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幼銘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890年
- 逝世日期:1945年
- 出生地:縣寺前河
幼銘的祖父恩培,鹹豐八年(1858)舉人,兩任濟寧道(今山東省)達12年之久;三叔祖父松山,任過江西樂平等9縣知縣和廣東候補道兼鹽運使司;四叔祖父頂成,隨兄經管財務,兼營商業,牟得巨利後廣置田產。父親士銓,襲其父職,任過山東候補直隸知州、山東黃河道;伯父士鑒,曾任廣東候補鹽運使,經營鹽務,攫有巨利。此50餘年間,是“熙福堂”買田最多、人丁最旺的鼎盛時期。
幼銘小時,父輩專門為之延師課教,讓其攻讀經史。家裡藏書較多,本人對詩文也頗感興趣,有時還與一些同窗吟詩作對。識事以後,為進一步振興家業,意欲投身仕林,但夙志未酬。光緒末年,父輩相繼去世,幼銘午輕識淺,家業全仗女輩及外人經管。從此,“熙福堂”日漸衰落。辛亥革命前夕,家裡三名更夫,挾隙持槍與人鬥毆,打死兩人,其中一人是遠房同宗。事發後同族人向法院控告,除兇手償命外,花去銀元5000餘元,賣去油坊1幢、田460餘畝。民國8年(1919),呂調元(縣人)出任安徽省長,幼銘疏通關節,隨呂任僉事。12年,呂為之爭得眾議院議員額一名,出任北京。這次花去賣田360畝之銀錢,當時民眾說:“一個夜晚王家賣掉7個社壇廟。”13年,幼銘回家管理產業,靠收租、賣田供養全家老小。同族“松壽堂”王超然之妻柳氏,為爭“熙福堂”財產到處控告王幼銘。雙方長年爭訟,結果王幼銘敗訴,花去銀元7000元,賣田460畝和馬家花園房屋1幢。縣內官場人物和地方士紳也乘爭訟之機,揮霍其錢財,牟取其田產。縣保全團團長鬍鹿鳴,冶溪河(今屬岳西縣)人,生性獷悍,賭錢時輸打贏要,一次賭罷,空手買去王家座落在冶溪、長坪兩處的田660餘畝,後胡轉手倒賣,獲得巨利。這時“熙福堂”的田產已變賣過半,王幼銘感到衰勢難挽,前景暗淡,精神日益頹唐,終日沉溺於菸酒和賭博之中,每次賭博輸贏都在千元左右。抗日戰爭前夕,“熙福堂”的田產只剩下1800餘畝,王幼銘打算九股均分,由子女各承其業,但未實現。抗日戰爭勝利時,王家田產只剩下210餘畝。34年,王幼銘因病死去,終年55歲。從此,名噪全縣的“王家熙福堂”終隨雨打風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