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搢(1870—1941),字縉紳。西充縣占山鄉人,生於書香門第。15歲中秀才,之後被保送入成都尊經書院深造。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中拔貢。創建西充團練,主持全縣賑災事宜。辛亥革命後出任縣革命軍政府督辦,並任團練局局長。他率團丁去大全場殲匪,使匪徒無一漏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搢
- 出生地:西充縣
- 出生日期:1870
- 逝世日期:1941
簡介,後記,
簡介
1912年秋(民國元年)王搢任閬中縣知事。1913年(民國2年)又調巴中縣知事。初到任時,素衣下訪,審辦了不少奇案。屆滿離任巴中時,商賈街民,置清水1盆,明鏡1面於戶外,贊其“清白如水”。通街鞭炮,為其送行。
1914年(民國3年)春,王搢回縣創辦西充甲寅師範。後去南充聯合中學任教。1917年(民國6年)王搢回仁和辦金華書院。1922年(民國11年)又在占山辦起經心書院。縣知事吳技棠特送長聯1副,彰其辦學樹人之懿德。經心書院開辦15載,培養學生2000餘人。這些學生除縣內的外,還有來自南部、儀隴、鹽亭、射洪、蓬溪、南充、武勝、蓬安、廣安、岳池、鄰水、遂寧、樂至、新都等10餘縣的。王搢自撰《論語正義》、《毛詩註疏》、《孝經註疏》,刻版印刷,以供授用。他對貧困學生,免收書籍學雜費。
1928年(民國17年)王搢受聘編修《南充縣誌》。1935年(民國24年)受聘主修《鄰水縣誌》。1939年(民國28年)又受聘編修《鹽亭縣誌》。
垂暮之年,王搢從事佛學研究。他反對迷信鬼神,提倡存善心,說善話,做善事。主張心即佛,佛即心。佛以大慈大悲愛眾生,又眾生心中存佛,復以佛愛眾生之愛愛世人。
後記
1941年(民國30年)正月八日,王搢歿於長明山家中。弔唁者,日逾百人,經月余。占山人王雅言有輓聯曰:“寄縣中,辦團辦賑辦學,鳴呼今去矣,淚隕華堂,充棟詩書遺後輩;居世上,為儒為佛為官,哀哉今而後,魂歸天竺,滿城風雨哭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