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巍(中國科學院院士)

王巍(中國科學院院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巍, 1966年10月出生,籍貫陝西,博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導航、制導與控制專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常委,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航天電子技術研究院十三所副所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巍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陝西省漢中市
  • 出生日期:1966年10月9日
  • 職業:中國航天電子技術研究院十三所所長、導航制導與控制專家
  • 畢業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王巍,1966年10月出生,籍貫陝西,博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導航、制導與控制專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常委,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航天電子技術研究院十三所副所長,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宇航光纖陀螺慣性組件首席專家,同時任總裝備部慣性技術專業組副組長,全國宇航技術及其套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宇航學報》、《中國慣性技術學報》、《導航與控制》編委,中國慣性技術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慣性技術學會慣性儀表與元件專委會、光電技術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等學術職務。
1966年10月9日出生於陝西省漢中市,籍貫陝西漢中。1988年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控制系,1991年獲該校碩士學位,1998年於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獲博士學位。
長期從事光纖陀螺與慣性系統等新型慣性技術研究工作。提出光纖陀螺新技術體制,系統闡述了誤差機理及其抑制方法;在國內率先主持研製出宇航長壽命光纖陀螺組合併實現空間套用,提出光電一體小型化光纖陀螺慣性系統方案,解決了航天飛行器制導與控制相關的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提出並實現了光纖電流、電壓互感器工程化技術方案。
曾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部級科技獎勵7項,並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第十三屆中國專利金獎、中國科協求是傑出青年成果轉化獎、第八屆光華工程科技獎青年獎等多項獎勵,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三個一百”原創圖書工程,並先後被授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者獎章、國防科工委首批有突出貢獻博士、國防科技工業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多項榮譽稱號,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2014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從舉步維艱到步履矯健飛彈武器領域用光纖陀螺慣性制導技術
慣性制導技術是制約我國新型戰術武器快速機動、精確打擊的關鍵技術瓶頸之一。新型飛彈武器對慣性器件小型化、抗衝擊、寬頻帶、大動態範圍和寬溫快速啟動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固態的光纖陀螺由於其自身的優勢,成為新型戰術武器的首選,但是國外對此技術封鎖嚴密。
由於我國的工藝基礎和光電子器件水平還不很高,當時國內配套條件差、關鍵設備缺乏、可借鑑的經驗很少,從原理樣機、工程樣機到產業化套用需要攻克一系列的難關。
