擊暴政,被校方視為“偏激分子”而解職。此後,他與民主志士杜漢三結識,來到山東和上海等地,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聯絡革命志士。
1932年,王教五任鄧寶珊將軍之駐甘行署秘書,後因被國民黨甘肅省政府主席朱紹良指為“有共產黨員嫌疑”而去職,於1934年赴張家口參加了馮玉祥、吉鴻昌的察綏抗日同盟軍。不久,又因察綏抗日同盟軍失敗而回到西安。 西安事變發生後,他受張學良、楊虎城的委託赴寧夏與馬鴻逵聯絡,使馬鴻逵得以在事變中嚴守中立,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做出了貢獻。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後,王教五返回蘭州。此後,他與謝覺哉、彭加倫、朱良才等共產黨人士結下了深厚的友情。1937年9月10日,王教五受謝覺哉的派遣,隨李翰園到寧夏馬鴻逵的部隊中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後因目睹國民黨軍隊普遍奉行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政策,他自己亦被置於嚴密監視之下,遂憤而自寧夏返回蘭州,做起了醫生,但仍和八路軍駐甘辦事處保持著聯繫。在此期間,他曾介紹國民黨165師493旅副旅長兼986團團長任謙與八辦工作人員竇志安結識,這對任謙後來靠攏中共,團結抗日起了積極作用。
“皖南事變”發生後,為回響中共中央“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的號召,1941年1月14日,在史鼎新的召集下,王教五和其他愛國民主人士秘密集會,成立西北民主政團(甘肅民盟的前身),決定在政治上依靠中共,堅持長期抗戰,為增進人民福利貢獻力量。王教五擔任民主政團委員兼秘書,第二年,擔任了政團宣傳部長。
1942年8月,西北民主政團在蘭州鄧寶珊將軍寓所舉行了第二次會議。針對甘肅民不聊生、民生凋敝、民怨沸騰的狀況,民主政團乃決定在臨洮、卓尼、岷縣等甘肅南部地區舉行反蔣武裝起義。l943年1月,甘南農民起義在史鼎新、王仲甲等人的策動下正式爆發,一時起義地域蔓延二十餘縣,隊伍擁有十萬之眾。王教五代起義軍總司令王仲甲起草了鼓舞人心的《告甘肅人民書》:
“吾甘不幸,朱谷當權,專員縣長,狼狽為奸。假借抗戰,橫徵暴斂,民不聊生,鋌而走險。無恥之徒,反說共產,磋我黎民,情何以堪。本總司令,為民所選,為民請命,解民倒懸……”
由於其文情並茂,語言鏗鏘,曾於當時廣為傳誦,為鼓舞人心,爭取社會同情,發揮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王教五還和政團的其他同志印布告、寫標語,在省城內外散發。
震驚全國的甘南農民起義在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鎮壓之下失敗後,王教五並沒有氣餒屈服,仍進行了集結聯絡起義軍舊部、教育民眾及策反上層人士等工作。1946年初,民盟西北總支部特派員吳鴻賓到達蘭州,西北民主政團改建為中國民主同盟甘肅省支部,他擔任了支部秘書長。1947年,他又經葛曼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48年10月13日,王教五積勞成疾,患上嚴重的大腸結核病去世,時年42歲。
1950年,王教五同志被追認為革命烈士。1951年,蘭州市各界人士召開了王教五烈士追悼會,中共甘肅省委書記張德生、副書記孫作賓、甘肅省人民政府主席鄧寶珊等參加了追悼會,向這位優秀的共產黨員肅立默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