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敬,1934年12月27日出生於上海市,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和岩體力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教授。
1963年王思敬獲得蘇聯莫斯科地質學院副博士學位後回國,進入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工作,先後擔任副研究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副所長、所長;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0年擔任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主任;2002年擔任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教授;2007年獲得法國國家棕櫚教育勛位騎士勳章;2017年獲得Evgenii M. Sergeev傑出貢獻獎章。
王思敬長期致力於地質與工程、地質與力學相結合的研究,以及水電、礦山、國防和環境工程等方面的科研生產工作,對三峽建設及黃河、金沙江、瀾滄江若干水利水電工程及若干大型國防地下工程穩定性做了研究和諮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思敬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34年12月27日
- 職業:教育科研工作者
- 畢業院校:蘇聯莫斯科地質學院
- 主要成就: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代表作品:《地下工程岩體穩定分析》《工程地質》
- 性別:男
- 原籍:安徽省巢湖市
人物經歷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 學術論著
出版日期 | 名稱 | 作者 | 出版社 |
---|---|---|---|
1984.12 | 《地下工程岩體穩定分析》 | 王思敬著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1990 | 《攀西地區環境工程地質》 | 王思敬,黃鼎成主編 | 北京:海洋出版社 |
1990.05 | 《壩基岩體工程地質力學分析》 | 王思敬著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1990.10 | 《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集刊 第4號》 | 王思敬主編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1991.12 | 《工程地質學新進展 第六屆國際工程地質大會論評》 | 王思敬主編 |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
1992.08 | 《90年代的地質科學》 | 王思敬,易善鋒主編 | 北京:海洋出版社 |
1994 | 《工程地質力學進展 紀念谷德振教授八十周年 誕辰學術論文集》 | 王思敬,李毓瑞主編 | 北京:地震出版社 |
1995 | 《東秦嶺-大別造山帶大型推覆構造的物理 機制及動力學過程》 | 王思敬等著 | 北京:地震出版社 |
1995 | 《典型人類工程活動與地質環境相互作用研究 2》 | 王思敬主編 | 北京:地震出版社 |
1999.05 | 《工程地質》 | 王思敬主編 | 北京:地質出版社 |
2004.09 | 《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 世紀成就》 | 王思敬主編 | 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 |
2004.10 | 《中國工程地質世紀成就》 | 王思敬,黃鼎成主編 | 北京:地質出版社 |
2005.09 | 《工程地質學概論》 | 張鹹恭,王思敬等主編 | 北京:地震出版社 |
2006.05 | 《工程地質決策概論》 | 李廣誠,王思敬著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2008.06 | 《非線性岩土力學基礎》 | 秦四清,王思敬,孫強等著 | 北京:地質出版社 |
- 承擔項目
項目時間 | 項目名稱 | 項目來源 |
---|---|---|
2007.7-2011.6 | 淮南礦區基於地質信息系統的三維可視化研究 | 淮南煤礦 |
2008.3-2010.7 | 三峽工程階段性評估 地質地震課題 | 中國科學院重大諮詢項目 |
2009.2-2010.6 | 地下洞室軟岩岩體質量分類及處理措施研究與套用專題 | 中國水電顧問華東院 |
2010.3-2012.12 | 海西經濟區地質災害危險度劃分與防治對策研究 | 中國科學院重大諮詢項目子課題 |
2010.9 | 龍江特大橋邊坡地震穩定性及監測方案設計研究 |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項目子課題 |
2011.9 | 潮濕環境下考古現場史前土遺址保護關鍵技術研究 | 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子課題 |
- 科研成果獎勵
時間 | 項目名稱 | 獎勵名稱 |
---|---|---|
1983年 | 雅礱江二灘水利開發可行性若干問題研究 | 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第二名 |
1985年 | 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三等獎,第一名 | |
1985年 |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 |
1986年 | 地下工程岩體穩定分析 | 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第三名 |
1988年 | 渡口西昌地區資源能源開發的工程地質綜合研究 | 省部級 三等獎 |
1988年 | 岩體工程地質力學與實踐 | 國家級 三等獎 |
1991年 | 壩基岩體工程地質力學分析 | 省部級 二等獎 |
1992年 | 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三等獎,第一名 | |
2010年 | 土遺址保護關鍵技術研究 | 甘肅省科學進步二等獎 |
2011年 | 壩凌河特大橋樑建設關鍵技術研究 | 中國公路學會一等獎 |
人才培養
- 教育理念
- 指導學生
榮譽表彰
時間 | 榮譽/表彰 |
---|---|
1987年 | 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
1995年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1996年 | 香港大學名譽教授 |
2005年 | 香港理工大學“2005年度傑出中國訪問學人獎” |
2005年 | 法國里昂“市長獎章” |
2007年 | 法國國家棕櫚教育勛位騎士勳章 |
2008年 | 國際工程地質與環境協會(IAEG)第四屆Hans Cloos獎章 |
2017年 | Evgenii M. Sergeev傑出貢獻獎章 |
社會任職
時間 | 擔任職務 |
---|---|
1982年—1986年 | 國際工程地質學會(1AEG)副理事長 |
1983年 |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訪問教授 |
1983年 |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訪問教授 |
1985,1989年—1993年 | 義大利卡塔尼亞大學訪問教授 |
1987年—1995年 | 國際發展地球科學學會理事長 |
1993年—2004年 | 中國地質學會工程地質專委會主任 |
1994年—1998年 | 國際工程地質學會(1AEG)副理事長 |
1995年— | Member of Commission D-18,ASTM |
1996年— | 中國科學院工程地質力學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
1998年—2002年 | 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長 |
1998年—2002年 | 國際工程地質與環境學會理事長 |
1998年—2004年 | 香港政府土木工程署斜坡安全國際高級專家組成員 |
1999年 | 香港大學高級訪問教授 |
2007年 | 國際科技進步獎評獎專家 |
2009年—2012年 | 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應急專家 |
2009年—2011年 | 國家古代壁畫保護工程技術中心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2012年7月 | 合肥工業大學顧問教授 |
天津市軟土特性與工程環境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 |
國土資源部山地丘陵地質災害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 |
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 |
凍土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會委員會副主任 | |
中國第四紀研究學會副理事長 | |
南京大學,吉林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客座教授 | |
河海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岩土工程學科的雙聘院士 | |
《工程地質學報》主編 | |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名譽主編 | |
《國際工程地質學報》、《中國科學》、《科學通報》、《岩土工程測試學報》編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