王巍提出了基於多約束多目標最佳化設計方法的小型化光電一體結構閉環光纖陀螺儀技術方案。他帶領項目團隊,憑藉頑強的意志和勇於開拓的精神,面對各種難關,堅定信念、迎難而上,努力突破技術瓶頸和技術封鎖,實現了技術途徑的整體創新,形成了從光電子器件、陀螺儀表到慣性系統的設計思路、技術途徑和工程化實現方法,自主設計研製了小型化閉環單軸光纖陀螺和三軸一體光纖陀螺產品,在國內率先實現了光纖陀螺及其慣性系統的工程化。針對飛彈武器對光纖陀螺慣性系統小型化和抗大量級衝擊的高要求,他解決了無須溫控和減振器的慣測裝置精度保持及機械諧振問題,滿足了飛彈武器要求,同時實現了戰術級慣性系統性能的長期穩定性,使國內此類慣性系統標定周期、啟動時間和頻寬等指標大幅度提高。
該光纖慣性系統技術及產品在國內首次成功套用於戰術武器型號,達到同類產品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已通過地空、空空飛彈等多個飛彈武器的飛行考核並實現了批量套用,解決了我國新型戰術飛彈快速反應、機動可靠、精確打擊和小型化的慣性技術瓶頸,成為更新換代性的慣性制導技術和產品,獲國防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和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相關技術已用於國防新型重點型號姿控系統研製,並推廣套用於機載光纖慣性測量裝置和艦船航姿測量等領域。
走向縱深宇航領域用光纖陀螺技術
陀螺儀是衛星、飛船、深空探測飛行器運動測量與控制技術中制約全局的關鍵部件,光纖陀螺在原理上壽命長、可靠性高,但是衛星上苛刻的深太空環境對光纖陀螺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項技術難度很大,在我國宇航領域套用上還是一個空白。
王巍帶領科研團隊統籌謀劃,從2003年開始就開展了一系列光纖陀螺空間環境套用的試驗研究。為了解決上述國家級技術難題,針對宇航套用的特殊環境條件,王巍提出了宇航用高精度光纖陀螺儀技術方案,帶領隊伍對干涉型光纖陀螺儀的空間環境適應性開展了深入細緻的理論和試驗工作,從方案設計參數到工藝細節,他都反覆推敲,精益求精。要實現環境條件下的高精度,技術上存在很多難題,他帶領隊伍對一個個技術難點尋求全新的技術解決途徑,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個火花在苦思冥想中誕生,一個個發明被實踐所驗證,關鍵光學器件的長期穩定性、調製器及系統輸出的非線性、儀表的空間環境適應性等影響環境下精度的一系列難題不斷被克服,高精度光纖陀螺的高信噪比和標度因數的高穩定性最終實現。
2007年,王巍負責研製的某型導航衛星用光纖陀螺組件在超出技術條件的太空環境下成功啟動工作,並在軌連續正常工作24個月以上,實現了國內光纖陀螺技術在衛星中的首次成功套用。
多年來,我國多數衛星的姿態敏感系統一直依賴進口的機電式陀螺儀。在此情況下,王巍帶領科研團隊迎難而上,組織實施了宇航級光纖陀螺替代進口專項工程,重點研製了長壽命光纖陀螺組件系列型譜產品,分別用於替代進口撓性陀螺和三浮陀螺,產品已在對地遙測和科學試驗衛星等多顆在軌衛星上良好運行。
在此過程中,王巍研究制訂了光纖陀螺光電子器件套用指標和宇航級光電子器件航天行業標準,在總結研製經驗的基礎上,系統論述了干涉型光纖陀螺在溫度、磁場、力學、輻照等環境條件下誤差的機理、模型及抑制方法,提出了光纖陀螺套用模型及其隨機誤差特性對飛行器控制系統的影響評價與處理方法,發表了兩部學術專著,其中《干涉型光纖陀螺儀技術》榮獲2011年度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三個一百”原創圖書獎。
王巍及其科研團隊在國內率先研製出了基於長波長的精密級宇航用高精度光纖陀螺儀工程樣機,居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相關部分技術指標與已報導的實用化光纖陀螺國際最優水平相當,於2010年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2011年,王巍組織研製的光纖陀螺慣測裝置作為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主控慣導設備接入控制系統,工作穩定,性能良好。在已獲得的公開報導中,這是光纖陀螺慣測組合在世界上首次用於空間站姿態測量與控制,為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完成“太空之吻”發揮了重要作用,王巍同志也被授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者獎章”。同時,該組件作為神舟七號飛船手控系統熱備份件通電狀態正常,並已成功套用於神舟八號載人飛船,即將套用於神舟九號、神舟十號等系列載人飛船。
心懷夢想的創新超越電氣系統電學參寬頻域光纖精密測量技術
電氣系統電學參量的準確測量是獲取電氣系統和電氣設備運行狀況,實施各類控制的關鍵依據信息,是電氣系統的安全、可靠、穩定、有效運行的基礎。電學參量的傳統測量技術由於原理上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點,已成為諸多工業領域技術發展的瓶頸技術。
電氣系統電學參量寬頻域光纖精密測量系統基於光纖電流、電壓測量裝置,是一種非接觸式的精確測量裝置,是電力系統智慧型電網中測量與控制的新一代關鍵設備,能夠有效解決互感器高壓絕緣困難等瓶頸性難題。
王巍研究員帶領團隊研究了基於Sagnac干涉儀的全光纖電流測量裝置的時空非互易性誤差機理,創新磁光效應有用信號高精度檢測的光路偏振復用和光纖敏感環圈圓偏振保持等方法,實現了寬溫範圍內標度因數的穩定性,達到10kHz寬頻帶和0.1%的高檢測精度;他主持研製了基於泡克爾效應的光纖電壓測量裝置,攻克了光路增益變化影響測量精度的難題,實現了環境條件下的長期穩定性,達到了0.2%的高檢測精度。
王巍主持研製的電氣系統電學參量寬頻域光纖精密測量系統實現了具有強絕緣性、高安全性、數位化輸出和小型化等優點,成為我國智慧型電網關鍵技術突破的代表之一,成為國內大多數數位化變電站的首選,已在30多個智慧型電網示範項目上成功運行,累計套用量達到1600餘相,投運數量躍居世界第一,並已與德國西門子集團達成合作意向,簽署產品出口契約。同時,該測量系統在國家重大科學工程熱核聚變試驗用電源電流監控、航天科研現場電源品質監測、艦船電力監控、有色金屬冶煉等方面具有廣泛的套用前景。
此外,王巍同志開拓思路,不斷創新,率領其團隊先後出色完成了“北京奧運博物館科技展項工程”、“油氣管光纖安全報警系統”等一系列項目的研製,產品性能穩定,得到多方的一致好評,樹立了光纖感測系統系列產品的良好口碑,為航天技術套用產業向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方向的進一步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履深淵 展藍圖高精度三浮陀螺儀表技術
高精度三浮陀螺儀和加速度計是國家重點任務慣性制導平台系統的核心慣性儀表,是一項涉及多學科的世界公認的高難技術之一,在高精度飛彈武器系統中長期起著支撐性作用。
1995年,王巍同志負責了三浮陀螺儀表的關鍵技術——數位化有源磁懸浮支承系統研製,任課題負責人。為提高我國新型飛彈慣性制導用三浮陀螺儀表磁懸浮支承的支承力和浮子對中精度,解決其干擾力矩大、啟動時間長等難題,他在當時研製條件薄弱、技術封鎖嚴密的情況下,創新開拓,突破時分復用的有源磁懸浮動態模型辨識和電磁元件轉換效率提高技術,提出基於模糊控制規則的有源磁懸浮智慧型控制系統技術方案,實現了磁懸浮支承系統的變周期、變剛度及徑向解耦控制。該技術的套用使我國三浮陀螺儀和加速度計性能獲得顯著突破,獲部級獎勵兩項。
此外,王巍主持研製了微機電矽加速度計工程化產品,已在戰術武器上飛試成功,被探月工程二期月球車小型化慣測裝置研製所採用。
悉心育人培養創新型人才隊
科技創新,人才為本。面對新技術研發和工程套用並舉、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的形勢,王巍始終把培養和造就創新人才和創新型團隊作為研發工作的重點。團隊中近5年參加工作的年輕同志占80%,平均年齡只有30歲。這樣年輕的集體,怎樣在保持自身活力的同時將航天精神等優良傳統繼承下來並加以發展,這是王巍同志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技術上需要創新,人才管理上也需要創新。在日常的工作中,王巍結合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航天人才科學作風培養”工程,以航天工程課題組+研討會的創新形式開展工作,使培養和創新相結合。通過這樣一種人才培養的實踐,努力使項目團隊具有創新活力,使年輕人能更快地進步,同時中年技術骨幹和老同志在促進年輕人進步的過程中也能再學習、再提高,以適應新技術研發的需要。通過在創新中發現、培育和凝聚人才,激勵新思路、新發明,以積極的態度迎接市場競爭和技術進步,團隊形成了創新型的文化,不斷創新發展,增強了全體員工的創造活力。
以王巍科研團隊為試點的航天人才科學作風培養經驗已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內推廣。作為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多年來,他已培養博士2人、碩士9人,在讀博士生6人、博士後8人,其中2人獲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優秀畢業生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